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敏灸结合针刺治疗偏头痛寒凝血瘀挟风证的随机对照研究*

2019-12-18 11:05王珏曹征陆萍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10期
关键词:同组偏头痛头痛

王珏 曹征 陆萍#

(1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南昌330006;2 江西中医药大学 南昌330004)

偏头痛是一种慢性病,发作与缓解交替出现,以偏侧头部疼痛为主要症状,常反复发作,给患者的身心带来严重创伤。偏头痛发病率高,病因、病机涉及因素复杂,目前尚未能完全明了。当前,西医治疗偏头痛主要是改善患者症状、预防复发,减低发作程度和发作频率。常用药物有非甾体类抗炎药、镇痛剂、镇静剂、阿片类药物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即时缓解急性期症状,但从远期疗效来看,控制病情程度和复发情况不理想,而且防治偏头痛的药物大多需要长期反复使用,易形成药物依赖性,产生毒副作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些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1~2]。因此,探寻一种治疗偏头痛简便有效,不良反应小的疗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医针灸治疗偏头痛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副作用小,优势显著,不仅在国内广泛应用,在国外也深受好评,认可度较高。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偏头痛列入针灸治疗疾病的推荐病谱[3~4]。现在偏头痛的针灸治疗主要以针刺为主,灸法应用较少。关于针刺结合艾灸治疗偏头痛的研究较少,并且缺乏系统的、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报告。热敏灸是一种在传统灸疗技术的基础上创新出来的独特疗法,可以充分调动人体内源性抗病机能,现已普遍应用于疼痛性疾病、慢性病及疑难杂症的治疗,疗效显著。本研究以偏头痛寒凝血瘀挟风证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热敏灸结合针刺疗法对偏头痛的疗效及其特点,为偏头痛的临床医治提供了新思路和实证支持。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4 月~2019 年2 月符合偏头痛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头痛”寒凝血瘀挟风证诊断标准的6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 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头痛类型和治疗前头痛发作频率等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实施。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诊断标准 (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国际头痛协会(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IHS)2004 年颁布的《国际头痛分类修订版(ICHD-Ⅱ)》中制订的偏头痛诊断标准[5];(2)中医偏头痛寒凝血瘀挟风证的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第7 版《中医内科学》及2002 年出版的《中药新药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寒凝血瘀挟风证主要症状:头痛,如刺、跳跃或纽扣、复发或持续性。次要症状:恶风寒,遇风寒易诱发或加重,恶心,呕吐。舌脉象:舌体有瘀斑、瘀伤,舌质呈紫色/ 深色,舌苔薄白,脉沉、细、涩。以上主要症状是必备的,次要症状恶风寒项必备,结合舌脉可以确诊。

1.3 入组标准 (1)纳入标准:纳入病例必须符合西医偏头痛诊断标准及中医“头痛”寒凝血瘀挟风证的诊断标准;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有颅内、颈椎及五官器质性病变;患有造血、肝、肾功能严重障碍疾病;患有皮肤感染及传染病;有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疾病;有酒精或成瘾性药物滥用史;已参与其他研究;中途失访、脱落。

1.4 治疗方法

1.4.1 治疗组 给予针刺加热敏灸疗法治疗。针刺:参照1997 年出版孙国杰主编的《针灸学》教材,取腧穴:太阳穴、风池、合谷、太冲、阿是穴;采用25 mm×0.30 mm 或40 mm×0.30 mm 不锈钢一次性针灸针(苏械注准20162270970)施行针刺。针刺手法:风池朝鼻尖方向施行针刺,取气后施予提插泻法操作,太阳针刺取气后施予捻转泻法操作,四关穴针刺取气后施予清气法。每次治疗留针30 min。热敏灸:参照2009 年出版陈日新主编的《热敏灸实用读本》对偏头痛穴位热敏高发部位率谷、风池、阳陵泉、日月、足窍阴等穴区进行热敏腧穴探查,并标记热敏腧穴;在热敏灸理论指导下按照操作要诀施行规范灸疗。每2 日治疗1 次,共治疗4 周。

1.4.2 对照组 给予针刺加传统艾灸疗法治疗。针刺方法同治疗组。传统艾灸:艾条点燃后,距皮肤20~50 mm 施行温和悬灸,艾火垂直对准风池穴,局部腧穴有温热感而无明显烧灼疼痛,每次施灸10~15 min,灸至皮肤轻度红晕为度。每2 日治疗1次,共治疗4 周。

1.4.3 合并用药 除对乙酰氨基酚片可在严重头痛发作疼痛难以忍受时酌情服用以缓解症状外,其他治疗偏头痛的中、西药物在观察期间严禁使用。

1.5 观察指标 (1)头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标尺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评分,分值0~10 分,疼痛程度与分值呈正比,不痛为0 分,最痛为10 分。在划分0~10 刻度的直线上由患者根据自身疼痛感觉作标记。(2)头痛发作频率。记录治疗前后头痛发作的次数。(3)头痛最长持续时间。记录治疗前后头痛发作最长持续时间。(4)头痛伴随症状积分。记录治疗前后畏声、畏光、呕吐、恶心等头痛伴随症状,每项“有”为1 分,“无”为0 分。(5)止痛药服用情况。记录治疗前后患者服用止痛药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剂量。止痛药停减率=(治疗前服药量-治疗后服药量)/治疗前服药量×100%。(6)疗效判断参照2002 年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中药新药治疗偏头痛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评价。临床痊愈:疗效百分数≥90%;显效:疗效百分数≥70%且<90%;有效:疗效百分数≥30%且<70%;无效:疗效百分数<30%。综合疗效百分数=(治疗前症状积分-治疗后症状积分)/治疗前症状积分×100%。中医证候百分数=(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100%。总有效=临床痊愈+显效+有效。

1.6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17.0 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 表示,当方差不齐时采用秩和检验(Wilcoxon 配对法),当方差齐同时采用配对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VAS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VAS 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 h,治疗组VAS 评分减少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显著,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的VAS 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 周,治疗组VAS 评分减少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 评分与同组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显著,P<0.01;停止治疗4 周后:治疗组VAS评分减少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组内比对:对照组VAS 评分与同组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VAS 评分与同组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显著,P<0.01。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 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 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治疗前后头痛发作频率比较 治疗前,两组头痛发作频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3>0.05;治疗4 周,治疗组头痛发作频率下降更为显著,P=0.031<0.05;两组头痛发作频率与同组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显著,P<0.001;停止治疗4 周后,治疗组头痛发作频率下降更为显著,P=0.033<0.05;两组头痛发作频率与同组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头痛发作频率比较(次/月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头痛发作频率比较(次/月

?

2.3 两组治疗前后头痛最长持续时间比较 治疗前,两组头痛最长持续时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1>0.05;治疗4 周,治疗组头痛最长持续时间缩短更为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0.05;两组头痛最长持续时间与同组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停止治疗4 周后,治疗组头痛最长持续时间缩短更为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0.05;对照组头痛最长持续时间与同组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头痛最长持续时间与同组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头痛最长持续时间比较(h/次

表4 两组治疗前后头痛最长持续时间比较(h/次

2.4 两组治疗前后头痛伴随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头痛伴随症状积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9>0.05;治疗4 周,治疗组头痛伴随症状积分降低较为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00<0.001;两组治疗前后头痛伴随症状积分与同组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停止治疗4周后,治疗组头痛伴随症状积分降低较为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0.05;对照组头痛伴随症状积分与同组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头痛伴随症状积分与同组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头痛伴随症状积分比较(分

表5 两组治疗前后头痛伴随症状积分比较(分

2.5 两组治疗前后止痛药服用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止痛药服用量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1>0.05;治疗后,治疗组止痛药停减率降低更为显著,P=0.032<0.05。见表6。

表6 两组治疗前后止痛药服用情况比较

表6 两组治疗前后止痛药服用情况比较

2.6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0.05。见表7。

表7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例(%)]

2.7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 治疗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0.05。见表8。

表8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偏头痛发病有突然发作性、病程长、反复性、迁延难愈等特点。偏头痛急性发作时以疼痛为主的躯体症状及伴随而来以烦躁焦虑为主的心理症状并存,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因此,偏头痛急性发作时的即刻镇痛和缓解期的“预防性治疗”对改善急性发作的症状及严重程度非常重要[6~7]。传统中医认为,偏头痛的发病内在原因是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外在原因是外感风、寒、湿、热之邪诱发;内外因共同作用,体内痰浊、瘀血阻滞脑部清窍所致,病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缓解期与发作期病机各不相同,缓解期主要是虚和瘀,发作期主要是风、寒、湿、热与痰、瘀互结。偏头痛证候复杂,常常兼夹多种证候,其中常见证型之一是寒凝血瘀挟风证,其病机为头部清窍内有寒瘀凝滞,寒瘀互结,脑络虚损,加之外感风寒之邪侵入,内外因相互作用,脑络痹阻,清窍失用致急性发病,治疗原则应以温经散寒、活血祛风止痛为法[8~10]。

温经散寒、行气通络、活血消瘀是热敏灸的主要作用之一,与偏头痛寒凝血瘀挟风证病机契合,对偏头痛穴位热敏高发部位率谷、风池、阳陵泉、日月、足窍阴等穴区进行热敏腧穴探查,并施予个体化饱和消敏灸量,激发敏化腧穴灸感和经气传导,以小刺激促发大反应,使气至病所,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体自身的内源性抗病机能,从而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目前,采用热敏灸结合针刺疗法治疗偏头痛的相关研究缺乏。热敏灸结合针刺疗法在施行治疗4 周后能明显缓解头痛发作时的症状(疼痛程度、疼痛持续时间)及偏头痛发作次数,减少止痛药的服用量,缓解头痛伴随症状,减轻偏头痛症状。首次治疗后1 h即刻VAS 评分明显降低(P<0.05),提示热敏灸结合针刺疗法有更好的即刻镇痛效果,有利于缓解偏头痛急性发作;停止治疗4 周后,再次评价患者头痛VAS 评分、头痛最长持续时间、头痛发作频率及头痛伴随症状积分,结果说明热敏灸结合针刺疗法对偏头痛患者的近期后续疗效也较对照组更佳,有利于缓解偏头痛症状,减少复发,维持病情平稳。本研究采用治疗后第一时间立即评价的方法,可将患者头痛自行缓解干扰疗效评价的影响尽可能弱化,并且对治疗4 周的累计疗效及停止治疗4 周后的近期后续疗效也进行了系统评估,提示热敏灸结合针刺疗法治疗偏头痛有效、可靠。

本研究从多角度,多时间点较为系统地评估了热敏灸结合针刺疗法对偏头痛寒凝血瘀挟风证的疗效,结果具有较好的参考性。由于条件所限,本研究设计尚存在诸多不足,例如纳入病例样本量有限,观察随访时间较短,观察的时间点较少,缺乏对中、远期疗效的深入跟踪随访等。偏头痛具有身心同病的疾病特点,还可以考虑设置身心疾病的相关评估量表,并纳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免疫生化等客观指标进行更全面系统的评价等,这些都将在今后的研究中逐步完善。

猜你喜欢
同组偏头痛头痛
新知
头痛怎样保健
头痛与口疾
远离头痛的困扰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
活血散偏汤治疗偏头痛的效果观察
会变身的烦恼
以先兆型偏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CADASIL(附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