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即诗心

2019-12-19 02:27高静
出版人 2019年11期
关键词:童诗童心成人

高静

儿童是一个离生命的源头最近、与世界联系最紧密的小群体。他们处在一个人一生中想象力和感受力最丰富、最敏感的时期。舂去秋来,花开花落,他们能听得到这世间最自然的声音,能感知到这世间最微妙的情感。他们是天生的诗人,他们用诗意的视角去观摩世界,用诗化的语言去描述世界。因此,简洁、灵动的文学体裁——诗最契合儿童的天性。优秀的儿童诗可以使读者通过它们,与儿童进行心灵的对话;可以让他们回到童年,与童年的自己相遇,重新去感受曾经拥有的精神大世界。

说到此,我不得不提及李姗姗,最近读她的诗,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李姗姗的新作《月亮小时候是个女孩》与旧作《太阳小时候是个男孩》构成了李姗姗童诗的“双子星”。

李姗姗的诗清浅、可爱、天真,她没有在诗中故作深沉,以成人的视角去给儿童讲述所谓人生的大道理,没有卖弄成人高深的诗学境界,更没有站在成人的视角刻意去模仿儿童,而是始终坚持尊重儿童,以儿童的视角展现儿童的童真童趣为创作追求,为读者展现了一个个真实的儿童形象,还原一个真实、亲切、自然的童年世界。这使她的诗老少咸宜,儿童在诗中看到了有趣,产生了共鸣;成人则以一首首小诗为通道,打破时空的界线,穿越回到过去的童年,再一次体验童年的美好。一棵棵站着的树是在伸懒腰,大海始终在动是因为海里总有一种鱼虾在动,爷爷小时候什么都没有,他到底是怎么长大的呢……这样一首首清浅、可爱的小诗,儿童读了觉得亲切,成人读了为之动容。多么纯真、美好的童心呀!

真正地走进儿童、表现儿童,使得李姗姗的诗中,“儿童”被还给了儿童,展现出了儿童本色的特点。如今,我们已经逐渐意识到儿童具有独特的生命价值,他们有着自己对于世界独特的价值判断。皮亚杰在《发生认识论》中将儿童的思维概括称为“自我为中心”的思维。“自我为中心”的思维使得儿童看待一切的角度都是从自己的感觉出发的。他们的思维是以自己的感觉为准绳的,往往不受外界的支配与规约。这样的“自我为中心”的思维使得儿童拥有着独特的价值判断,独处于一个充满自我价值意识判断的独立王国。有时候他们的认知可能与成人的是相反的。

《爸爸给我梳辫子》中妈妈的手法很熟练,爸爸则是笨手笨脚的,自然妈妈梳的肯定要比爸爸梳的好看,也许成人看来,孩子肯定是喜欢妈妈梳的辫子,实际并非如此,孩子给出了她真实的想法——爸爸虽然笨手笨脚,可是让“我”觉得很舒服。成人对待周遭的事物,更多关注的是该事物与周遭环境的联系,以及该事物给自身所带来的利弊,而儿童对事物的关注往往是剥离了这层联系,而只是对事物的本体进行观察,他们更容易见到事物的本相,发现事物的奥秘,给出令人惊喜的、充满诗意的答案。有光的时候就有影子,那沒有光的时候呢?不就是一片黑暗吗?不,都是影子!

李姗姗每一首童诗的主角都有一颗自然、自在、真实的童心,这是李姗姗的童诗的诗心所在。因为有这样一颗童心。他们更容易发现一些被成人忽视的生活的美与哲学。有谁会想过叶子的两面是哪两面?冰箱和冰柜是不是取错了名字?我和爷爷到底谁大?各种你想过的,或者你不曾想过的问题,在李姗姗的童诗中,你会得到完全想象不到的答案。有的答案让你忍俊不禁,有的答案让你忍不住开始思考,有的答案甚至让你不得不感叹儿童那剥离事物表象看本质的智慧。孩子看待世界的双重目光使现实与非现实、理性与情感、时间与空间都浑然一体地凝缩于自己的身心之中。

华兹华斯曾经说过:“儿童是成人之父。”他们让每一个成人忆起自己童年的快乐,教会成人再次用好奇的眼光探索世界,教会成人要有一颗纯洁善良的心等等。每一个儿童都是一首纯洁的诗,只有保持童心的诗人才能写出真正受儿童喜爱的诗。

猜你喜欢
童诗童心成人
又甜又脆的童诗
童心向党
童心向党 快乐成长
童诗对对碰
童心加油,战“疫”必胜
成人不自在
Un rite de passage
成人正畸治疗新进展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