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对老年腹部手术麻醉患者血浆E、NE水平及疼痛的影响

2019-12-18 11:05胡自和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10期
关键词:芬太尼血浆麻醉

胡自和

(江西省抚州市抚州姆樱医院麻醉科 抚州344000)

老年腹部手术是临床常见的手术,包括肝胆手术、胃肠手术、脾脏手术等,通过开腹或者腹腔镜手术减轻老年患者的痛苦[1]。然而老年患者自身免疫力下降,耐受力差,手术创伤容易引发应激反应,出现血流动力学变化[2]。已有研究表明,如围术期产生较强的应激反应,不仅会对手术效果造成影响,还会增加患者的术后疼痛[3]。因此,采取合适的麻醉方式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十分必要。本研究探讨了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在老年腹部手术患者麻醉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2016 年12 月~2018 年12 月收治的需行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60 例,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 例。观察组男20 例,女10 例;年龄61~83 岁,平均(70.22±7.11)岁;手术部位:肝胆15 例,胃肠10 例,脾脏5 例。对照组男21 例,女9 例;年龄61~82 岁,平均(71.08±7.02)岁;手术部位:肝胆14 例,胃肠11 例,脾脏5 例。两组性别、年龄、手术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年龄60 岁及以上;择期行腹部手术;符合手术指征;符合本次研究用药方案;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感染;合并内科疾病;长期服用药物;合并凝血功能障碍;合并血流动力学异常。

1.3 麻醉方法 对照组采用瑞芬太尼(国药准字H20030197)麻醉。麻醉诱导:瑞芬太尼5 ng/(ml·h);丙泊酚靶控输注,2 μg/(ml·h)起始剂量,逐步增加剂量,至患者意识消失;维库溴铵静脉注射,50 μg/(kg·h)。麻醉维持:瑞芬太尼4 ng/(ml·h)持续泵入;丙泊酚靶控输注,2 μg/ml。术中追加维库溴铵肌松处理。观察组联合使用瑞芬太尼、舒芬太尼麻醉。麻醉诱导:舒芬太尼(国药准字H20054171)0.45 μg/kg、瑞芬太尼2 ng/(ml·h);丙泊酚靶控输注,2 μg/(ml·h)起始剂量,逐步增加剂量,至患者意识消失,维库溴铵静脉注射,50 μg/(kg·h)。麻醉维持:舒芬太尼0.15 μg/(kg·h)、瑞芬太尼3 ng/(ml·h),丙泊酚靶控输注,2 μg/ml。术中追加维库溴铵肌松处理。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T0(麻醉前)、T1(麻醉5 min 后)、T2(手术10 min 后)、T3(手术后即刻)时间点血浆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术后2 h、4 h、8 h、12 h 疼痛评分。术后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价[4],分值0~10 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疼痛越明显。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17.0 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浆E 和NE 水平比较 观察组T1、T2、T3 时间点血浆E 和NE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浆E 和NE 水平比较(pg/ml

表1 两组血浆E 和NE 水平比较(pg/ml

2.2 两组疼痛评分比较 观察组术后2 h、4 h、8 h、12 h 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老年患者机体功能下降,易在围术期出现严重的应激反应,如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增加心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严重者会发生猝死。老年患者手术时临床通常采用瑞芬太尼稳定血流动力学,但是该药物存在一些不足,如会引起纳洛酮拮抗,使患者血浆组胺浓度增加,造成血压和心率失常。单独使用瑞芬太尼还会增加患者对疼痛的敏感性,增加患者术后疼痛程度[5]。因此探索更为合理的麻醉方式,对提高老年腹部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T1、T2、T3 时间点血浆E 和NE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 h、4 h、8 h、12 h 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观察组患者血浆E 和NE 水平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且术后疼痛也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舒芬太尼是临床常用强效阿片类镇痛药物,镇痛效果较好,不存在免疫抑制情况,可以稳定血压的动力性,更好地保护心脑血管[6]。瑞芬太尼则具有起效快、不易在人体中蓄积等优点,可以持续泵注给药。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两者联合使用,可以达到较好的麻醉效果。瑞芬太尼为芬太尼类μ 型阿片受体激动剂,在人体内1 min 左右就可以迅速达到血-脑平衡,在组织和血液中被迅速水解,因此它是一种起效快、持时间短的麻醉药物。瑞芬太尼的镇痛作用及副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副作用有呼吸抑制、骨骼肌(如胸壁肌)强直、恶心呕吐、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等,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随剂量增加而作用加强。舒芬太尼主要作用于μ 阿片受体,常用作镇痛药。其亲脂性作用约为芬太尼的两倍,更易通过血脑屏障,与血浆蛋白结合率较芬太尼高,而分布容积则较芬太尼小。虽然其消除半衰期较芬太尼短,但由于与阿片受体的亲和力较芬太尼强,因而不仅镇痛强度更大,而且作用持续时间也更长(约为芬太尼的2 倍)。因此,联合使用舒芬太尼改善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切实可行。综上所述,老年腹部手术患者麻醉时联合使用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可以提高麻醉效果,改善患者血浆E 和NE 水平,减轻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

猜你喜欢
芬太尼血浆麻醉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对比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