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观察

2019-12-18 11:05李阳贺占坤郭新明孙习勇杨勇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10期
关键词:椎弓螺钉腰椎

李阳 贺占坤 郭新明 孙习勇 杨勇

(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二科 新乡453003)

胸腰椎骨折是脊柱骨折的常见类型,传统手术治疗方式为后路切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但术后易引起患者较长时间的腰背疼痛[1]。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逐渐应用于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治疗。该手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且骨折复位效果与传统手术相当,还能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2]。本研究收集我院收治的80 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相关资料,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后路切开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 年1 月~2017 年1月收治的80 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患者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8 例和对照组42 例。观察组男25 例,女13 例;年龄27~59 岁,平均(43.27±5.81)岁;身体质量指数(BMI)20~26 kg/m2,平均(23.16±3.42)kg/m2;骨折部位T11~T1221 例,L1~L317 例;受伤原因:交通事故24 例,高空坠落10 例,摔伤4 例;骨折类型:压缩性骨折18 例,爆裂性骨折20 例。对照组男26 例,女16 例;年龄28~58 岁,平均(43.35±5.63)岁;BMI 21~25 kg/m2,平均(23.11±3.19)kg/m2;骨折部位T11~T1222 例,L1~L320 例;受伤原因:交通事故28 例,高空坠落11 例,摔伤3 例;骨折类型:压缩性骨折20 例,爆裂性骨折22 例。两组性别、BMI、年龄、骨折部位、骨折类型及受伤原因等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诊断为胸腰椎骨折;为单一节段骨折;骨折AO 分型为A 型;无脊髓神经损伤体征;无合并外伤;骨折时间<10 d;相关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合并严重骨质疏松症;合并神经损伤;合并椎管狭窄;合并多节段胸腰椎骨折;伴有椎体附件骨折;需行椎管减压;合并严重脏器功能不全;合并凝血功能障碍;合并全身严重感染。

1.3 手术方法 两组均由同一主刀医师实施手术。观察组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患者在全麻下取俯卧位,腹部悬空;C 臂X 线机定位后取椎弓根中心在皮肤投影处标记,常规消毒、铺巾;在标记处作长约1.5 cm 切口,切开皮肤及筋膜,从多裂肌与最长肌间隙钝性分离达关节突与横突;在C臂X 线机透视下,于腰椎弓根外缘左侧10 点方向和右侧2 点方向进针,平行椎板向椎体穿刺;C 臂机确认穿刺位置后,采用软组织扩张器扩张切口,安装椎弓根螺钉;撑开复位后再次C 臂机透视确认骨折复位情况及内固定位置后,拧紧螺帽,缝合切口。对照组采用传统后路切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患者在全麻下取俯卧位,腹部悬空;C 臂机透视伤椎,以伤椎为中心沿棘突作背正中切口,切开皮肤及筋膜,剥离椎旁肌,暴露伤椎及关节突,在伤椎及上下各一椎体的关节突上经椎弓根向椎体钻孔,C 臂机透视确认位置后,置入椎弓根螺钉;安装纵向连接杆,撑开复位,固定,再次经C 臂机透视确认后冲洗创面,缝合切口。两组术后均实施常规护理。

1.4 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2)分别于术前及术后7 d、3 个月、6 个月,采用数字评分法(NRS)评估两组疼痛情况,0 分表示无痛,10 分表示剧痛,分值越高表示疼痛越严重;采用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DI)评估两组脊柱功能,分值0~50 分,转换成百分制计分法,分值越高表示功能障碍越严重。(3)统计两组出现切口感染、渗液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连续型资料若符合正态分布采用t 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 检验,不同时间点的比较采用F 检验;无序分类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及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显著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01);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及恢复情况比较

表1 两组手术及恢复情况比较

2.2 两组手术前后NRS 评分及ODI 评分比较 两组术后各时间点NRS 评分及ODI 评分较术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NR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3 个月ODI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前后NRS 评分及ODI 评分比较

表2 两组手术前后NRS 评分及ODI 评分比较

注:与本组术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术后同时间点比较,#P<0.05。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术后均未发生神经根损伤、内固定松动、断裂等严重并发症。对照组发生2 例切口感染,1 例切口渗液;观察组仅发生1 例切口渗液。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虽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胸腰椎骨折导致脊柱稳定性被破坏,通常需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传统术式为后路切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该手术需广泛剥离椎旁肌,损伤较大,术中出血多,且术中需长时间牵拉椎旁肌,易造成腰神经后支受损,产生术后长期疼痛,给患者生活质量造成影响[3]。近年来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逐渐在临床得到应用,以往研究显示微创内固定术对患者损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且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与传统手术相比有明显优势[4]。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且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与以往研究结果[5~6]一致,表明微创内固定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这与微创手术术中不需广泛分离椎旁肌、损伤小有关。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表明微创手术不影响骨折愈合速度。两组术后NRS评分及ODI 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且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NR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3 个月ODI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微创术后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减轻功能障碍。分析其原因在于微创手术不需广泛剥离椎旁肌,避免了长时间牵拉肌肉而导致的肌肉及神经损伤[7]。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微创手术安全性好。但要注意的是微创手术存在手术费用高、对术者技术要求高等局限性。综上所述,经皮微创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且安全性好,不影响骨折复位效果,同时能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

猜你喜欢
椎弓螺钉腰椎
侵彻弹体尾部联结螺钉失效的影响因素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及短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
26例下胫腓螺钉断钉取出临床分析
针推治疗腰椎骨质增生80例
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联合活血祛瘀汤治疗胸腰椎骨折134例
有限减压配合Sino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