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2019-12-18 22:27吴玲
时代人物 2019年33期
关键词:中华政治传统

吴玲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淮安 22300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蕴含着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是最深厚的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坚实基础。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和行为规范,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将有利于大学生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新时代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化修养,更有助于增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优秀思想文化、行为规范、生产劳动和生活方式的高度概括,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和灵魂,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包括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培育和形成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积淀着多样、珍贵的中华人文精神,无论从是教育内容、教育目标,还是教育方式上看,中华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有很多共通之处。[2]

(一)有利于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在今天仍依然焕发着生机活力,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源性资源。比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基本精神、“天人合一、厚德载物、居安思危、精忠报国、先义后利、尊师重道、自强不息”的价值追求、道德规范充分体现了新时代我国社会的基本要求,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资源,让大学生在全面接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培育自身的道德情操,从而丰富新时代大学生的主观精神世界,促使新时代大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培养自身的人格品质,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大学生核心竞争能力,促使大学生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需的合格人才[3]。

(二) 有利于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略显跟不上时代步伐,科技快速发展,网络的普及,使传统单一的理论说教模式很容易让学生反感,学生认同度不高。而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内容,而且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倡导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道德教育方法;率先垂范、立己立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教育原则;言传与身教相统一、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相统一等思想理念对新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仍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很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以生动形象的历史典故为支撑的,大学生非常感兴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果积极借鉴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教育方法,关注每个学生,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变简单说教为寓教于乐,形式更灵活多样,内容更生动活泼,方法更贴近实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渗透力将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会有效增强。

(三)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

当代大学生基本都是 95 后、00后,很多学生从出生就享受着优越的学习生活条件,集宠爱于一身,缺乏勤劳节俭的意识,有的甚至出现了道德失范和价值观念混乱的现象,急需要纠正和正确引导。中华民族是重视道德、崇尚修德的民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行为规范,如“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准则,“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担当意识,“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的爱国情怀,“尊老敬贤,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的荣辱观念,体现着优秀传统文化中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可以有效引导大学生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提升道德修养水平。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一) 用好课堂主阵地,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

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传承文化、提升素养的主要途径,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对大学生系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最直接、最有效的主渠道。2014 年国务院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统一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覆盖面。”因此,各高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开设专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使大学生充分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自信。

(二)精选核心内容,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教学

高校要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推动作用,就要精选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纳入课程大纲与教学计划,引导大学生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首先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着力完善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 其次开展以专题形式的系列传统文化教育,如中国古代主要哲学思想、中国古代伦理思想、中国传统道德理念、中国传统礼仪规范、中国古典诗词欣赏等,提升大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最后邀请校外传统文化名家进校开展专题讲座,如传统文化大讲堂、国学名篇导读、中国古典诗词赏析、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等,增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提升大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加强学习培训,提升教师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水平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承担着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他们传统文化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和认同,影响着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和其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积极参加各类传统文化的培训,不断丰富传统文化知识储备,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和学生工作中。此外,广泛邀请校外传统文化名家参与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师资队伍中,培养和造就一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

(四)拓展传播载体,打造有厚度有广度的传统文化教育

一是发挥校园文化陶冶功能。校园文化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首先,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和景观设计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如教学楼教室走廊、校园文化长廊、校园景观设计、宿舍走廊等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名人、名言警句、历史伟人图片、历史典故图画等传统文化园元素,使大学生受到心灵的感染和情操的熏陶。其次,要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中。如利用中华传统节日、主题团日活动、校园文化艺术节、社团活动等开展教育性、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大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悟和认同。

二是发挥新旧媒体的宣传推介功能。互联网时代,高校应运用新旧多种媒体,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主要通过校园网站、校园广播站、学校报刊、微信公众平台、APP、QQ 群、微信等多种传媒工具,全面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大学生快速多元化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是发挥实践活动的养成育人功能。主要是开展系列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如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艺汇演、经典传统文化影片展播、经典诗词诵读大赛等,让学生在亲身实践活动中感悟和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在熏陶中提升道德品质修养和文化素养。

猜你喜欢
中华政治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政治攀附”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