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思花头瑶仪式舞蹈形态特征与内在审美探究

2019-12-19 02:10韦金玲蒋李卉
歌海 2019年5期

韦金玲 蒋李卉

[摘    要]“度戒”仪式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边境花头瑶最重大的仪式活动。在族人心中,每个花头瑶的男子一生中必须举办一次“度戒”,才能得到族人和祖先的认可。仪式过程最少持续三天两夜,是花头瑶民族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花头瑶传统祭祀舞蹈文化的重要依托仪式。

[关键词]花头瑶;“度戒”;仪式舞蹈

一、“度戒”简介

“度戒”是瑶族男子一生中必须要经历的一种宗教仪式,在他们看来,一个人只有度了戒,才会有兵马护身,才能施法驱灾,死后才能升天。①这是一种具有典型性的过渡礼仪。②在瑶族人心中,通过“度戒”仪式获得法名,才能得到族人的认可,才被承认正式成年,得到祖宗的庇佑与认可,死后得以上升天堂。瑶族“度戒”是瑶族宗教的重要组成内容。关于“度戒”的性质,学术界多认为其既是成年礼又是入道仪式③,不同瑶族地区“度戒”仪式有所不同,但必须按照严格的顺序来进行。

上思花头瑶“度戒”仪式分为度道和度师,“师”和“道”共处同一空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分,是瑶族多神崇拜的直接体现。“度戒”所需场地为室内和室外两个场地,室内场地安排在主家神台前挂幡做法,左师右道,按照严格的顺序依次进行。室外的场地一般选择在主家附近平坦空旷的土地,主要用于搭建应天台、超度祖先、焚烧幡等。在“度戒”仪式过程中,“道”和“师”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两者在同一空间同时进行,另一种则是各自轮流进行。前一种形式主要出现在整个仪式的开头和结束,后一种形式主要集中在仪式第二天。

二、上思花头瑶概况

(一)地理环境

上思县汪乐村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上思县南屏瑶乡,地处十万大山腹地,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终年气温暖和。共有6个自然屯,共计人口1306人,95%以上为瑶族同胞。汪乐村村中有小学学校,位于汪乐村村口,马路旁边。

(二)人文历史

汪乐村隶属上思县南屏瑶族乡,村庄人口主要以花头瑶为主。花头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因妇女头戴花巾而得名,语言隶属瑶语支金门土语。花头瑶服饰以女性最为特色,主要以草染土布制作而成,长衣、阔腿短裤,着装后会将前、后衣襟反别在腰带间,露出黑色短裤。花头瑶女性在逢年过节、喜庆宴会等活动上都会穿上传统服饰,有部分老人在平时也会穿着传统服饰。男性只有在节庆活动中着正装,佩戴花头瑶头饰、方巾、腰带等饰品。“度戒”仪式中舞蹈以双手胸口抱拳为主,每每起舞前必先敬祖请示神灵,这也无不彰显着汪乐村以礼待人、团结互助的民族精神。

(三)宗教信仰

宗教活动在瑶族社会中地位十分重要,也是族群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由于受汉文化的影响,汪乐村的宗教活动与道教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宗教活动与政治、经济、生产劳动力、人际交往密切相关,借以宗教活动,汪乐村花头瑶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尤其是以身体为本体的传统舞蹈,依托于传统宗教活动传承,人们通过宗教仪式的举行,潜移默化地将传统舞蹈文化传播至今。

花头瑶属瑶族支系,汪乐村花头瑶以多神崇拜、祖先崇拜、万物有灵为主,主要仪式活动有春节“捉卦”、婚礼、“度戒”、丧葬等活动,其中规模最隆重、持续时间最长的应属“度戒”仪式,而仪式中的舞蹈也相对较丰富,承载着民族的文化记忆。

三、 “度戒”仪式过程

“度戒”是瑶族男子重要的仪式,一般瑶族男子会在八至十八岁时举行“度戒”仪式。“度戒”前,主家必须提前根据“度戒”者的生辰八字算出合适的吉日,且日期不能与“度戒”者相克,如若家里有老人过世,恰逢丧葬仪式,这样的日子被认为是“度戒”的最佳吉日。除此之外,主家还要根据受戒者的生辰八字提前找好师父,这个师父是受戒者仪式、阴间的师父,师父在“度戒”过程中帮助受戒者“重生再造”,使自己阴间的兵马能够保护受戒者,并能引领受戒者百年之后的归西之路。

上思花头瑶的“度戒”仪式过程大致可分为两大模块:一部分是对祖先、神灵的供奉、超度、祈愿求福,另一部分则是对受戒者的成人禮。仪式过程持续三天两夜,在整个仪式过程中,受戒者不能沾荤腥,不能违背瑶族伦理道德,不能抬头望天,不能随意到处跑动,即使在受戒过程中去室外仪式场地,也必须撑伞等。受戒者在仪式过程中一般在单独的房间里“闭关修炼”,除了需要受戒者跳仪式舞或者进行特定仪式时,受戒者才能由师父带领来到仪式场地。

四、仪式中舞蹈分析

“度戒”仪式持续三天两夜,在仪式过程中肢体语言丰富,仪式参与者在敬神时产生的肢体动作以及仪式中的舞蹈都深深地烙印着花头瑶人民的生活印记,人们通过这种集体的活动集中在一起,潜移默化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洗礼,从“度戒”仪式的肢体语言中既展现出人们日常劳作的生活影子,也展现出瑶族人们内在的精神情操。

仪式舞蹈动作分析一:

参与者:师;

舞蹈人数:2;

道具:双手持合同文书、师袍等仪式所需用品;

伴奏:祥鼓1个、唱经文1个;

调度:直线、圆、“8”字圆等;

意义:请示神灵、娱神、祈福消灾、教育弟子等;

动作:表演者站在师的神台前,面对神台,双手持合同并脚而站。面对神台行礼屈膝后,双手握文书于身前,是双脚向后跳退三下,如此重复三次行礼,三次后退回位。然后面对神台行礼鞠躬,屈膝蹲一次,转身180°面对门口行礼鞠躬,屈膝蹲一次,转身270°面对左边行礼鞠躬,屈膝蹲一次,转身180°面对右边行礼鞠躬,屈膝蹲一次,最后转身90°,面对神台行礼鞠躬,屈膝蹲一次后,行礼方算结束,开始起舞。

动作一:

一个八拍。双手持经文,原地双起单落,重心落在右脚上,重复8次,即一个八拍。前四拍每次陆地转换90°,原地完成一圈,后四排在原地左后单腿跳动倒换重心。

3. 思想道德意识

瑶族“度戒”内容都是关于思想道德、社会礼仪的教化,这些戒律通过隆重的“度戒”仪式向弟子训诫以后做人做事的标准,并签订阴阳文牒,祈求各位祖先神灵保佑的同时,也监督受戒者这一生的行为规范,从花头瑶内心的信仰来约束人们的思想道德、规范人们的生活态度。

4. 传承保护意识

瑶族是一个迁徙不断的民族,瑶族人民患难与共、勇于进取,用自己的智慧与勤劳创造着幸福生活。无论历史如何起起伏伏,瑶族人民经历何种压迫打击,他们都能在重重困难中勇往直前,越激越勇,他们将历史的足迹记在经文上,将族人的经验刻在骨子里,在“度戒”仪式中,通过言传身教,将这些宝贵的财富代代相传,时刻警醒受戒者做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瑶族人。在“度戒”仪式中,“师”和“道”举行各种仪式环节,对受戒者进行“考文”“考舞”,带领受戒者跳弟子舞、上刀山、下火海、翻应云台等。虽然在现有仪式中,不会真的让人们在火海、刀山上前行,也不会真的让受戒者考试,而这些象征性的过程,都是瑶族人民祖祖辈辈的精神精华,通过代代相传而来。无论历史长河流动多久、无论迁徙至何处,花头瑶的人们从来不会忘记自己骨血中与生俱来的民族气息,在花头瑶男人一生必须经历的“度戒”仪式中,师父、长者们通过宗教仪式,将花头瑶人民的精神传承给受戒者,引导受戒者积极进取、勇于前进,培养受戒者养成不畏艰难的大无畏民族精神。

(二)仪式中的肢体语言

在三天两夜的仪式过程中,师父们会告诉受戒者在仪式中的相关禁忌,比如受戒者被告知在仪式过程中始终保持低头的狀态,不可抬头。据师父们说,这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规矩,在我们现今看来,这一肢体语言透露着受戒者对神灵、祖先、仪式的谦卑状态,虚心接受仪式内容,虔诚地接受师父的训诫。在潜移默化中,智慧的瑶族人民将礼仪传统放置于人们的宗教意识之中,从人们开始接触宗教仪式的那一刻起,便已经开始得到思想意识与肢体实践上对于礼仪规范知识的熏陶。

六、结语

花头瑶的“度戒”仪式是由受戒者主家自发组织的仪式活动,整个仪式具有明显的目的性、神圣性以及民族归属性。在仪式过程中,同一族群的人们集中在一起,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增强族群意识。仪式舞蹈作为仪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沉淀着千百年来花头瑶人民的生活、审美、道德、信仰,这些民族文化成为人们身体的记忆,作为花头瑶神圣仪式中的舞蹈,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在时代的变迁下,花头瑶人民从未因外界原因而停止过对“度戒”仪式的信仰,仪式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

参考文献:

[1] 陈锦均. “度戒”:对公母山瑶族一项宗教仪式的民族志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4.

[2] 陈锦均.瑶族“度戒”仪式研究评述[J].文山学院学报,2013(5).

[3] 胡小柳.瑶族“度戒”仪式中的“重生”寓意——以牛津大学图书馆藏瑶族道经为例[J].云南社会科学,2013(5).

[4] 刘洪权.试论瑶族“度戒”习俗对家庭伦理道德的传承作用[J].民族音乐,2016(6).

[5] 刘建.舞蹈动作原生意义的探索[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