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网络强国建设的路径选择和重点举措

2019-12-23 15:57彭劲杰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19年11期
关键词:核心技术网络空间强国

◆彭劲杰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 湖南省科技战略研究中心 湖南 410006)

1 加快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是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大战略举措。网络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安全对国家安全具有颠覆性影响,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需要同步推进。

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网信事业代表先进生产力和新的发展方向,也是世界主要国家的重点投资领域,是新经济发展的动能和引擎。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加快建设数字中国。信息化是国家治理、经济发展和社会运行都离不开的重要抓手。

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是构筑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力量。互联网是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和生活空间,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这个家园“更美丽、更干净、更安全”,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的“四项原则”、“五点主张”,为构筑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 深刻分析我国与网络强国的主要差距和关键短板

2.1 关键短板:可以概括为“缺芯少屏、缺芯少魂”

中兴、华为两家企业遭遇的芯片和操作系统断供事件,再一次将短板凸现出来。(1)芯片设计工具受制于美国。中国虽然拥有全球数量最多的芯片设计公司,芯片设计水平位列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但是,中国在芯片设计领域主要存在设计工具方面的短板,芯片设计需要依赖电子设计和自动化工艺,但提供该软件服务的主要是三家美国公司;(2)芯片制造工艺和装备受制于美日。在芯片制造领域,包括制造工艺和制造装备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还有差距;(3)芯片制造所需材料严重依赖进口。目前,国内半导体材料产业总体规模偏小,技术水平偏低,国产材料的销售规模占全球比重不到5%,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4)国内核心芯片CPU落后美国英特尔二代,国产操作系统缺乏应用生态支持。

2.2 主要差距

主要差距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信息基础设施、关键核心技术、产业生态链和网络空间安全。(1)信息基础设施。在“海陆空天”一体化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中,我国的主要差距在于海底光缆和天网民用方面。(2)关键核心技术。目前,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在基础算法和通用技术上“技不如人”,短期内还难以解决。中美贸易摩擦暴露我国技术差距,要做好跑马拉松的准备。我们在很多领域与欧美同行相比,仍然有不小的差距。中美贸易摩擦,不但让我们更清醒地看到了这一点,而且还对全球科技行业的协同创新带来影响,甚至开始动摇过去二十年全球科技行业繁荣发展的基础。在科技领域,我们基础研究实力较为薄弱,独到创新不多。(3)网络空间安全。当前,全球互联网核心资源和关键基础资源仍被美国掌控,不肯放手,占据互联网安全的制高点,严重影响我国网络信息安全。(4)产业生态是最大难题。当前,我国在移动互联网应用端创新不断,与其相应的数字经济过于依赖商业模式创新,在技术上单点突破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态上还有较大差距。

3 加快推进网络强国建设的路径选择和重点举措

主动适应信息化。各级领导干部要站在确保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高度,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网上主导权。首先,筑牢网络安全屏障,做到防患于未然。其次,积极开展网络安全大检查,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第三,不断完善网络安全产业生态,为网络安全提供强力支撑。

强化互联网思维。首先,提升重视互联网的思维能力。其次,提升利用互联网的思维能力。第三,提升大数据思维能力。

要夯实三个重点举措:

(1)夯实国家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首先,加快“海陆空天”一体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面向美洲、欧洲、非洲和东南亚的海底光缆建设,为云计算国际化服务提供充足的出口带宽支持。其次,我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光纤网络,98%的行政村都建成了光纤网络。第三,加快5G规模组网,应用试点示范推广,加快5G商用。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融合提供连接支撑。第四,着力增强空间设施服务能力,彻底摆脱GPS潜在风险。围绕通信、导航、遥感等应用卫星领域,建立持续稳定、安全可控的国家空间基础设施。科学规划和利用卫星频率和轨道资源。建设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增强接入服务能力,推动空间与地面设施互联互通。第五,加快布局下一代互联网(IPV6)。部署IPv6,有效破解互联网海量地址需求,重塑国家竞争力。

(2)加速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钱买不来,市场换不来,化缘化不来,只有自主研发。建议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把创新热情、创新要素聚焦到核心技术突破上来,集中财力支持重大创新,推动产学研用结合,加快成果转化。首先,优化资源配置,完善技术发展策略。立足现有网络空间,夯实发展基础;强化核心技术的研发和更新,逐步掌握网络技术话语权;积极推进独立的网络空间建设,进而占据国际网络竞争的制高点。其次,提升自主创新,加速突破核心技术。缺乏生态化的核心技术支撑,是当前制约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快速提升的最大障碍。虽然我国科技在应用终端方面发展迅速,但芯片开发、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高精尖技术和关键领域仍然落后于西方国家。第三,破解缺芯少魂,加快强芯固魂工程。互联网诞生在美国,长期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操作系统、芯片制造等互联网核心技术领域居于垄断地位,技术上“缺芯少魂”是我们最大的短板。为此,一是要强化基础研究,夯实精准算法,在基础技术、通用技术上实现“弯道超车”;二是要设立国家集成电路基金,夯实芯片产业根基;三是要加速核心元器件(如CPU)和超级计算机研发,全面提升算力;四是要加速网络操作系统研发。网络操作系统是引发全球竞争的新制高点,操作系统缺失,是困扰我国多年的难题。第四,打通“大动脉”,完善产业生态系统。

(3)构建攻防俱备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首先,做好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防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金融、能源、电力、通信、交通等领域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运行的神经中枢,是网络安全的重中之重,也是可能遭到重点攻击的目标。”我们必须深入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防护。其次,加快掌握网络关键核心资源的话语权。第三,加快掌握网络标准的制定权。在新一代互联网构架下,我们与其他网络强国处在同一起跑线,完全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比如:华为的5G标准化贡献率超过40%。第四,加快提升核心网络自主权。主要是高端芯片CPU、网络操作系统和超级计算机,做好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电力、金融、交通)的安全保护。第五,加快提升网络数据的控制权。一是抓好城市大数据的搜集和应用。二是抓好行业和企业的大数据,对经济结构调整会有重大影响。三是夯实科技知识大数据。第六,加快掌握网络空间话语权。一是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加强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国际框架和多边机制内的协调配合,推动建立信息化领域国际互信对话机制。二是拓展国际发展空间,打造网上“丝绸之路”。三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深化“雪人计划”。四是积极推进ICANN机构国际化改革。五是加强国际网络空间执法合作,推动制定网络空间国际反恐公约。六是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包括:网络空间安全规则制度,巩固和发展区域标准化合作机制,积极争取国际化标准组织重要职位。

猜你喜欢
核心技术网络空间强国
强化核心技术攻关 赋能种植业转型升级——聚焦《“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
学习强国”积分兑奖党员学习“比学赶超”
纺织强国再出发
“学习强国”礼赞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掌握核心技术 赢在精益制造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秦晋争霸
核心技术,造船强国第一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