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栽培技术措施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分析

2019-12-20 06:33黄常春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34期
关键词:稻米杂草灌溉

黄常春

科技的发展,水稻栽培技术越发完善。人们对稻米需求量明显增强,导致某些栽培技术过于注重稻米产量的提升,却忽视了稻米品质。而在水稻种植中,栽培技术直接关系着稻米质量,稻米质量影响着水稻种植效益与人们身体健康。对此,全面掌握栽培技术对稻米品质的具体影响,完善栽培技术,提高稻米质量,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一、播种育苗与插秧方式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现代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人们对饮食的需求不再满足于填饱肚子,转而追求食物口感与质量。水稻作为必不可少的主食之一,优质稻米的供应不仅关系着水稻市场的发展,还关系着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对此,积极改善传统栽培技术,建立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体系,由根源解决稻米质量问题,全面提升水稻质量,提高水稻市场竞争力。

随着农业产业的迅猛发展,水稻作为我国主食之一,其在增产与增收上取得较大成就,保障了粮食的安全性,在水稻质量提升方面也积累一定经验。在传统水稻种植中,插秧、育苗与播种时间适当推迟,能够增强精米含量,降低稻米内直链淀粉的含量,实现粗蛋白、糊化温度的最终效用。但是,晚插秧也会增大稻米加工难度,影响稻米口感和外观。同时,插秧方式不同,水稻品质也存在一定差异。若插秧相对密集,将影响水稻对营养的吸收,导致水稻蛋白质的含量低,精米率、糙米率低等,同时,垩白度、亚垩白率提升,胶稠质、直链含量提高,稻米品质下降。对此,科学调整插秧方式与时间,保障秧苗整齐、稠密适中,种植时间适中,提高稻米整体质量。

二、病虫害和杂草方式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1、杂草与水稻同为植物,对营养的需求较为相似,且杂草本身生命力旺盛,对营养的掠夺能力高于农业植物。在水稻种植中,若田地杂草过多,将导致土壤中的营养成分流失,严重时,甚至导致水稻减产、品质下降。对此,杂草防治工作非常关键。当前,我国水稻种植过程中,杂草防治方式主要有:药剂祛除法与人工除草法,前者不能使用过多,否则,将导致农药残留,影响稻米品质,威胁人体健康;后者需要投入较大人力。为保障稻米品质,提高杂草防治效率,农业相关专家提出了“以稻抑草、养鸭养鱼抑草”等生态防治方式,作为一种新的水稻栽培方式,有效防治杂草、保障水稻品质的同时,还为养殖户带来另外收益。

2、病虫害也是影响水稻品质的重要内容,如:二化螟虫、稻曲病等,一旦发生,若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将直接影响水稻健康成长,进而影响稻米品质,病虫害防治一直被养殖户所重视。然而,传统病虫害防治方式以药物防治为主,通过施洒农药规避病虫害的影响,保障水稻产量的同时,却也影响了稻米的口感与品质。对此,在病虫害防治技术应用中,应尽可能选择低毒农药,降低农药在稻米中的残留几率。同时,积极采用物理防治、农业防治的方式,如: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做好中耕工作、引进病虫的天敌等,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保障水稻产量,提高稻米质量。

3、施肥技术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稻米种植需要施肥,因为肥料里面包含有水稻生长所需要的养分,能够保障水稻健康成长,提高稻米营养含量。通常来讲,常见肥料包含有有机肥料与化肥,前者主要是动物粪便、腐烂植物通过发酵吸附有机物,释放氨态氮,改善土壤,促使水稻健康成长。而化肥则是由各种元素构成,能够为水稻提供所需的各项元素,保障水稻快速生长。而施肥的多少、方式与时间直接影响着稻米质量,对此,在施洒有机肥时,应根据土壤实际情况,适当增施,通常,在有机肥中,80%为底肥,20%为返青肥,以此保障的水稻整体质量。而化肥施洒时,水稻对氮磷钾硅需求较高,重要性逐次递减,氮肥能够改善稻米外观与整体营养;硅肥能够降低垩白率、垩白度。但是,若肥料施洒过多,则会影响水稻品质,应导致土壤板结。对此,在水稻生长阶段,尤其是拔节期、分蘖期、结穗期、灌浆期等,对营养需求较高,应根据水稻实际生长情况施洒不同元素肥料,尽可能全面利用化肥,保障水稻品质,降低肥料带来的不良影响。

4、水稻灌溉技术对稻米品质的影响。与小麦不同,在水稻种植期间,对水的需求量较大,而水量与水质直接影响着稻米最终质量,由水质上将,多数水质都适用于农田灌溉,但是,若灌溉水污染,污染物质被水稻吸收,将直接影响稻米品质,甚至威胁人们身体健康。对此,在灌溉过程中,应做好水质检测工作,若水质污染,应杜绝灌溉。同时,水量的多寡也影响着水稻生长,而不同时期的水稻对水有不同需求。在水稻秧苗期间,水稻根系存在大量水分,不需要过多灌溉,否则,极易导致水稻根系腐烂。在插秧的3d后,可进行灌溉,形成浅水层,提高水稻根系活力。在水稻分蘖期,应保障稻田湿润度,促进水稻根系发育。分蘖末期,应做好晒田工作,更新土壤环境,提高根系活力,增强分蘖成穗率,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抗逆性等。在水稻拔节孕穗期,对水需求较大,而在水稻抽穗前的5-15d,水稻對水分较为敏感,灌溉水深应控制在3cm,水耗尽后3-4d再次灌溉。在水稻抽穗期,应采用间隙落干、湿润灌溉结合方式,灌一次水2cm,3-4d左右自然落干,2-3d后再次灌水,直至黄熟。以此提高根部活力,预防叶片早衰,提高水稻结实率。在水稻黄熟阶段,应使稻田自然落干,若此时下雨,应及时排干田地水分,为机械化采收提供帮助。如此,科学灌溉,提高水稻整体品质,增强养殖户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在水稻栽培过程中,为保障稻米品质,应结合区域特征,科学采用水稻栽培技术,如:播种育苗与插秧、病虫害与杂草防治、施肥与灌溉等技术的优化,能够保障水稻产量,同时,全面提高稻米品质,为人们饮食健康奠定基础,满足人们对水稻逐渐增高的需求,提高稻米市场竞争力,推动水稻种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637225 四川省西充县高院镇农业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稻米杂草灌溉
拔杂草
隐藏于稻米花果中的酒香
稻米香喷喷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发挥内外因作用 促进稻米业发展
水稻田几种难防杂草的防治
阿维菌素在稻米中的残留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