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柴芍龙牡六磨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2019-12-18 11:05吴刚周露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10期
关键词:主要症状腹痛功能性

吴刚 周露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中医院 盐城224100)

消化不良是一组临床上常见的症候群,包括特异性症状(早饱、餐后饱胀感、中上腹痛或中上腹烧灼感)和非特异性症状(腹胀、嗳气、恶心、呕吐),其症状多与胃、肠、肝、胆、胰等脏器有关,患者出现该症候群,但生化、影像学、内镜等检查未见器质性病变,临床称为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FD 的症状发作常有间断性和反复发作的临床特点,西药治疗效果往往不甚满意,而中医药以整体调节为主。笔者自拟柴芍龙牡六磨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取得了不错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1 月~2018 年12 月在我院门诊诊治的60 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 例。对照组中男13 例,女17 例;年龄32~65 岁,平均年龄(45.1±4.6)岁;病程0.7~3.2 年,平均病程(1.6±0.9)年。观察组中男14 例,女16 例;年龄33~66 岁,平均年龄(46.6±3.5)岁;病程0.8~3.5 年,平均病程(1.5±0.7)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诊断标准 参照2016 罗马Ⅳ诊断标准[1]制定。(1)进餐相关FD:餐后饱胀不适和早饱不适感中的1 项或2 项,影响日常活动,发作至少每周3 d,过去6 个月症状至少发生3 个月以上;可同时伴有餐后腹痛,过度嗳气,上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烧心不是消化不良症状,但常会合并存在。(2)非进餐相关FD:中上腹痛或中上腹烧灼不适,影响日常活动,发作至少每周1 d,过去6 个月症状至少发生3 个月以上;进餐或饥饿均可导致腹痛,进餐也可缓解腹痛,亦可有餐后腹胀、嗳气及恶心呕吐症状,但不符合胆系疼痛的标准。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符合诊断标准;具有良好的依从性。(2)排除标准:内镜提示有食管炎、消化性溃疡、肿瘤等器质性病变;影像学提示存在肝胰胆管疾病;理化检查提示患有糖尿病、甲状腺疾病或结缔组织等系统、代谢性疾病;既往有胃癌家族史,精神病史,或有腹部手术史;有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妊娠或哺乳期;有警报症状,如有不明原因消瘦、消化道出血、进行性吞咽困难、发热、黄疸或贫血等;依从性差,未按规定按时按量用药;病例资料缺失,无法评定其疗效和安全。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 给予吗丁啉(国药准字H10910003)10 mg,3 次/d,餐前0.5 h 口服;兰索拉唑胶囊(国药准字H20084570)15 mg,2 次/d,餐前0.5 h 口服。2周为1 个疗程,4 周后随访。

1.4.2 观察组 给予自拟柴芍龙牡六磨汤加减口服治疗。组方:柴胡9 g、白芍15 g、沉香(后下)5 g、木香9 g、乌药10 g、枳实10 g、生大黄(后下)6 g、生龙骨(先煎)20 g、生牡蛎(先煎)20 g、炙甘草5 g。体虚营卫不和者,去大黄、龙骨、牡蛎,加桂枝6 g、黄芪15 g、当归10 g;食滞明显者,加谷麦芽各15 g、神曲10 g;痰湿明显者,加制半夏12 g、石菖蒲15 g、陈皮10 g;湿热者,去乌药、白芍,加黄芩10 g、黄连5 g;胃阴不足者,去乌药、大黄,加生地10 g、石斛10 g、玉竹10 g;腹痛明显者,加延胡索10 g、川楝子9 g;嗳气明显者,加旋覆花(包煎)9 g、代赭石(先煎)15 g;腹胀明显者,加莱菔子10 g、苏梗6 g、厚朴花6 g;恶心、呕吐明显者,加竹茹10 g、砂仁(打碎后下)6 g、生姜5 g;烦郁明显者,加百合10 g、栀子10 g、淡豆豉9 g;烧心明显者,加乌贼骨10 g、浙贝母10 g;久病瘀滞者,去白芍,加丹参10 g、川芎10 g。加水浸泡半小时,浓煎2 次,去渣各取汁200 ml 混匀,早晚分2 次温服。1 剂/d,2 周为1 个疗程,4 周后随访。治疗期间停用西药,同时调整膳食结构,忌浓茶、烟酒、咖啡,慎食豆奶类易产气食品。

1.5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餐后饱胀、早饱、中上腹痛、中上腹烧灼感、上腹胀、嗳气、恶心呕吐等)和临床疗效。疗效标准主要参考《胃肠疾病中医症状评分表》[2]根据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症状进行3 级评分(轻、中、重,分别对应3、5、7分)。疗效评分=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差/治疗前症状评分×100%。疗效分级如下,痊愈:症状得以基本消失,积分减少达到≥95%;显效:症状达到明显改善,积分减少≥75%;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积分减少≥50%;无效:症状无改善,积分减少<50%。

1.6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主要症状积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主要症状积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的主要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较,#P<0.05。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罗马Ⅳ标准将功能性消化不良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和上腹痛综合征2 个亚型。目前,西医治疗无特效药,主要是抑制胃酸、助动、助消化等对症处理。有研究表明,精神心理因素如焦虑、抑郁可以通过脑-肠轴、自主神经系统及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胃肠道运动感觉功能,导致FD 相关症状的发生[3],同时FD相关症状的出现又可进一步加重患者失眠、抑郁、焦虑不安的情绪,形成恶性循环。因此,FD 患者临床多见焦虑、抑郁,治疗时常加入抗抑郁药物“黛力新”治疗[4]。

中医学将FD 归于“痞满、胃脘痛”范畴。姚筱梅[5]认为其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病情时轻时重,时有反复,多为体虚、外邪、饮食、情志所伤,引起营卫不和、食滞内停、痰湿中阻,肝郁气滞,横逆犯脾,脾胃升降失宜,清气不升,浊阴不降,中焦气机不利所致。自拟柴芍龙牡六磨汤系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和六磨汤合方化裁而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原文有言“胸满烦惊……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说明此方可以调和气血、镇惊解郁安神。现代实验发现[6],该方不仅可显著降低应激小鼠脑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单胺氧化酶丙二醛的含量和活力,还能通过抵抗皮质酮诱导的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促进细胞增殖,发挥其独特的抗抑郁作用。闫兆平等[7]通过研究发现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改善躯体化障碍,对功能性消化道疾病有较好的疗效。六磨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五磨饮子加大黄而成,方中枳实破气行滞,宣通胃气,可以双向调节胃肠平滑肌,与吗丁啉效果相当[8];乌药顺气开郁、理气和血、散寒止痛,《本草求真》有言“逆邪横胸,无处不达,故用以为胸腹逆邪要药”;沉香、木香行散又降逆,上下通达,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单味木香能够上调胃动素浓度,单味沉香能够恢复平滑肌的兴奋性,通过调节相关胃肠激素来加强胃肠蠕动[9];大黄破痰实,通脏腑,降湿浊,可以涤荡积滞;柴芍配甘草养血柔肝,和解少阳枢机,调和脾胃。赵静等[10]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六磨汤行其理气导滞、调和肝脾之效,对改善功能性便秘有较满意的效果,与本篇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也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精神。纵观自拟柴芍龙牡六磨汤全方,通过调理脾胃气机升降,通滞除痞消满,镇惊解郁,使肝气畅,脾气实,肝脾调和,脾胃健运,气机升降有序,胃肠通化协调,临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肯定,可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不易反复。

猜你喜欢
主要症状腹痛功能性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排卵后腹痛,别大意
中国劲酒缓解肾阳虚证患者主要症状的临床观察
了解“自闭症儿童”的世界
下腹部腹痛应做哪些检查诊断
浅谈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警务训练中腹痛的成因及预防
不同功能性聚合物在洗涤剂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