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师大的观点论武汉民间文献

2019-12-20 08:47易吉林
卷宗 2019年33期
关键词:武汉

易吉林

摘 要:本文重点阐述华中师范大学对民间文献收集整理与研究现状,同时探讨湖北武汉地区民间文献的收集整理及特点。

关键词:师大;武汉;民间文献

民间文献是人类社会优秀的物质文化遗产,是地方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文献的概念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界定,但普遍认为民间文献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民间文献,是指保存在民间的承载着历史文化信息的所有文献,其中既有产生于民间的文献,又有散失在民间的官方文献。狭义上的民间文献,则专指直接产生并保存在民间的文献。诞生于民间、流通于民间的契约文书、碑刻拓片、账簿、族谱、信函书扎、笔记日记、乡规民约、乡土史志、地方戏文唱本等主要反映底层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和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人际交往、家庭关系、个人境遇等内容,是史学研究的宝贵素材。

1 华中师范大学民间文献的收集、整理与开发利用现状

笔者所在的华中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师大”)前身文华大学,是20世纪中国教会大学的典型代表。老校址县华林是武汉文化标地,不少与文华大学、华中大学、县华林相关的文献如照片、信笺、日记在武汉民间收藏家手中。师大对民间文献史料的搜集与整理以及开发和利用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

1)民间文献分散在校内不同的机构,研究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主要分散在校内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和校内相关研究机构,主要来源于捐赠和寻访得来。其中图书馆主要存有台湾余传韬先生捐赠的陈诚呈函电稿及演讲手稿近2500页;师大前身之一的私立武昌华中大学校友张光年先生(笔名光未然,黄河大合唱的词作者)的手稿约587件,大约有近20篇作品是建国后首次刊行,文献史料价值比较重要。师大文学院严辉教授整理研究出版了《张光年文学研究集》。历史文献研究所周国林教授团队于2011年以来开展了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荆楚全书》的研究,对湖北民间文献进行调查,收集了武汉周边地区的家谱约3000余册,契约文书500份左右,主要集中在清代前期和晚期。还有少量的民间稿本和抄本。在研究中有专家将民间文献作为研究的实证,整理出版了《楚辞补注疏》等。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以著名史学家、教育家章开沅先生为代表的一批学者专家对辛亥革命史的研究,在公開出版发行的著作中有大量的民间文献材料做支撑材料。

2)民间文献的正式出版、数字化的挖掘,让民间文献从个别流传变为社会流传和研究共享。中国是一个以家户为基本单元的国家,研究国家问题,就绕不开家户和家族,而对家族资料的大量搜集和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问题。师大中国农村研究院2018年开放的中国家谱族谱数据库,为海内外的学者提供资料查询、下载和统计服务,并借此为学者提供独特的研究思路和资料支撑。

中国家谱族谱数据库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是存量大,达到了19620卷、126850册,成为全球电子化家谱存量最多的数据库。二是资料全:其一姓氏全,该库涵盖全国大多数的姓氏,总量达到547个。其二涵盖地区广:涉及到了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33个省份。其三,时间跨度大。电子化家谱最早可追溯到明万历年间,时间跨度达400多年。三是功能多的特点,主要包括数字化存储、精确化查询、大数据分析、互动式开放四大功能。

2 武汉地区民间文献整理研究现状与特点

1)武汉地区的学者拓展了民间文献新的研究视角和领域,也取得一定的成果。武汉民间文献有较强的地域性特点,收集整理体现了武汉历史变迁,主要集中在商业、教育和民众生活三个方面。目前武汉文献收藏爱好者约有5万人,以崇仁路武汉收藏品市场为活动中心,每年都开展相关的收藏和交流活动。曾进行 “武汉十大民间文献珍藏”活动评选,如清末纸质股票、邮寄单等。武汉民间文学文献主要有与黄鹤楼相关的传说、诗词、文赋;黄陂民间彩词等。

2)武汉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敢为人先精神的城市特点,民间收藏的革命文献比较丰富,主要集中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时段多。有李维汉、何长工等回忆董必武的手稿;郑位三回忆李先念的手稿;1938年武汉会战传单;抗战刊物《抗战》、《全民抗战》;日军在汉照片200余幅;白崇禧、陈明仁、张治中手迹;1948年倡导国共和谈的“和平艳电”电文原稿;武汉地下工作者回忆录原稿;武汉首位市委书记张平化手迹;四野在汉照片及证书;陈锡联、闵学胜等8位鄂籍将军题词;豫鄂革命根据地土地契约;抗美援朝武汉促进会史料;武汉大桥通车请柬;毛泽东、朱德等在汉照片等。

3)相关文化场馆和专家学者做了积极地收集整理工作和展示活动。(1)武汉地区相关的博物馆和纪念馆等场馆收集整理了一部分民间文献。德森艺术博物馆的馆藏地契展于2018年5月在武昌开展,这是全国首家以地契为主要陈列的民营博物馆,展出了1200余件不同时代的地契。契约文书时间跨度长达300多年,自顺治十年(1653)起至20世纪60年代。契约文书地域范围广,包括湖北、山西、山东17个省、70多个县,其中以明清天下四大商业重镇之一的武汉及清代第一大商帮所在的山西数量最多。(2)湖北省图书馆的家谱征集工作是重要的特色之一。参与了《中国家谱总目》的编纂,摸清了湖北省家谱的藏存情况。成立有“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谱牒文化分会”;每年农历六月六举办“晒谱节”活动,吸引读者参与,获取大量家谱信息,至今湖北晒谱节已连续举办了九届。开办的家谱文化广播专栏《湖北家谱》已在湖北资讯广播频道播出,为地方文献工作带来了活力与生机。(3)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呈上升趋势。主要代表有武汉大学民间文献保藏研究中心张建民教授编著出版了《湖北天门熊氏家族契约文书》等书籍。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周积明教授侧重于民间碑刻文化研究等。

3 武汉民间文献的收集整理问题及建议

1)武汉民间文献收集整理分布在不同的点,缺乏整合的组织机构,并没有形成系统性。民间文献具有分布广、数量大、易散失等特点,加之民间文献的私有性,这样就给文献的收集带来了很大困难。因此建议有关研究机构可联合打造联合研究平台,整合民间文献资源,让民间文献发挥在武汉历史、社会史等研究中更大作用。

2)思想认识上的问题成为收集整理公开出版的一个困境。很多学术期刊和出版社对民间文献轻视,更多地是关注转载率和影响因子,导致有关研究不能及时公开。大数据时代是一个共建共享的时代,民间文献的数字化和公开出版等是发展趋势。

3)民间文献的收集整理上存在资金困难和报账难等体制机制的问题,影响着民间文献挖掘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建民等编.湖北天门熊氏家族契约文书[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14.6.

[2]邓群刚.当代中国民间文献史料的搜集、整理与利用现状综述[J].中共党史研究,2011.9.

猜你喜欢
武汉
去武汉“过早”
武汉加油
Food is the problem, food is the solution
武汉 我们在一起
我在武汉
武汉挺住
Un rival colosal para el COVID-19
决战武汉
特 报 | 那时的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