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消渴方治疗2 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的疗效

2019-12-18 11:05孙晓东陈涛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10期
关键词:气阴胰岛证候

孙晓东 陈涛

(河南省郑州人民医院 郑州450003)

2 型糖尿病为临床常见代谢性疾病,主要由机体内分泌系统代谢紊乱所致,基本病理特点为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胰高血糖素不适宜增高等[1]。西医治疗2 型糖尿病主要包括饮食控制、运动锻炼等治疗性生活转变,以及口服降糖药物、胰岛素注射等,但部分患者疗效仍欠佳,且不良反应多。近年来,中医药对2 型糖尿病防治作用的优势越来越突出。中医将2 型糖尿病归属于“消渴病”范畴,病因包括先天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辨证分型较多,其中尤以气阴两虚证最为常见[2]。本研究在2 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患者治疗中应用中药五味消渴方,获得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3 月~2019 年2 月收治的2 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患者83 例,以抽签法分为对照组41 例和研究组42 例。对照组男22 例,女19 例;年龄32~68 岁,平均年龄(46.84±5.21)岁;病程6 个月~4 年,平均病程(2.06±0.87)年。研究组男22 例,女20 例;年龄31~67 岁,平均年龄(46.75±5.29)岁;病程6 个月~4 年,平均病程(2.11±0.82)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 年版)》[3]西医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证;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合并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者,如酮症酸中毒等;妊娠、哺乳期妇女;近1 个月内出现急性心脑血管病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基础治疗:饮食控制、科学运动指导以及糖尿病教育。药物治疗:二甲双胍片(国药准字H44024853)口服,0.5 g/次,3 次/d,根据患者血糖情况调整剂量。在对照组基础上,研究组予以中药五味消渴方治疗。组方:熟地、人参各15 g,乌梅、石斛、绞股蓝各10 g,干姜3 g,黄连、地龙、僵蚕、甘草各6 g。以水煎煮,取汁300 ml,分装成2 袋,150 ml/袋,1 袋/次,2 次/d。两组1个疗程均为4 周,持续治疗3 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1)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倦怠乏力、咽干口燥、口渴喜饮、多食易饥、懒言气短、心悸失眠6 项中医证候进行量化,正常记0 分,轻度记1分,中度记2 分,重度记3 分。(2)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疗效评价标准[4]: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降低≥90%,为基本痊愈;中医证候积分降低≥50%,但不足90%,为显著改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25%,但不足50%,为好转;中医证候积分降低<25%或增加,为无效。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著改善+好转)/总例数×100%。(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BG)、餐后2 h 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4)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胰岛功能指标变化,包括血清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

1.5 统计学分析 以SPSS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FBG、2 hPG、HbA1c 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FBG、2 hPG、HbA1c 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比较(x±s)

2.4 两组治疗前后胰岛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FINS、HOMA-IR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INS、HOMA-IR 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胰岛功能指标比较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胰岛功能指标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3 讨论

2 型糖尿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主要由机体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所致,临床特征为高血糖。该病若不及时干预,可引发心、肾等多系统并发症,患病率、致死率较高。2 型糖尿病重要病理生理机制为胰岛素抵抗,治疗难度较大。西医治疗2 型糖尿病多以药物为主,如双胍类、磺脲类改善胰岛素抵抗,但部分患者西药治疗效果欠佳,且随病程延长,对外源性依赖逐渐增加,极易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影响生活质量及预后。

2 型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脾瘅”等范畴,病因包括先天禀赋不足、饮食不节、劳伤过度、情志失调等,致气血津液紊乱,引发消渴。该病病机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五脏柔弱,阴阳失衡。该病中医辨证分型较多,本研究为细化分析,以气阴两虚证为纳入对象,治疗关键为益气滋阴、通络化瘀、化痰散结,调和五脏之气。本研究所用五味消渴方中,君药为熟地、石斛,可养阴补血、填精益髓、清热滋阴,充足脏腑先后天之本;黄连、人参、干姜、乌梅、绞股蓝为臣药,其中黄连可清热解毒、燥湿泻火,人参可补益元气、强化补益五脏之功,干姜可辛温散寒,制约黄连苦寒之性,防止其伤及脾阳,乌梅酸涩敛阴,绞股蓝可清热养阴、益气健脾,联用可助君药养血、滋阴、益气;地龙、僵蚕为佐药,前者可通络除痹、平肝熄风,后者可化痰散结、祛风止痛,联用对消渴久病痰瘀阻络有效,可通络化瘀;甘草为使药,可补中益气,且能对众药进行调和。众药联用,共奏益气滋阴、通络化瘀、化痰散结、滋补五脏之功效。而且,现代药理学表明,石斛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血栓、增强免疫力等作用,其降糖机制为修复胰岛β 细胞损伤,提升周围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5];人参成分中人参多糖、人参皂苷等可改善代谢紊乱,对机体血糖浓度进行调节[6]。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FBG、2 hPG、HbA1c、FINS、HOMA-IR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五味消渴方在2 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治疗中应用可获得较好疗效。分析五味消渴方作用机制为发挥益气滋阴、通络化瘀、化痰散结等功效,滋补五脏,解除病因,保护胰岛细胞,增强胰岛素受体磷酸化作用,缓解胰岛素抵抗,改善胰岛功能,促使血糖水平下降,缓解症状。综上所述,五味消渴方在2 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治疗中疗效显著,可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胰岛功能,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猜你喜欢
气阴胰岛证候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临床胰岛制备研究进展
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肾炎的效果及对肾功能、免疫的影响
1型糖尿病小鼠胰岛微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受损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生脉饮在气阴两虚型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糖网1号方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积血22例
基底节区出血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
非编码RNA在胰岛发育和胰岛功能中的作用
补肺养阴汤治疗气阴两虚兼痰浊停滞型小儿支气管肺炎恢复期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