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仪式活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研究

2019-12-20 08:47蒋春翔
卷宗 2019年33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蒋春翔

摘 要: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仅要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主渠道,还应当利用好各类校园仪式活动,把握育人契机。校园仪式活动是高校师生共同参与的文化活动,其对于促进大学生价值认同、提升政治信仰以及规范行为举止有着积极作用。而当前各类校园仪式活动仍然存在参与度不高、趋于形式化、教育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因此,本文以仪式活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为主题,重点研究仪式活动在发挥思政教育功能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及解决对策,以期促进校园仪式在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的价值发挥。

关键词:校园仪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高校应当利用好校园仪式活动,将其与党和国家重要会议的召开、重要时间节点举行的纪念庆典、重大活动和赛事举办等事件结合起来,使得校园仪式活动蕴含鲜明的教育主题,从而将仪式的主题、内容和形式有机统一,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1 校园仪式活动的内涵和类型

1.1 校园仪式活动的内涵

高校校园仪式是一种以大学生为参与主体,借助预设的特殊情境,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校园文化,引导参与学生进行情感共鸣,于潜移默化中正面影响学生价值观以及规范学生行为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

1.2 校园仪式活动的类型

1)以“欢庆”为主题的仪式活动。此类高校仪式活动以“欢庆”为主题,但呈现方式多样。可以是以鼓励、表彰形式出现的表彰大会,促进学生“创优争先”,树立榜样从而感染其他同学一起努力奋斗;也可以是对国家重大事件、重大节日及校庆等特殊事件的庆祝,此类仪式活动的特点即是寓教于乐,在活跃校园氛围的同时,也培养了同学们爱党爱国爱校的优秀品质,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2)以“过渡”为主题的仪式活动。“过渡”主题的仪式活动是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伴随着学习地点、学习状态、年龄、政治面貌等因素的改变而举行的仪式,例如大学新生入学仪式、入党宣誓仪式、毕业典礼等。学生成长中的每一次重要转折,身份的每一次转变,都可以通过举行此类“过渡性”仪式活动,使同学们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成长与变化,意识到自己身上担负的责任与使命。同时,在仪式活动现场氛围的渲染下,也可以让参与者在心理上和思想上形成一定的缓冲,以助其顺利实现身份转变。

3)以“纪念”为主题的活动。此类纪念性活动是为了纪念特定事件、人物而举办的活动,相较于其他类型的仪式活动,纪念性仪式活动的举办目的、活动主题、活动主体都更加明晰,也更加容易被大学生接受感知。纪念性仪式承载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着仪式的不断举办,仪式活动蕴含的文化内核和价值观对学生的情感影响作用也更加深刻,最终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更好。

2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开展校园仪式存在的问题

存在形式化现象。校园仪式要借助特定的活动程序以传递正确的价值观,使大学生感知校园仪式活动中蕴含的价值内涵。形式性是校园活动的基本属性,校园仪式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展现活动内容,为活动内容服务,而当前部分仪式活动却存在仪式活动单一、内容空洞、流于形式等问题,使得大学生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无法进行情感共鸣,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校园仪式活动表象的形式化。目前,部分高校过分追求仪式活动的表面化,过分强调仪式活动的场面性,一味追求仪式活动场面的隆重、壮观,甚至花费重金邀请专业演员、团体进行演出助兴,使得严肃的、内涵丰富的仪式活动泛娱乐化,导致校园仪式活动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2)校园仪式活动运行的程式化。校园仪式活动在履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时,通常会有较为规范、较为正规的程序,但部分高校在开展仪式活动过程中过于注重程序的固定性,往往墨守成规,导致模式僵化。当前大学生接受新鲜事物能力较强,好奇心与求知欲较重,仪式活动的举办应当具有时代性,贴近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同时也应继往开来,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举办形式。

3)校园仪式活动内容的空洞化。校园仪式活动的开展理应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理应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应当“言之有物”,并且体现出正面、向上的价值文化内涵。然而,目前部分高校举办的仪式活动内容空洞,使得参与的同学完全体会不到活动带来的正面触动。如若不能将仪式活动中蕴含的深刻价值观念传递、渗透到大学生的内心深处,不能促进他们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那么仪式活动的举办也将事倍功半。

3 促进高校校园仪式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发挥的有效路径

3.1 提升仪式活动程序的合理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仪式活动是通过系列具有象征意义的情境预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让每个参与者能够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合理策划并组织仪式程序,应当满足两方面需要:

其一,满足参与主体的需要。仪式活动组织者应当充分调研并了解到当代大学生的特征与兴趣,积极组织开展日常化、生活化,且大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仪式活动应当使大学生有获得感、有认同感。

其二,应当明确仪式活动主题。仪式的主题是整个教育活动的核心与重点。只有将每个仪式活动的主题确立好,才能够将仪式活动中蕴含的深刻主题展现出来。如若仪式活动的主题不清,目的不明确,不仅组织者无从开展,参与者也很难体会到仪式活动的价值与意义。

3.2 提升仪式活动主体参与度

仪式活动作为高校中一种体验式的思政教育方式,向大学生积极传递社会主义核心價值观的效果是否良好,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于活动主体“大学生”的参与程度。只有大学生们自发自愿的参与到活动之中,感受活动所传递的正确价值观,才能切身体会到仪式教育的真实意义。针对如何提升仪式活动的主体参与度,应当做到以下两点:

其一,提高校园仪式活动的认知度。若想让大学生们参与到校园仪式活动中去,第一步应当让大学生们了解到仪式活动的开展。因此,高校在组织开展仪式活动前,应当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让同学们了解到仪式活动开展的意义,同时使他们知晓活动开展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等要素,甚至可以通过新媒体等手段提前预热仪式活动,这样既可以提升仪式活动的周知度,也可以激发大学生们参与的热情。

其二,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部分校园仪式或许周知度较高,但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这也无法达到很好的思政教育效果。这就需要活动的组织者与时俱进,创新活动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可以让大学生参与到活动的组织中来,多听取他们的意见,照顾参与者的感受。

3.3 建立较为完善的保障机制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大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因此,高等院校要通过校园仪式活动达到思政教育的正面效果以及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建立健全保障机制,确保活动经费到位、政策到位、组织到位。

参考文献

[1]葛媛媛.高校仪式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08):68-69.

[2]汤洁.高校校园仪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探析[J].改革与开放,2017(14):122-123+126.

[3]马文杉.仪式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7.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