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食品中塑化剂的安全分析及应对措施

2019-12-19 16:29武笑颖王苹苹刘忠强康兆广
商品与质量 2019年7期
关键词:丁酯酯类邻苯二甲酸

武笑颖 王苹苹 刘忠强 康兆广

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 山东济南 250102

飞速发展的科技及工业给人们带来了无数的便利,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而在食品领域,工业化的发展在提高食品生产能力的同时,也将一些工业附带物带进了食品中,例如塑化剂。在工业生产中塑化剂,常被作为增塑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化妆品、塑料制品中。但是食品中的塑化剂进入人体会危害人体健康,本文从食品的角度对塑化剂的安全分析及应对措施进行论述。

1 塑化剂概述

塑化剂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助剂,其产品种类多达百种,大致可分为十大类:邻苯二甲酸酯类、脂肪族二元酸酯类、磷酸酯类、多元醇酯类、苯多酸酯类、环氧类、含氯类、柠檬酸酯类、聚酯类和反应性增塑剂。其中使用最普遍的是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

在中国,邻苯二甲酸酯类的使用占塑化剂使用总量的85%左右。邻苯二甲酸酯类中最常见的是DEHP,即邻苯二甲酸二( 2-乙基)己酯,它是邻苯二甲酸衍生物。邻苯二甲酸酯类是环境激素类物质中的一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毒性,它的毒性能达到三聚氰胺的20倍,它能增加塑料的可塑性,并且能改变加工树脂的流动性,增强制品的柔韧性。

塑化剂的作用原理是将小分子塑化剂插入到高分子聚合物的分子链之间,通过阻挡、屏蔽、润滑、增加距离等方式削弱聚合物分子链间的作用力,导致塑料等聚合物的移动性增加、结晶度降低,从而使其塑性增加。

塑化剂的性能使其在塑料制品、食品包装等领域应用广泛,但是在食品生产中塑化剂是被禁止添加的。从分子水平来看,塑料包装制品内部PAEs 与聚烯烃分子之间由氢键连接,这种共价键结合并非十分紧密,其化学性质相对独立,之间存有空隙,邻苯二甲酸酯类具有迁移效应,可由塑料中迁移出来,造成对土壤、水、特别是食品的污染[1]。

2 塑化剂的危害

邻苯二甲酸酯类溶于脂肪和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进入人体后,就会积聚在人体内而不易排出。长期接触塑化剂会使男子的精子数量及活性降低,危害男性生殖健康。塑化剂会影响女子孕前胎盘基因表达及破坏内分泌,致使胎儿畸形、性别错乱等,严重时还会导致流产。塑化剂还会增加人类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长期接触还会增加患肝癌的可能性,最严重的是,塑化剂会影响人类基因,通过基因将毒性传递给下一代,造成基因病理毒害。

3 塑化剂相关事件

近年来,塑化剂相关事件层出不穷,塑化剂的污染及危害愈来引起人们的关注。

2011年曝光的台湾塑化剂事件引起了全世界的重视,当年,台湾出现在食品添加物起云剂中加入有害健康的塑化剂(DEHP),多家知名企业生产的产品遭到污染。这次的塑化剂事件影响深重,被称为台湾版的“三聚氰胺事件”。问题产品涉及各种饮料、水果糖浆,甚至儿童钙片、乳酸菌片也牵涉其中。2011年6月21日台湾《联合报》报道,台湾军用野战口粮及加热餐盒也被检验出塑化剂,涉及70万份野战口粮。

塑化剂加入白酒之中,能够使白酒粘性增强,留香更久,“提升”了白酒的档次和品质。2012年11月19日我国高端酒酒鬼酒被曝出塑化剂(DBP,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超标2.6倍,此次塑化剂事件不仅对该企业影响巨大,对白酒行业也影响深远。由于塑化剂的迁移性质,在白酒生产运输过程中,白酒在塑料管道停留的时间长短、经过的塑料接酒桶、塑料输酒管、成品酒的塑料内盖等都会对塑化剂的含量产生影响,此外,酒类在生产过程中会添加一些香料,有些香料中也会含有塑化剂[2]。

离我们比较近的塑化剂事件是2018年11月7日,西凤国典凤香50年年份酒2012[珍藏版]被揭露出邻苯二甲酸异丁酯(DIBP)、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两项塑化剂的含量均接近其限量的三倍。对此结果西凤酒公司表示,自2012年末酒鬼酒塑化剂事件后,西凤酒公司就优化了塑料传输设备替换为不锈钢产品,此次检出塑化剂的西凤酒为2012年5月生产。时隔6年,当年生产的白酒才被发现塑化剂超标,因此市场上流通的白酒在经过工艺升级后不排除还有隐忧存在。

塑化剂的迁移性质使其可以从食品包装或者接触过程中进行迁移,在食品生产、运输过程中可能会有微量的塑化剂从包装材料、接触材料中迁移到食品中。此过程不仅仅发生在白酒中,也会发生在食用油、饮料、方便面、酵素等相关食品中,消费者应当对其引起足够重视。

4 结语

卫生部办公厅在卫办监督函[2011]551号文中规定了在食品、食品添加剂中的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即DEHP、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即DB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即DINP的限量,但并没有给出其他常用的15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的限量。

现行的对邻苯二甲酸酯类的检验依据为GB 5009.271-2016,主要通过SPE小柱净化,然后经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分析。该方法虽准确度比较好,但在实际大量的检测过程中仍存在操作繁琐的缺点,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

为了改善塑化剂在食品中的现状,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措施:(1)、为消除消费者对于塑化剂的恐慌,政府各部门应完善和加强监管制度,规范企业行为。(2)、食品监管部门,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方面的相关法规,使食品生产企业在食品生产过程中有法可依,保证流入市场的食品质量安全,从而保障人们的健康安全 。(3)、消费者本身要改变消费习惯,尽量避免选用塑料材质的食品容器,最好减少使用保鲜膜、塑料袋等塑料制品盛放食物,特别是盛放白酒、热的及含油的食物,以此来使食品市场远离塑化剂的危害。

猜你喜欢
丁酯酯类邻苯二甲酸
不同条件下水性胶黏剂中丙烯酸正丁酯的迁移量研究
QuEChERS-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植物油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
食品接触用纸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风险管控
16种邻苯二甲酸酯在不同极性溶剂中的提取率与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关系
更正
上海青对土壤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富集及毒性响应特征
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延缓硝酸酯类耐药性的三项对策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析白酒中的甲醇和酯类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6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