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患者社会支持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9-12-18 11:05李军霞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10期
关键词:子宫心理评分

李军霞

(河南省平顶山市中医院影像科 平顶山467000)

子宫切除术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妇科手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妇科疾病的治疗,但手术会给患者带来较大创伤,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心理、生理与社会功能,且术后患者易出现性感缺乏、性欲下降以及性交痛等多种性功能障碍,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1]。有研究表明[2],社会支持属于社会心理刺激的中介因素或者缓冲因素,对健康具有间接保护作用。行子宫切除的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间为正相关关系,即患者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生活质量就越高。本研究探讨了心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状况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 年1 月~2019 年1 月收治的子宫切除患者86 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 例。对照组年龄32~49 岁,平均(39.65±4.35)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0 例,高中12 例,大专及以上21 例。观察组年龄30~48 岁,平均(39.59±4.40)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9 例,高中12 例,大专及以上22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1)具备正常认知能力;(2)具有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3)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双侧卵巢病变;(2)存在恶性肿瘤;(3)存在精神类疾病;(4)文盲,离婚及分居状态。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包括术前访视、心理疏导及术后指导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心理干预。(1)健康教育:给患者开展系统评估,术前术后通过个别讲解及示范,黑板报、宣传栏、分发健康手册及群组讨论等形式向患者及其家属开展健康宣教,内容包含医院有关规章制度、病区环境,身心健康和疾病间的关系,疾病有关知识,手术方式及必要性,术前有关准备工作,麻醉及手术过程,术后常见症状与应对方法,术后体位摆放,术后恢复过程及预后,饮食及运动指导,家属陪护的技巧,术前术后性知识以及定期检查等。(2)心理护理:与患者建立起良好关系,对其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充分了解,并详细评估其心理健康状况,制定出针对性护理计划,并及时予以相应心理疏导。指导患者掌握放松训练、音乐疗法、自我分析、转移法、暗示法等多种心理调节方法,在生活及情感方面多给予患者照顾及体贴,以缓解或消除其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通过认知行为疗法使患者以正确态度面对自身疾病及性功能状态,帮助其纠正不良行为及生活习惯,并建立起正确健康的行为。(3)社会支持:对护士加强社会支持方面知识及评价方法培训,对患者及其家属社会支持系统开展全面评估,充分掌握患者社会支持水平变化,依据患者疾病不同阶段及社会支持状态开展相应社会支持,除给患者和家属提供实际物质帮助以外,还应向他们提供情感上的鼓励与支持,引导患者和康复患者开展沟通,加强病友间支持,能增强患者对自身恢复的自信心。对患者开展心理疏导,和其主动交谈,并指导其积极寻求有效社会支持,有助于提升其社会支持利用度。建立起良好家庭支持系统,获取家属特别是配偶的理解及支持。对家属不科学认识进行纠正,嘱其体谅并理解患者,有效缓解患者内心压力。两组干预时间均为3 个月。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干预前和干预3 个月后的社会支持状况和生活质量。采用社会支持评估表(SSRS)[3~4]评估社会支持状况,内容包含社会支持利用度、主观社会支持与客观社会支持三个方面,分数和社会支持程度成正比;采用诺丁汉健康调查表(NHP)评估生活质量,内容包含躯体活动、社交活动、睡眠、情感、疼痛及精力共6 个维度,得分和生活质量成反比。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SSRS 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SSRS 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3 个月后,观察组SSRS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SSRS 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干预前后SSRS 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干预前后NHP 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NHP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 个月后,观察组NHP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NHP 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干预前后NHP 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社会支持除能对个体应激起到缓冲作用以外,还对个体良好情绪体验具有维护作用。良好社会支持能促进患者身体健康恢复,相反则会对其身心健康产生损害,影响其康复[5]。张芝翠[6]研究表明,子宫全切患者存在程度不一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会影响其和家人之间的交流,或造成家人反感,进而使得家庭关系不断恶化,最终会对患者的社会功能产生影响,不利于治疗的开展及患者康复。因此,需要积极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特别是配偶的作用,以缓解或者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恢复其身心健康。杨云闪[7]研究表明,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进行心理、情绪及认知等多方面干预能改善患者社会支持情况。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3 个月后,观察组SSRS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心理干预不仅能改善患者主观及客观社会支持,还能提升其社会支持利用度。

子宫切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有职业、文化程度、年龄、经济状态、社会支持、心理健康状态以及躯体健康状态等[8]。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受到明显影响,分析原因除和子宫本身生理功能缺失有关外,还和患者社会心理因素变化有关。因此,需要护士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全面评估后,积极采取科学合理的心理干预措施以提升其生活质量。张华[9]研究表明,行子宫切除的患者术后性功能障碍与心理因素之间有着密切关系,给予其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能提升其性生活质量。卫艳玲[10]研究提出,建立起良好家庭支持系统,特别是配偶精神及情感支持,能促进子宫切除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3 个月后观察组NHP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对患者开展心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能促进其全面康复。分析原因可能是心理干预和患者心理障碍与性方面认知及行为的改善,促进夫妻双方性方面和谐,增加患者的社会支持来源等关系密切。综上所述,予以子宫切除患者心理干预能改善其社会支持状态,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

猜你喜欢
子宫心理评分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子宫多了一坨肉——子宫纵隔
假如没有了子宫
我给爸爸评分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Castleman disease in the hepatic-gastric space: A case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