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交子的发展演变过程探究

2019-12-18 16:12李博昆
山西青年 2019年16期
关键词:交子面额准备金

李博昆

(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中国货币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夏商时期的贝壳是中国较早的货币,春秋时期出现了布币、刀币等以劳动产品为主的货币,在战国时期铜钱开始出现,货币对封建政权和商业的发展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政权和商业的发展,金属货币难以满足流通的需求,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北宋纸币交子应运而生。

一、北宋交子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北宋货币需求增大

1.两税法的推行,增加了货币需求。宋代全面推行两税法所征的财产税。宋代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物品税转为货币税,如福建。“中天亩的金额是四,八升大米;夏姆钱三分七米,七升大米。”王安石改革时引入的免疫法,青苗法和城市依法法也被用来增加货币收入以丰富宋代财政。由实物税收转变为货币税收,这大大增加了宋朝民间对货币的需求。

2.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宋代,居住区和商业区的界限被打破了,普通商人可以在城市的各个地方开设商店。宋朝商品经济的发达,这使得商人和普通民众需要大量的货币用于市场。尤其是全国最富庶的东南沿海地区,社会长期处于安定状态,经济也获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商业的活跃又推动了商业信用扩大,对货币需求也大量增加。

(二)金属货币的不足

1.金属货币的外流。宋朝大量钱币外流是造成当时出现钱荒的关键原因。在宋朝的整个历史阶段,由于经济水平相对较高,与周边贸易往来也比较频繁,在经济贸易交易过程中,由于周边地区与其他国家之间贸易的往来也使用宋朝的铜钱,就造成很多铜钱也流向了高丽、日本等其他国家,甚至印度半岛、波斯湾等也使用宋朝铜钱作为流通货币。与其他朝代相比,宋朝是海外贸易交往最为繁荣的时期,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政府对贸易来往十分重视,这不仅给宋朝带来了极大的财政收入,也带来了巨大的弊端,即宋朝铸造的铜钱出现大量的外流。

2.铸币成本过高。除了钱币外流外,造成宋朝铜钱供应不足的另外一个关键原因是铸造成本过高。在宋朝的整个历史时期,铸钱行业的利润非常低,甚至有些都处于亏损状态,在宋真宗咸平三年,对铸钱业这样描述,铸钱二十万络,所需成本就要花费八万八千三百六十四贯四百五十,最终能够获得的实钱数量是十一万一千六百三十九贯四百五十。根据上述描述可知,铸钱业就算能够有微弱的盈利,然而若去掉各项成本,所获取的利润也是很少的,甚至是亏损的,到了南宋后期,铸钱业彻底没有任何获利,全部都呈现出亏损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由于持续亏损,部分官员甚至不愿意铸钱,这也是造成铜钱供应不足的重要原因。

二、交子的流通与发展

(一)交子的产生过程

在北宋时期,四川地区是不准流通铜钱的。而关于四川地区的铁币流通情况,《宋朝事实》中也有一段记载表明当时流通的铁钱,一贯小钱6.5斤,一贯大钱十二斤。当时出使四川的宗政少卿赵安易曾说,在四川地区光是买一匹罗就需要重达130斤的小钱。由于铜钱不能在四川流通,本来贸易较为发达的四川地区就急需一种方便携带,持久稳定的货币,加之宋代对金属的采掘和冶炼水平不高,黄金白银产量较少,也不易替代铁钱进行流通,所以能够替代铁钱,重量轻盈、方便携带的纸币就应运而生了。

1.四川私人交子的产生与消亡。交子最初是由富商大户连保发行,在《宋朝事实》中对当时交子使用情况和发展历史进行了描述,在最开始的时候,交子是由十六富商来统一管理,这十六户富商被称作交子户,书中详细描述了交子的生产过程,然后印上各自的铺名,通过一定的工艺手段将其隐藏起来用来识别交子的真伪。然后十六富商对交子的发行和流通制定标准,如果交子要兑换成钱币,每贯需要缴纳三十文作为利息。虽然此时的交子只是作为信用凭据,但其远比铁钱方便,容易携带等特点使其在四川地区获得了高度的认可,继而广泛流通于市场。

由于四川交子流通的期限没有限定,交子的发行和回收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机构来进行管理,“不限多少,收入人户见钱,便给交子”,交子户滥发和民间伪造交子,交子面额不能兑现,造成了当时社会经济的不稳定局面。私交子就这样走向了消亡。

2.四川官办交子的产生。公元1023年,宋代政府设立四川交子务,于当年发行第一界官交子,并规定每两年发行一次,每一界在准备金三十六万贯的前提下,发行1256349贯。官交子和私交子有许多不同之处,第一,“交子上书出钱数”并且“合用印过,上簿、封押”,说明官交子不再像私交子那样数额由使用者自行填写,而是每一份交子上都有固定的数额并加盖官印,即面值固定。第二,“据合同字号,给付人户”说明每份交子上都有编号,在人们兑换交子的时候要将编号记录入薄,在兑换铁币的时候再消除记录,防止伪造。第三,流通的期限也被限定,每两年一界。第四,设立特殊的机构对交子的制造、发行和回收进行管理。

(二)交子的流通

1.交子的发行。首届官交子于天圣元由官办四川交子务设立。发行的同时并规定以后每两年举办一届官交子,以125万6340贯为发行额。持交者需备36万贯铁钱为本钱,以后便可以兑取需要的现钱。官交子的面额,有5贯和10贯两种,其中80%都是10贯的面额,剩余20%是5贯的面额。但是,由于在日常交易不需要这么大面额的交子,在宋神宗时,又改变了交子的发行面额“熙宁元年,开始用七分书来制造一贯钱,五分书造六百,权衡重轻,便于流传”在1070年后,交子的发行面额六成是1贯,四成是500文。宋朝纸币的发行,除了通过交子务这样的机构发行外,还有就是宋朝政府直接用纸币作为支付手段和购买手段,从而使纸币进入流通领域。

2.准备金制度。在交子发行时需要以准备金作为支撑。准备金的兴起源于私交子在未成为官交子之前,由于缺少监管,常有“行交子而伤本钱”的说法,亦伴有“侵欺贫民”、“争讼数起”的事件发生。因此,宋朝政府基于此类认知,加强对交子的监管力度,为了稳行交子,规定需储备本钱才能发行的原则。当然,对于准备金兑换交子也是有所讲究。一定的准备金按照一定比例兑换现钱。在宋朝,每界交子的发行限额是一百二十五万六千三百四十贯,其中,官交子准备金即相当于界额的三分之一左右。一定的比例兑换保证了民间以交子向官方自由兑换现钱,稳定了交子的流通和发行,树立了信誉。

3.交子的管理措施。货币管理是保证货币正常流通和发挥功能的必要措施,其中纸币的回笼是重要环节,尤其是在通货膨胀时。交子的币值从刚开始发行大约稳定了50年,基本上维持了与铁钱1:1的比例,到1072年,两界交子一起流通时,交子开始贬值,1078年,彭州“此州现值,第二十八界交子卖八百九十,作一贯文于茶场司支用,”其贬值幅度达一成,1094年增印交交子15万贯,1098年,交子发行量达到188万贯之多,且因为是两界一起在市场流通,相当于市场上流通的交子达380万贯之多,为了稳定交子的币值,宋朝官方也采取了相关措施,通过回笼纸币这一来减少流通纸币的数量。此外,有些官僚还提出了通过打击伪造交子来减轻通货膨胀,薛田在向朝廷的奏折中提出,如果有宋朝民间伪造交子,即可允许向官府告发,告发人可获得赏钱五百贯。

三、交子的作用

宋朝社会仍是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导,宋朝社会不具备货币符号化的基础,宋朝纸币的出现是宋朝社会货币化需求与金属货币不足的一种替代性纸币,而宋朝社会货币化需求与宋朝中央集权有很大关系,所以说宋朝纸币的出现并不只是因为宋朝商业发展,而产生的发达商业信用的结果,宋朝纸币的出现更多的是与宋朝财政货币化需求有关,其后随着金属货币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王朝社会,中国王朝社会金属货币短缺的问题得到解决,纸币交子也因此完成其历史使命而退出了中国王朝社会的舞台。

猜你喜欢
交子面额准备金
公园之美
清明?上河图(童话版)
宋代交子与铁钱关系的演变研究
成都推出研发准备金补助
精明的四川人和“交子”
2016年10月投资人质押式回购结算面额统计
2016年9月投资人质押式回购结算面额统计
基于獵opula函数的随机性准备金进展法
保险企业计提准备金涉税处理
2015年8月投资人质押式回购结算面额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