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质量管理角度推动可靠性工程实施刍议

2019-12-19 09:32卫翠玉李宁马腾白军杰
商品与质量 2019年5期
关键词:元件准则可靠性

卫翠玉 李宁 马腾 白军杰

1.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光谱成像技术重点实验室 陕西西安 710119

2.西安中科华芯测控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304

随着我们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质量监督的电子测量仪器已经逐渐过渡到了自主研发和自主创新的阶段。其次,我们国家的政策也鼓励性能可靠性产品的研发。所以,在研发产品的过程中,两端都应该顾及。前端的延伸是指可靠性设计的不断提高,后端的可靠性试验规范性不断提高。失效模式的数据库也要不断建立和完善,数据库的应用更能成为提高产品可靠性的重要环节。保障产品的符合性已经逐渐过渡到保障产品的性能。可靠性的定义是产品在相应条件下的功能和能力。也有相应的定量评判要求。可靠性可以科学的分析该产品在使用周期内的设计,分析和实验的工作。因为我国这方面的人才稀缺,人物有十分严峻,所以一个人同时执行多个任务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更多的人把重心放在了技术指标上面。现在,质量管理的重点应该是在设计可靠性和实验可靠性两端拓展。

1 制定可靠性设计准则,规范设计工作

设计一般都是人为操作,人为操作的不确定性比较大,因为人难免会犯一些错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还有思维方式,做事理念都不太一样,所以做出来的东西必然会有较大的差距。

经验多,技术好的工程师设计出来的东西就会很高端,但是经验不足的设计师出来的效果就会差一些。所以,需要一个平台打造规范化的标准,使设计出来的程序结果差异变小并且质量提高。所以,我们要建立一个府和发展需要和经济特征的开发平台,严格把关设计的质量,让铲平有更好的可靠性,人力资源也是企业一笔宝贵的财富。同样,在技术人员的脑袋里面也有很多经验知识的积累,如果流失了就很可惜,所以我们可以提供一个平台,让宝贵的财富传承下去,实践的经验也可以有助于培养新人,让新人少走一些弯路,设计更具有可靠性,把关质量的效率更高。

根据相关规定,可靠性的设计也要符合相关的准则。在审核评审的过程中,也要一条条对应准则的内容进行仔细的检查。同时,可靠性的准则并不是一层不变的,随着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变化,可靠性的准则也会与时俱进,不断的完善评价的体系。针对不一样的产品,设计准则也是不一样的。可靠性准则本身也有以下的要求:首先,有足够多的技术领域和专业方面,结构可靠性和软件可靠性都需要认真检验。在完成性能设计的同时,也要进行功能性的防护设计,比如防电流,兼容设计等等的安全考虑。也要考虑生产的成本和难易程度,环境温度湿度的变化范围。他们相互交叉,相互影响,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全面,性能的全面性和安全性都要考虑到,不能够只考虑产品的片面要求,而忽略了其他防霾的需要。也有许多已经编制完成的工作规范,微波炉等等发面已经有系统的质量要求和提高效率的设计规范,如果自己可能考虑的不周到的地方,一定要学会查阅一些文献规范,避免产品设计出来但是依然存在较大的安全问题和安全隐患。现在的产品设计和研发理念是通用、系列、模块化,越来越有整合归纳统一的趋势,世行上面的产品也有详细的方案设计报告对产品的可靠性进行约束规范,对于产品的深沉按成本,功能消耗,寿命长短以及应该具备的测试条件等等都做了规定和要求。产品的研发设计也变得越来越专业化,只有通过了多次的评估和审核,不断的改进可行性,详细方案的设计也需要不断完善。只有对每一个阶段的商品产品都用心设计检测评估,才能够让后面的产品有路可走,这种产业和商品才能够有不断改进和反战的空间,为下一个阶段的进步做好铺垫,打好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需要创立相关的研究课题组,探究攻关技术的瓶颈,做好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为将来提早做好准备。以小组的方式,可以实现良好的团队协作,优势互补,加快成长,培养不同领域的人才[1]。

2 建立优选库,解决种类多,数量少的采购难题

众所周知,对于一个产品来说,零件和元件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许多产品的元件质量不过关,就算你之前检测的安全指标都正常,在使用的时候难免会产生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采购这些部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产品的成本和质量。所以,怎么样选择质量过关的零部件,怎么样控制零件的价格,寻找适合合作的厂家,怎么样控制质量的波动范围,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部分。因为我们国家的国情不一样,国外有专项的技术检测。已经有规模化的专业人才进行选购,但我们国家目前缺少这样的厂家和人才。缺乏合理的管理系统和监督系统,而且零部件的种类非常多,让人眼花缭乱,光是要找到合适的零部件就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何况还要保证零部件的生产过程还有质量。这样也让生产所需要的库房管理还有大数据的应用不断普及,制造方面反而难以追究质量和责任。这不仅仅增加了成本,也增加了安全方面的隐患。再加上国内本来就缺少相关经验和相关专业的人才,采购的量非常多,但是合适的型号少,很难摆脱供不应求的困扰。供货的速度也会下降,质量就更加难以控制。元件的选择上面也有规范和基础,要做到优选本身就很不容易,这也是许多企业和公司都在做的一个项目开发,在研发部门和采购部门的人才中精挑细选,专门对一些元件进行选择和采购。同时和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对接,全面地对一款元件进行评估和审核。审核的方面主要是在可靠性,成本,还有质量寿命,然后就可以列出选购的清单。虽然在一些企业中才刚开始推行这样的方式,但是效果非常惊喜。根据一项调查,使用这项方法能够大大减少选择的范围,可以更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自己的零部件。虽然这项工作和任务才刚刚开始,有许多完善的空间和余地,但是布恩后否定它带给企业还有个人的积极意义,如果今后继续推行和普及这项工作方法,建立起专门的应用数据库,可以形成自己产业行业的优选厂家清单。

3 结语

在质量和可靠性不断提高的今天,要想设计出一个好的商品,必须全面的考察检测,选择合适,质量较好的元件。同时,不断的进行人才储备,为今后产业和商品的发展有更大的提升空间努力。

猜你喜欢
元件准则可靠性
基于AK-IS法的航空齿轮泵滑动轴承可靠性分析
某重卡线束磨损失效分析与可靠性提升
IAASB针对较不复杂实体审计新准则文本公开征求意见
讨论如何提高建筑电气设计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GO-FLOW法在飞机EHA可靠性分析中的应用
如何读懂色环电阻
反渗透膜元件失效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学学准则
宝马i3高电压元件介绍(上)
新审计准则背景下审计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