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胎汤联合黄体酮胶囊治疗先兆流产肾虚证的临床观察

2019-12-18 11:05裴丽华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10期
关键词:安胎黄体酮肾虚

裴丽华

(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中医院妇产科 鹰潭335200)

早期先兆流产指妊娠不足12 周产妇出现阴道少量出血,腰背酸痛、小腹坠痛等症状。该病可反复发作,病情进展快,患者发病后若不及时接受治疗,易导致难免流产,并有复发性流产可能。临床治疗该病通常采用药物疗法,但西药具有较大毒副作用,不利于产妇及胎儿健康。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妇科疾病毒副作用小,有助于调节患者整体功能,改善预后[1~2]。我院采用寿胎汤治疗先兆流产肾虚证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 年1 月~2019 年1月收治的先兆流产肾虚证患者74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7)和观察组(n=37)。对照组年龄24~35 岁,平均(33.57±4.21)岁;病程2~9 d,平均(4.38±1.52)d;孕周4~13 周,平均(9.74±1.12)周。观察组年龄23~37 岁,平均(32.64±4.35)岁;病程2~8 d,平均(4.49±1.72)d;孕周5~13 周,平均(9.67±1.25)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西医符合《妇产科学》[3]中先兆流产诊断标准,并经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中医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中肾虚证诊断标准,主症:两膝酸软,小腹坠痛、腰酸痛,阴道少量出血,色淡暗、质薄;次症:曾屡有堕胎,头晕耳鸣,夜尿频多;舌脉:舌苔白、质淡,脉沉细略滑。以上主症中阴道少量出血兼3 项次症即可诊断。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合并子宫肌瘤或生殖道畸形;对本研究使用药物过敏;存在表达障碍或精神疾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复方戊酸雌二醇片及黄体酮胶囊治疗。复方戊酸雌二醇片(国药准字H20020299)口服,2.7 mg/次,1 次/d,连续服用13 d后,黄体酮胶囊(国药准字H20041902)口服,200 mg/次,2 次/d。观察组黄体酮胶囊及复方戊酸雌二醇片用法同对照组,并给予寿胎汤口服治疗。方剂组成:黄芪30 g,党参、阿胶、杜仲各15 g,熟地黄、菟丝子、桑寄生各12 g,续断、白术各10 g,艾叶6 g。每日1 剂,取1 L 水煎煮至300~350 ml,分2 份早晚服用。两组均治疗14 d。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疗效及血清内分泌激素水平。(1)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评估疗效。痊愈:治疗后5 d 内阴道出血停止,体征、症状积分减少≥95%,基础体温保持黄体期水平,B 超检查胚胎发育、子宫大小正常;显效:治疗后6~7 d 内阴道出血停止,体征、症状积分减少70%~94%,基础体温保持黄体期水平,B 超检查胚胎发育、子宫大小正常;有效:治疗后8~10 d 内阴道出血停止,体征、症状积分减少30%~69%,基础体温保持黄体期水平或略有波动,B 超检查胚胎发育、子宫大小基本正常;无效:治疗后10 d 阴道出血未停,体征、症状积分减少<30%,基础体温有下降或者波动较大,B 超检查胚胎发育、子宫大小不正常。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于治疗前及治疗14 d 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离心取血清,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拜耳公司,ACS-I80SE)检测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雌二醇(E2)及孕酮(P)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性激素水平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β-HCG、E2及P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性激素水平比较(

表1 两组性激素水平比较(

2.2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早期先兆流产是妊娠12 周前的严重并发症,在我国妊娠产妇中自然流产率高达80%[5]。近年来,环境改变,女性生活压力与日俱增,且随着二胎政策的施行,高龄孕产妇数量大幅增长,先兆流产的发病率也随着持续上升。

早期先兆流产是由环境、胚胎、母体分泌激素不足等多种因素引发,超过半数与内分泌异常有关[6]。β-HCG、E2及P 是三种重要内分泌激素,其中β-HCG 是一种糖蛋白,在孕早期分泌活跃,具有定量、定质、倍增速度等特点,其可将血液中的孕烯醇酮与胆固醇转变成孕酮,并能促进卵巢黄体转变为妊娠黄体,使孕酮分泌量增加,有助于维持妊娠,补充该激素可改善患者预后;E2浓度下降与先兆流产孕妇胚胎停育有关;P 可使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转化为蜕膜细胞,促进子宫内膜生长发育,为胚胎提供生长发育多种营养,并能降低产妇与胎儿之间的免疫排斥反应,减少先兆性流产的发生,在妊娠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7~8]。采用西医治疗先兆流产,可通过调整机体内分泌激素水平,提高机体免疫系统功能,从而改善内分泌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不良症状,并镇静子宫平滑肌,避免子宫收缩造成流产及早产。西医治疗先兆流产具有见效快的优势,但不能根治疾病,易使病情复发,影响孕妇及胎儿健康。

本研究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实现标本兼治,对控制患者病情有重要意义。先兆流产属中医学“胎漏、虚损”范畴,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生殖,先兆流产与肾虚有密切关系,病机为肾阳虚,脾阳虚,气血两虚,治疗应以补肾益气为主要原则。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β-HCG、E2及P 均高于对照组,表明寿胎汤联合黄体酮胶囊治疗先兆流产肾虚证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内分泌激素水平。分析原因在于黄体酮胶囊适用于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治疗,需与雌激素联合使用,可补充患者体内β-HCG、E2及P 等孕激素,控制先兆流产病情。观察组另服寿胎汤,方中黄芪、菟丝子共为君药,黄芪可益气补虚、利水消肿,菟丝子可补肾益肝、安胎明目,两者共用发挥补肾安胎之效。其余诸药共为臣药和使药,其中白术可利尿安胎、燥湿健脾;党参益肺健脾、补气养血;桑寄生养血安胎、补益肝肾;阿胶益气滋阴、补血安胎;续断强筋骨、补肝肾、止崩漏;熟地黄补精益髓、养血滋阴;杜仲强筋壮骨、补益肝肾;艾叶止血温经、散寒止痛。诸药配伍,共奏补肾益气、安胎之功[9]。现代药理学研究还发现,白术具有镇静、保肝作用,可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桑寄生中具有活性成分可降脂,调节血压,并能保护生物膜;续断可消炎,抗病毒[10]。综上所述,寿胎汤联合黄体酮胶囊治疗先兆流产肾虚证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性激素水平。

猜你喜欢
安胎黄体酮肾虚
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患者应用黄体酮治疗的疗效观察
“肾虚湿瘀”理论下的慢性肾脏病中医证候学研究
补肾安胎饮对肾虚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临床疗效
寿胎丸联合安胎扶元饮对肾虚血瘀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临床疗效
“赶走”肾虚
透视“肾虚综合征”
早期先兆流产不同安胎结局与孕囊增长、血清β—hCG水平变化的关系
固肾安胎丸联合低分子肝素干预复发性流产妇女血栓前状态的疗效
黄体酮序贯疗法治疗先兆性流产的临床疗效分析
黄体酮调月经需连用三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