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

2019-12-18 11:05李全伟王爱枝景小丽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10期
关键词:丁苯缺血性神经功能

李全伟 王爱枝 景小丽

(河南省新密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新密452370)

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临床表现为突发眩晕、复视、双眼黑矇等。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残率,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1]。若不及时治疗,可影响患者预后[2]。目前,临床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常采用药物治疗,其中丁苯酞是常用药物,但单一服用效果不佳[3]。有学者指出,丁苯酞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较好的疗效,预后效果佳[4]。本研究旨在探究丁苯酞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1 月~2018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200 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 例。观察组男64 例,女36 例;年龄52~79 岁,平均年龄(60.71±4.25)岁。对照组男67 例,女33 例;年龄50~79 岁,平均年龄(60.89±4.34)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组标准 (1)纳入标准:经专业医师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家属均同意加入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发病时间<24 h。(2)排除标准:患有精神病;对本研究药物过敏;合并严重心、肝、肺、肾功能不全;有严重感染;患有恶性肿瘤。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给予丁苯酞(国药准字H20050299)治疗。口服0.2 g/次,4 次/d。7 d 为1 个疗程,治疗2 个疗程。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国药准字Z20010100)治疗。将6 ml 疏血通注射液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 中,静脉滴注,1次/d。7 d 为1 个疗程,治疗2 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判定标准[5]: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90%,患者无残疾,为显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缓解,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45%~90%,有残疾,为有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45%,疾病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比较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和血小板聚集率。(3)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NIHSS)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价,总分42 分,分数越高,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干预前,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细胞比容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表2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2.3 两组NIHSS 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NIHSS 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NIHSS 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占据所有脑卒中的60%~80%,由于脑动脉具有代偿功能,一旦引发脑梗死,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患者会出现进行性神经功能恶化,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6]。导致神经功能恶化的原因极为复杂,考虑是由颅内压紊乱、缺血或缺氧引起的。因此,治疗缺血性卒中的原则当以尽早恢复缺血部位血液供应、改善微循环和促进脑细胞代谢功能为主。临床上常采用丁苯酞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丁苯酞为我国自主研制的一种新型药物,可增加缺血区脑血流量和毛细血管数量,保护对线粒体功能,改善全脑缺血后的能量代谢,并能显著抑制氧自由基,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有效缩小脑缺血后的梗死面积,减轻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最终达到显著的治疗效果。但有研究显示,单独使用丁苯酞的效果不太理想[7]。疏血通注射液是由多味中药材提取而成,主要成分为水蛭素,该药物具有抗凝效果,可显著促进纤维蛋白的溶解,减少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

李铁英[8]指出,丁苯酞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这与本研究结果相符。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细胞比容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NIHSS 评分为(10.87±2.18)分,低于对照组的(12.28±2.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丁苯酞可显著改善微循环障碍,将神经功能受损程度降到最低[9],与疏血通联合使用可取得理想的临床效果,有助于促进患者缺血组织恢复,有效控制血小板的释放和凝聚功能[10],有助于保护神经细胞,促进患者尽早康复。综上所述,丁苯酞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显著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猜你喜欢
丁苯缺血性神经功能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及配合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