江西明代藩王墓出土玉器撷珍

2019-12-17 05:02高小超
艺术品 2019年11期
关键词:玉带玉佩白玉

文/高小超

图1 蒲纹青玉圭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立国后,感念宗族势力单薄,因此有意识扶持子侄,以期壮大羽翼,屏藩朝廷。于第二年“编祖训录,定封建诸王之制”。此后,分封同姓藩王成为明代定制,历朝不绝。朱元璋共有26个儿子,除长子朱标立为皇太子、幼子朱楠夭折无封外,其余24子皆封亲王,侄孙朱守谦也被封为靖江王,只是“禄视郡王,官属亲王之半”。《明史》卷一一六《诸王》规定:皇子封亲王,冕服车旗邸第下天子一等。亲王嫡长子立为王世子,冠服视一品。次嫡子及庶子皆封郡王。郡王嫡长子为郡王世子,与郡王一样,冠服视二品。亲王“列爵而不临民,分土而不任士,外镇偏圉,内控雄域”,不但拥有下天子一等,公侯大臣伏而拜谒的崇高地位,还有封邑的统治权和封地驻军的指挥权。明惠帝朱允炆继位后,采纳了臣下削藩的建议;明成祖朱棣当朝后,亦大肆削弱亲王势力。经过他们侄叔两代人的削藩,宗藩逐渐丧失了参与国家政治、军事的权力和藩屏国民的能力。藩王在封地建王府、设官属,未经特许,一般不得入京,死后也大都葬在自己的封地。明朝自太祖到神宗总共有37位皇子开府京外,在藩亲王前后共有266位。这些亲王中除掉末代王、废王、南明颠沛诸王,又加上追

封王和他们的世子、世孙,全国所有明代藩王墓大约有280座。迄今已发掘的明代藩王墓约有40余处,主要分布在山东、四川、湖北、江西、陕西、山西、河南、广西等地。王墓规模宏大,随葬品丰富,出土了大量精美的玉器,而江西明代藩王墓出土的玉器尤为量大精湛,本文精选具有代表性的江西明代藩王玉器,以期让大家领略到明代皇室亲王们生活的华丽气度与别样风范。

图3 素面青玉圭

图4 浮雕花卉纹青玉带板

图5 剔地高浮雕龙纹白玉带板

一、礼仪之圭

圭自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呈扁平长条形,上端弧圆或尖角,下端平直,一直到汉代以后至洪武元年,太祖命中书省暨翰林院、太常寺,定拟祀典,祭祀凡玉三等:祀上帝,用苍璧,皇地祇,用黄琮;太社、太稷,用两圭有邸;朝日、夕月,用圭璧五寸。目前发现的明代亲王所用玉圭全为素面,如鲁荒王朱檀墓及梁庄王墓出土的素面玉圭皆属亲王,而谷纹玉圭则多出于亲王妃等女性墓中,这和文献记载基本一致。《周礼·春官》:“谷圭以和难,以聘女。”《明会典·亲王婚礼·纳征礼物》中就有“谷圭一枝”的记载。谷纹玉圭为皇室定亲、聘女,以及皇妃或亲王妃在受册、助祭、朝会活动中使用。

蒲纹青玉圭(图1)长15.4厘米、宽5.6厘米、厚0.8厘米,1958年江西省南城县明万历十八年(1590)益庄王夫妇墓元妃王氏棺内出土。青玉,圭两面均阴刻直线四条,左右十二三条平行斜线与直线相交,将圭面分划成五行六边形的小单元图案,此图案纹饰形如南方编织的蒲草篓或草席纹,故称蒲纹。古代人们为席地而坐,即坐在用蒲草编织的席子上,蒲纹的琢刻表达了人们对于安居乐业的向往和祈求。

谷纹青玉圭(图2)长15.5厘米、宽4.8厘米、厚0.7厘米,1980年江西省南城县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益宣王夫妇墓元妃李氏棺内出土。青玉,长条片形,剡上方下,边框去地,有锋。双面刻五行谷纹,谷纹圆泡饱满。此圭下端罩有一只黄绢套子,套高6.4厘米,套内圭体玉质保持青绿色原状。出土时玉圭放置于李氏头部左侧。

素面青玉圭(图3)长20.1厘米、宽5.7厘米、厚1厘米,1964年江西省南城县株良乡明墓出土。青玉,有褐斑,长条薄板状,上尖下方。玉圭,素面无纹,圭体中有一绺裂纹,裂纹处有一大块褐色沁斑,圭的一面还保留有切割痕。圭体较厚实宽大,制作也较工整。

二、玉带尊贵

以腰带束衣,古来有之。唐代时,玉带制度被规范化,使用以玉为主要装饰的革带成为皇帝大臣正式礼服的一部分。革带上饰玉的数量、颜色、材质都有较为明确的规定,以此来体现佩戴者的身份官阶。唐代玉带制度被后世继承,经过宋元时期的发展,至明代,玉带的使用更加严格,玉带成为明代重要的礼仪服饰用玉。明代早期,带板数量不等,材质除玉外还有金、银、铜、琥珀、木等。样式有素面、刻纹、金包玉带等不同种类。明洪武时期,对官服制度进行规范和调整,规定宫廷使用的腰带有大带、革带、束带、素带。洪武二十六年(1393)定皇帝冕服用革带、大带两种,其中“革带佩玉,长三尺”;明永乐三年(1405)又定皇后冠服“玉革带、青绮鞋、描金云龙纹、玉事件十、金饰件四”。这一时期,玉带形制由多样走向统一。明代洪熙至正德时期,玉带形制规范,鲜有变化,明嘉靖至明代末年,玉带的使用十分普遍,甚至有逾制使用玉带的情况。这一时期考古出土的玉带数量多,雕琢精美,与之前相比,带有精美纹饰的玉带明显增多,迎来了玉带使用的鼎盛期。除了皇族使用之外,玉带还被作为与国外交往的礼品或嘉奖大臣的赏赐之物,如《大明会典·给赐》记载:“(渤泥国)永乐六年,王来朝,给冠带、袭衣,王子袭封,还国,赐金镶玉带一条。”“永乐九年,……(满刺加国)王还国,赐金镶玉带一条。”另有《明宫吏》记载内廷太监受到皇帝赏赐玉带,而文武百官的朝服革带因品阶不同,带板的材质也不同:“一品玉,二品犀,三四品金,五品银钑花,六品、七品银,八品、九品乌角。”

图6 素面白玉带

图7 银钩玉佩

图8 凤纹玉佩

浮雕花卉纹青玉带板(图4)1952年江西省新建县乌溪乡明正统二年(1437)宁惠王墓出土。一套20枚,形状较多,有尾2枚、方亚形1枚、长方亚形1枚、带环亚形2枚、长条形1枚、半圭形6枚、半月形4枚、月牙形3枚。青玉质,有水沁。从玉质的颜色深浅看,稍有差异。蹀躞板面近方形,有高浮雕花卉纹,向下突出一个提环,带板中间有一宽2.5厘米、厚0.3厘米的穿孔,以便穿带,琢有穿带孔的共有5块:2蹀躞、2月牙形条、1长方形条。其余每块沿边一周阴刻线,器面高浮雕花卉纹,阴刻线叶脉纹,枝叶间留有钻孔。带板背有鼻穿。这套带板,从工艺和造型看比较特殊,为明代早期之物。蹀躞板,即在板饰的下方有一凸出的部分,开有一横置的长方形小孔,俗称“古眼”,以承受皮带的穿过,这种小环和皮条是专为系佩什物预备的。这是与骑马游牧生活有关,好佩带什物。这套带板为宁王系墓葬所出,第一代宁王朱权,曾就藩大宁(今内蒙古多伦),他骁勇善战,拱卫明朝北边边疆,后在朱棣夺位中有大功,徙封南昌,这套玉带也就被其家族所传带。

剔地高浮雕龙纹白玉带板(图5)1958年江西省南城县明万历十八年益庄王夫妇墓元妃王氏棺内出土,一套19枚。青白玉,少许沁斑。采用剔地高浮雕技法,海水蛟龙为主纹。龙圆眼翅眉,张口露齿,发冲须飘,双角四爪,肘节飘毛,身出翼脊,网格鳞纹,辅以蝙蝠、喜鹊和如意云纹。小长条形为海水江牙、蝠或鸟纹,桃形为团龙纹。其他形状带板海水江牙,蛟龙腾翻,前有蝙蝠,后为喜鹊,如意云纹。整副带板,图意吉祥,前福(蝠)后喜(鹊)。它们原围于元妃王氏腰部。

素面白玉带(图6)整副20枚。白玉,绺裂有少许沁斑,素面无纹。制作规矩,抛光较好,背面打磨平整,有鼻穿,以便缀系带上。出土时它们环列于益庄王腰部。

图9 七梁琥珀发冠

三、雍容组佩

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凡有两件或两件以上玉器组合而成的复合型佩饰,都可称为玉组佩饰。中国最早的玉组佩饰品,当数距今约1.8万年前北京山顶洞人以石珠、骨珠、兽牙、海贝壳等经钻孔穿成的佩饰。西周时期,玉组佩饰开始兴盛,是周人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战国时期组玉佩形式简化,由珩、璧、觿、珠、管等穿缀而成,西汉中期以后,组玉佩逐渐衰落,魏晋隋唐偶有所见,明代努力复兴汉制,服饰追摹唐代,组玉佩也再度成为服饰用玉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明代文献中,组玉佩被称为“大佩”,为王公贵族所佩戴。结合文献资料与考古发现可知,明代的组玉佩大致有三种形式:其一,云形珩、璜、玉花、琚、瑀、冲牙为构架,杂以圆珠串连而成;其二,条形珩、璜、冲牙为构架,杂以叶形玉片穿缀而成;其三,由珩、横格、柳叶形、菱形、三角形玉片及黄丝缨构成,这种组玉佩很像第二种的简化形式。

银钩玉佩(图7)通长66厘米,1979年江西省南城县明万历三十一年益宣王夫妇墓宣王棺内出土。1副2串。银质钩,勾头錾刻如意云纹。由珩、琚、璜、冲牙、玉滴及小玉珠分段串缀而成。玉珩两面琢满谷纹,琚、璜上有变体凤纹、绞丝纹及谷纹,它们两面纹饰对称。从零乱无规则的纹饰及玉质看,可知这些玉片都是用玉璧改制的,其中两块珩为同一玉璧的玉料,其余的玉片又为同一块璧料。

图10 鸳鸯戏莲纹白玉扣

凤纹玉佩(图8)通长55厘米,1972年江西省南城县明嘉靖十九年(1540)益端王夫妇墓彭妃棺内出土。1副2串,灰白色,由玉珩、玉琚、玉冲牙、璜、玉花、玉滴等玉佩的常见构件及若干玉珠连贯构成。珩下系组,以丝线串以玉珠。有些玉片上一面琢制云纹,另一面雕有云凤纹。凤头为侧身,头顶圆弧、大冠,小喙,阳纹小眼,脑后凤毛飘飘。凤身为正面飞来之形,长颈挺胸,双翅翻飞,长尾飘然。

四、精美饰玉

装饰玉是玉器最初的功能也是最主要的功能之一。除去身着正式礼服,明代贵族在日常生活中也大量使用玉饰件。明代琢玉工业发达,社会重玉、佩玉风气浓郁,首戴身佩玉饰蔚然成风,充分发挥了玉材质自身的美感,题材多样且更加的世俗化,追求“图必有意、意必吉祥”,明代流行的玉佩饰主要有头饰、帽饰、腕饰、服饰、挂坠等。用玉的材质也很多样,青玉、碧玉、白玉、墨玉、水晶、玛瑙等不一而足。

七梁琥珀发冠(图9)横长5.5厘米、纵宽4.5厘米、高3.6厘米,1979年江西省南城县明万历三十一年益宣王夫妇墓宣王棺内出土。棕红色,透明状。冠顶雕七梁,梁向后内卷。前面梁下阴刻流云纹。两侧作卷云状,中间圆孔作插簪之用。古人首服有三类:一为巾;一为帽;一为冠。三者的功用大不相同,扎巾以敛发,戴帽来御寒,系冠作修饰。《礼记·冠义》说:“冠者,礼之始也,是故古者圣王重冠。”各代冠饰形状不尽相同,用来显示礼仪,为礼服不可缺少之饰件。明代发冠极为讲究,欲显半彰半隐、似隐犹彰之效果,在男子首服中增添雍雅与华丽。明代官服时行戴梁冠,规定文武官员着朝服必系梁冠,且以冠上梁数分品秩。具体为:公为八梁,侯、伯、附马及一品俱七梁,二品六梁,三品五梁,四品四梁,五品三梁,六、七品二梁,八、九品一梁。七梁琥珀发冠质地晶莹透明,顶面纵行七梁,品秩高,材质罕,系益宣王佩戴之物,十分珍贵。

图11 镶宝石嵌白玉仙人金钿

图12 白玉凤首金簪

鸳鸯戏莲纹白玉扣(图10)通宽4.1厘米、高1.9厘米、厚0.3厘米,1980年江西省南城县明万历三十一年益宣王夫妇墓元妃李氏棺内出土。一套5副。白玉质,细腻润泽。扣合后中间为一朵盛开的大莲花,小鸳鸯分居两侧。将扣袢分开后,袢则为一只鸳鸯与莲花相连,莲花中有一圆孔,扣为一鸳鸯,前有一长榫,榫头有一圆片,可扣合到莲花的圆孔中,扣拢成一对鸳鸯戏莲造型。鸳鸯为凹状圆眼、齿冠,有翎毛,翅膀有羽纹,展翅飞翔。全器细腻润泽,精致秀美,颇具匠心。出土时置于墓主头部左侧,同蜜蜂采花扣一起缀在一块长条绸布上。鸳鸯,曾被称为“匹鸟”,他们形影不离,雄左雌右,“和鸣一夕不暂离,交颈千年尚为少”,鸳鸯的坚贞不渝,爱心无二的品行常被用作夫妻和谐美好、幸福美满的象征。

五、金辉玉德

黄金灿烂,白玉莹润,金与玉的组合象征富贵,寓意美好。春秋战国时期,黄金和玉都作为财富和身份的象征,出现了不少相互组合的器物,经过汉代至元代的漫长发展,明代迎来了金玉结合的兴盛,学术界把这种金玉结合的工艺分为三种形式:一、以金器为主体,上面镶嵌玉或宝石;二、在玉器上错金,金(丝或片)为玉的局部装饰;三、金玉合体,独立的金器和独立的玉器组成一个整体。明代藩王墓出土了相当数量的金玉结合器物,这些器物功能遍及礼仪、装饰、陈设、生活用玉等各个种类,用途广泛,工艺精湛。

镶宝石嵌白玉仙人金钿(图11)横21厘米、纵4.5厘米、厚1厘米,1980年江西省南城县明万历三十一年益宣王夫妇墓继妃孙氏棺内出土。弧形金钿上有9个用金片捶压呈圭状的神龛,并排镶嵌在镂空錾花并焊有凸边的弧形底板上,每龛与底板间均有一个高0.6厘米的椭圆形托座相接。神龛四周饰海涛、寿山、云花纹,每龛均焊有宝石托。龛内镶嵌的白玉佛像,中间的略大,左右四尊略小,造型神态为八仙,从左到右分别为:韩湘子、曹国舅、蓝采和、汉钟离、南极寿星、铁拐李、吕洞宾、张果老、何仙姑。

图13 镂雕白玉“寿”字金耳环

图14 镶宝石白玉坠金耳环

白玉凤首金簪(图12)长17厘米、宽4.3厘米、厚1厘米,1979年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京山明墓出土。簪头为玉质。扁平白玉透雕一凤,凤冠高耸卷曲,瓴毛向后长飘,凤尾呈四方形榫头,插入簪脚卯眼处,簪脚扁平。

镂雕白玉“寿”字金耳环(图13)通高5厘米、寿字高2.6厘米、宽1.8厘米、厚0.3厘米,重8克,1958年江西省南城县明万历十八年益庄王夫妇墓继妃万氏棺出土。1对,2枚。用白玉镂雕成“寿”字,在字头顶部包金皮、琢孔,用一根金丝穿连固定在金耳环上。

镶宝石白玉坠金耳环(图14)通长6.6厘米、坠长3.7厘米、坠径1.5厘米、坠厚1.4厘米、环径3厘米,重21克,1980年江西省南城县明万历三十一年益宣王夫妇墓元妃李氏棺内出土。1对,2枚。白玉,玉质温润。通体抛光,光洁明亮。呈长茄形,上端有圆鼻,用金丝缀以金叶(花萼)4瓣,再穿绕于圆鼻内,每瓣花萼上透雕缠枝花卉图案,其上镶嵌宝石一颗,在4瓣花萼的中心顶端有孔,以较粗的金丝为耳环钩。

明代藩王墓出土玉器数量众多,品种多样,雍容华贵,奢华异常,在我国古代玉器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今天我们也仅是窥斑见玉,以期对那一段历史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明藩王这一特殊的权贵群体,留下的玉器遗存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明代玉器的认识。

注释:

猜你喜欢
玉带玉佩白玉
家乡的玉带
春 笋
白玉羊首瓜棱形壶
阜宁“玉带大糕”有故事
陈述古墨钟破奇案
玉带扣赏析
先秦时期组玉佩的设计理念探究
冰盒电池
绕骨生花
A White He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