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基台恢复上前牙牙龈形态病例报告一例

2019-12-20 02:40伍超廖健程余婷石前会李芳周倩黄晓林
贵州医药 2019年11期
关键词:基台全瓷切牙

伍超 廖健 程余婷 石前会 李芳 周倩 黄晓林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修复科,贵州 贵阳 550004)

前牙缺损是口腔中较为常见的疾病,由于前牙位置的特殊性,前牙的缺失不仅会导致咀嚼功能受到影响,还会对患者的美观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上前牙缺失后患者的修复愿望是较为强烈的;而种植修复作为一种修复缺失牙的方式,其具有不损伤邻牙、舒适美观、咀嚼效率高的优点,已经成为一种修复缺失牙的理想方式。同时,在修复的过程中,除了关注牙齿本身的修复之外,牙齿周围组织如牙龈等软组织的红色美学修复也是需要注意的,逼真自然的牙齿和良好美观牙龈形态才能带给患者满意的修复效果。现将1例上颌切牙缺失后种植修复缺失牙并通过个性化基台恢复牙龈形态的病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患者陈某杭,男,19岁,一年前因外伤撞击致上颌前牙缺失于2018年2月9日就诊于我科。患者一年前受外伤致11、21牙缺失,遂就诊于我科。口腔检查:患者神清合作,面型对称,开口度开口型可,颞下颌关节无弹响异常,口腔卫生尚可,牙龈色泽稍红肿,无流血溢脓。11、21处牙缺失,牙龈欠丰满;CBCT示患者11,21牙槽骨唇舌侧宽度不足,11、21周围骨密度尚可,骨高度较低。

1.2术前诊断 上颌牙列缺损(双侧中切牙缺失)

1.3治疗计划 (1)利用引导骨再生技术(GBR),使用Bio-oss®和Bio-Gide?于缺牙处植骨;(2)成骨稳定后行二期手术,于上颌左侧中切牙和右侧中切牙分别植入Astra 3.5×11 mm种植体;(3)种植体骨结合稳定时,通过树脂的个性化堆砌对牙龈产生良好的塑形作用;(4)手术后九个月,二氧化锆全瓷冠行最终修复.

1.4治疗方法 术前常规体检,排除手术禁忌症后,常规消毒术区,于患者11、21处行GBR,待四个月后成骨稳定,于11、21处植入相应直径植体,植体植入后三个月,利用树脂堆砌于基台之上,使基台形态更加适合患者的牙龈轮廓,达到良好的牙龈塑形效果,牙龈塑形稳定后制取硅橡胶印模 ,两周后金属基台、全瓷冠修复(图1~图17)。

注:此时可见患者唇侧丰满度欠佳 注:翻瓣后,可见患者11、21处唇侧骨板已发生吸收,出现凹陷

图1患者术前照片图2GBR手术过程

注:二氧化锆全瓷冠与金属基台 注:最终修复体戴入口内

图3种植体稳定图4全瓷冠修复

2 结 果

种植修复后,邻牙未受损伤,且通过个性化基台恢复软组织形态后,龈乳头充满邻间隙,无美学区“黑三角”存在[1],修复体与周围软组织形态协调、色泽自然,患者对修复结果满意,建议患者定期复查。

3 讨 论

自从Branemark等进行的第一例牙种植术后[2],种植修复由于其不损伤邻牙、舒适美观、咀嚼效率高,耐用的优点,在修复缺失牙的方法中越来越主流,发展至今,种植修复已是一种成熟优秀的修复方法,能够良好的恢复患者的咀嚼功能与美学效果[3];针对本病例,由于患者在种植前已拔除患牙且需种植区域是前牙美学区,该区域由于唇侧骨板菲薄,在牙缺失或拔除后,该区域牙槽骨宽度会迅速吸收,在1年内可吸收达50%以上[4],因此,在该区域种植存在大量的风险,包括软硬组织吸收、美学效果不佳等[5],需要通过其他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常用的方法包括GBR[6]、牙龈塑形[7]、盾构术[8]等,在前牙的美学区,红色美学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9],因此,在该区域最终的修复效果取决于多种因素[10]。目前,很多种植系统配套的成品基台已无法满足临床需要,个性化基台的使用越来越普遍[11],通过个性化基台对牙龈的塑形,能够使牙龈恢复到较为满意的形态[12]。本患者前期先行GBR,在成骨之后拥有满意的骨量时再行种植体植入,后期通过个性化基台,对牙龈进行了良好的塑形,在恢复咀嚼功能的同时,也恢复了自然美观的软组织形态。

综上,在前牙美学区种植修复中,需要考虑多种因素来避免风险的发生,同时也要结合患者自身的条件,选择最合适的种植修复方案,最终达到患者、医生双方都满意的修复效果。

猜你喜欢
基台全瓷切牙
基台与螺钉对基台—种植体界面连接稳定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不同修复基台经循环加载后的扭矩丧失和基台沉降
骨性Ⅰ类女性下切牙先天缺失者颏部形态的三维研究
成年骨性Ⅱ类错患者上颌中切牙牙根与切牙管的位置关系研究
45例种植体基台螺丝失能情况回顾分析*
紫地榆不同提取物对脱矿牛切牙再矿化的影响
种植修复基台的选择
微种植体与J钩内收上前牙后的切牙位置变化比较
全瓷贴面修复前牙切缘切角缺损的治疗效果
应用椅旁即刻全瓷修复牙体大面积缺损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