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缺陷、成因及对策

2019-12-20 17:11方海燕中国人民大学
新商务周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民营企业财务财务管理

文/方海燕,中国人民大学

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撑下,最近几年中,我国民营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其在提升国民经济水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企业在运行期间也暴露多种问题,其中财务管理是核心问题。大部分企业均有效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工作,但是在进入到资本化、规模化生产经营时,在财务管理方面暴露出很多缺陷,财务管理直接影响民营企业资金周转效率与质量,故此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具有很大现实意义,本文对相关对策与方法做出探究。

1 民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分析

1.1 资本运营缺乏合理性

民营企业在发展期间,通常将资本运营视为高智力性活动的产物或高风险结果,而未将其纳入至非产品生产经营结果的范畴中。以上观点体现出明显的片面性,决定高智力活动成功与否的直接因素是人们的创造意识、思想理念与发展模式等,在高智力动脑规划与投资理财活动的催促下,资本运营期间获得更高收益。但是若在企业财务管理中仅做出以上理解而未能重视企业的营销现状,就会造成企业在拓展规模期间缺乏稳固基础。从某种层面上分析,尽管资本运营与生产经营之间存在相互对立的关系,且能够和生产经营分层运行,但是资本运营其是以产品的生产、营销为基础,对以上环节的运行发挥服务作用。

1.2 预算管理体制缺乏合理性

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性是企业财务管理中较为普遍的问题,其直接造成财务支出预算在企业财务管理中不能受到应有的重视,在这样的情景下预算在企业中的推行难度相应增加。此外,针对民营企业的预算工作而言,其运转模式缺乏强大的管束力,以致企业预算与决算悬殊性连续延展,这也是造成民营企业年终决算中超支问题严重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1.3 监督管理体制不完善

纵观国内多数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发现财务监督管理对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表现出高度的依赖性。一般而言,企业要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就需在实践中连续完善内部审计体制。但大部分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尽管如期开展,多践行的是形式化路线。虽然企业在运行期间建设了相应的内部审计部门与职位,但基本上是应付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未能获得企业管理层的重视,从事内部审计的工作人员基本是从其他部门调剂过来的,未考取会计资格证书,长此以往将会严重影响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质量与效率。

2 原因分析

2.1 管理水平较低

我国大部分民营企业普遍将财务管理视为信息暴露的途径,或是信息资源记录的一种快捷形式,并没有真正注重财务管理的应用工作。抱着这种心态参与财务工作,易忽略企业运行实况,造成会计信息难以全面记录,缺乏现实价值,最终导致企业决策者做出错误的决断,扰乱企业业务有序发展进程。

2.2 财务管理的观念滞后

目前,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已经实现了企业化的专制工作,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已进入经营角色的队伍。民营企业的人员没有意识到本企业在市场中所处的忧患地位;在进行预算和结算工作时候仍然使用传统的财务管理方法,对市场上存有的竞争因素选择性的忽视。除此之外,民营企业的领导对财务的收入以及成本与利润之间缺乏考察工作。由此可见,落后的财务管理观念与管理模式均限制了我国民营企业发展脚步的关键因素。

2.3 政府机关监督不利

这是诱发信息造假现象出现的“罪魁祸首”。目前,我国法律法规针对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监督工作,尚未做出明确的规定与指示。政府机关除了税务部门对民营企业进行税收征管工作之外,财政、审计、工商、统计等部门未能实现对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运行情况的有效监督。政府监督行为的“缺席”与政府相关部门间信息共享效率偏低,以致民营企业在发展中为谋取更大经济效益,而屡次出现财务会计信息造假的现象。

3 提升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效率的对策

3.1 建设财务管理机制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内涵相信每一位企业管理者知晓,任何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均需有一个科学性的管理机制发挥支撑作用,进而去维护业务运行的规范性与有效性。国内多数民营企业财务管理进程中一些问题长期未能解除,管理机制不完善且未能发挥支撑作用是主要原因,以致管理工作中运行期间出现各种问题与风险。故此,民营企业在后续发展阶段若想在财务会计管理方面有所突破,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应认识到财务会计管理工作运行意义,积极建设成本管理理念。针对民营企业发展中每年的支出金额在经济体系中所占比率偏高及财政赤字等现象,加强管理。财务管理不仅依靠年终结算这一环节,需定期清算财务会计信息,以上工作在运行期间会增加财务人员的日常工作量,也促使信息疏漏等财务问题发生率同步增加。建议民营企业在后续运行中应用随时记录、按月总结的形式,进而及时发现与处理各种财务问题。另外,也要保证财务人员工作范畴与权职的明确性,建设分块管理模式,针对企业运营期间一些大型业务的财务支出,应建设专职部门监管,严格监督企业资金的流动方向,若发现弊端就立即上报,以减少财务资金安全隐患发生的风险。

3.2 加强资本运营管理

建设健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可通过掌握财务信息,整体、系统、连贯的了解民营企业资本经营状况、获利能力、债务承担能力等,建设账目与业务实况相匹配的财务系统,优化数据库,进而更能真实的呈现出企业在发展期间资产变动情况,以降低信用缺失等不良情况发生的风险。另外,也要积极应用财务内在机制,对企业货物库存量严格管理,以将资金闲置量降至最低水平,减少资金损失,提升资金在周转过程的收益额度,全面提升资金的利润率,确保资本运营在空间上并列存在,在时间分布上无矛盾与冲突,进行螺旋式的良性循环。

3.3 建设信息反馈体系

在计算机时代中,信息技术在民营企业财务监督工作中的有效应用,有利于优化该项工作运行质量。民营企业可在互联网平台的支撑下,梳理产品生产期间的各类信息,为提升不同部门信息共享率创造良好条件。在信息技术的协助下,财务监督部门也能快速了解企业资金运行状况,预测其盈利与亏损情况,探析财务监督工作的要点,及时发现财务管理期间存在的疏漏,及时有效弥补,进而保证民营企业资金健康、持久运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民营企业为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目标,应不断提升自体资产管理的能力、会计集中式核算能力,若企业以上两项能力较强,就有益于强化企业财务人员分工明确性与科学性,当然资产管理与会计集核算管理工作效率也会相应提升,两者在运行模式上也体现出同步性特征。针对小微民营企业,其具有建设规模相对较小、人力资源不充沛等特征,建议其可以将部分财务管理工作移交至会计核算中心,进而保证资产管理与会计集中式核算工作运行的协调性。

财务部门主管业务应强化和专职财务监督部门的密切性,借助预算规划、项目资金审核及资金拨款等过程,实现对企业资金的全面监管,针对被占用与被挪用财务资金行为,对其合理性与合法性进行评估、监管,以进一步提升企业资金的有效使用率,若发现存在违规行为,财务监督部门需联合财务主管部门,立刻暂停拨款,对其严惩不贷。

3.4 建设民营企业信用观念,拓展经营融资渠径

诚实守信是有效获得融资服务的必须条件之一。民营企业在发展进程中,应凭借自体的整体水平与营销实力获得银行机构、投资者的信任。而以上目标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民营企业经营管理者积极学习金融、法规相关知识,给予债权人债权足够的尊重,定期向债权银行提交本企业的资信级别,同时也要主动站在投资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尽量降低经营风险发生的概率,以真诚理念与态度对待投资者,确保其对企业发展现状有充分的知情权,结合企业的综合效益给予投资者相对的回报。

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其在我国广袤的市场环境中尚未有坚固的根基,融资、租赁举措的应用,是协助企业实现设备设施更是的有效途径。融资、租赁的优势在如下几方面有所体现:①约束条件相对较少,能在短时间内形成有效的生产力,进而协助企业在技术与设备上维持先进性,不断提升产品的竞争实力。②融资过程产生的风险相对较小。民营企业在运行期间,若出现资金周转不畅、效益较差、没有能力交付租金时,一旦设备达到租赁期限,出租人就会将其收回。和债务融资背景下的破产清算相比较,融资过程所带来的财务风险更小。③维持民营企业财务的合理性、安全性。融资、租赁行为能有效规避流动资金一次性占用的现象,进而有效维护民营企业资金流动的顺畅度,其和股权融资相比较,融资、租赁对股权稀释的概率明显降低。

4 结束语

加强对民营企业风险的管理,是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重要举措之一。文章主要对几种常见对策做出探究,分别是建设财务管理机制、加强资本运营管理、建设信息反馈体系以及建设民营企业信用观念,拓展经营融资渠径等。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在实践中,应不断学习财务管理新理念、新知识与新技术,以促进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效率更上一层楼。

猜你喜欢
民营企业财务财务管理
财务重述、董事长更换与审计师变更
高级会计人才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浅析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如何应用管理会计
国企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构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法治保障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