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钉钉子”精神实现纠纷调解“解扣子”

2019-12-23 18:21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司法局
人民调解 2019年8期
关键词:司法局赣榆调解员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司法局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位于江苏的“北大门”,东部沿海、中部平原、西部丘陵山区,资源丰富。辖区内既有市民、农民,也有山民、渔民、盐民,利益主体多元化导致利益诉求的多样化,纠纷调解需求量大。近年来,赣榆区司法局面对诸多矛盾,抓好调解组织网络构建,强化多元融合式调解机制建设,用“钉钉子”精神实现纠纷调解“解扣子”。

楔牢桩,深扎根,搭舞台,全网覆盖

多用调解方法,少用强制手段,是赣榆区司法局向区委区政府建议树立的一条定纷止争的基本理念。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建平台搭舞台,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强化全区社会矛盾纠纷多元融合式调处机制的实施意见》《关于强化基层基础构建三级联调工作体系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强化人民调解在多元化解矛盾中的重要作用。注重纵横结合,织密“369+”合纵连横立体人民调解网。

一是纵向。建立以区人民调解中心为龙头、以镇调委会为主干,以村(社区)调委会为基础的3 级人民调解平台,确保平台“一窗式”受理,“一站式”服务、“联合式”调处运作模式。

二是横向。由政法综治牵头、以司法行政为主,与公、检、法、访衔接联动,在各有关部门成立派驻人民调解工作室,成为化解矛盾的主力军。

三是全领域。推动建立医患矛盾、交通事故、劳动争议、婚姻家庭、土地住建、物业服务、消费权益等9 个专业人民调解委员会。

通过公调对接随警调、诉调对接配合调、检调对接筛选调、信访纠纷六联调等制度,在各个阶段嵌入调解元素,变单打为混打,较好地形成了调解单元精干、多元力量联动、无缝衔接转换、快速协同到位的良好工作格局。目前,全区设立派驻调解室36 个,建立基层调解组织534 个,配备专兼职调解员1903名,实现了区、镇、村、网格和单元五级矛盾纠纷调解网络全覆盖。近三年,累计成功调解纠纷近5 万件,一大批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全区还涌现出了一大批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金牌调解员和专家调解员,充分发挥其“有威望、有经验、有影响、有作用”的区域名人效应,广泛利用“人熟、地熟、业务熟、情况熟”的资源优势,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沉到村,静下心,出实招,标本兼治

县区不抓村,工作没有准。不抓好村级治理,就不能从根本上减少矛盾。为此,区司法局通过推进工作阵地前移,排查调解重心下沉,有的放矢化解矛盾。

一是抓源头性排查。聚焦全区矛盾易发多发的经济薄弱村、沿海渔业村,梳理就地打工、医疗救助、小额贷款、商品交易、房屋改造等方面的矛盾纠纷,分析其规律性特点,防患于未然。

二是及时掌握动态。通过调解信息管理系统、调解“小助手”、“道交一体化事故处理”平台、信访接访系统、“微信群”、“民情”APP 等途径,收集民情和纠纷信息,重点关注“弱势群体、边缘地带、真空部位、薄弱环节、矛盾焦点”,动态掌握基层存在的突出矛盾和潜在纠纷隐患,为“发现在萌芽、处理在及时”布下“千里眼”“顺风耳”和社情民意“体温表”。

三是快速规范处置纠纷。实现信息快速捕捉、传递、分拣,案件及时指派,人员及时到场,一般性简单纠纷及时调处,复杂疑难纠纷协调多元力量快速介入化解,形成了流畅有序的调解工作操作规程。

四是抓根本保障。印发《赣榆区多元融合调处工作制度规定汇编》,明确调解员管理教育、纠纷预防排查调处、案件具体办理、案卷管理、信息报送、案例通报、绩效考评、工作保障、奖惩兑现等各项工作。坚持各镇各部门纠纷信息和调解情况周报,突发性重大纠纷即时即报,工作例会、舆情研判、通报工作等工作制度。每月组织例会、过堂会,逐家梳理涉访等社会矛盾化解情况,研究解决问题。区每季组织一次考核评查,严格兑现奖惩,汇总报区委区政府并通报到各镇和成员部门“一把手”。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居)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把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纳入镇村(社区)“一把手工程”。建立人民调解专家人才库、咨询委员会和调解联络员队伍。增加专业专家、退休法律工作者、老干部、新乡贤、民间理事能人调解员的比例,让懂行人调难调的纠纷,让会调的人把纠纷调明白。区财政每年列入多元化解预算经费180 万元,专项用于派驻调解工作室专职调解员的生活补贴、工作开展经费和全区所有纠纷的调处奖励,激发了调解动力。

立好规,躬下身,用真情,解结促和

一是助力乡村治理,完善三治融合社会治理体系。乡风好,矛盾少。通过梳理矛盾纠纷,开展调解工作宣传,帮助乡村制定自律良规,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和形式化民风树新风,让群众看得见、用得上,简便易行,自然升华为乡规民约,成为习惯。涵育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社会风气,使更多的群众自觉参与到化解矛盾队伍中来。区调委会去年分别向区政府及有关部门提出预防减少矛盾、化解纠纷风险的建议书24 件,得到了良好反馈和社会效果。

二是加强调解队伍作风和业务建设。运用自身贴近群众等优势,走村入户,排查化解矛盾,通过人民调解员工作开展和个案调解,感化和影响身边的群众。聘请社会治理网格员和乡村振兴专干为兼职人民调解员,通过组织对全区人民调解员、村调委会主任轮训,开展岗位大练兵、比武竞赛等,树立良好调解员形象,提升综合素质,当好法治宣传的宣传员、执法司法的监督员、群众的服务员、密切党群关系的连心员,做好法律尊严和群众利益的坚定维护者,做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志愿者。整合行业协会专家、公益组织、“好人”群体等多元社会力量参与调解,提高群众知晓面和满意度。

三是培育典型示范调解。围绕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工作要求,创新推进新乡贤调解,培育出王建国、孙宜霞、“知心姐姐”等一批个人调解室,建立渔船巡回调解点等平台载体。优异的成绩得到了党委政府和基层群众的一致点赞,区司法局先后荣获江苏省诉调对接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司法所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先后荣获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全省规范化建设先进单位、全省妇女维权示范岗等荣誉。

猜你喜欢
司法局赣榆调解员
司法局社区矫正信息系统的设计思考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司法局五星司法所
专职调解员有了自己的家
坚守团场的老调解员——记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全国最受欢迎人民调解员孙光杰
老百姓的“帮大哥”——追记“人民满意调解员”高瑞奎
人民调解员要心中有情 口中有理 头上有法
全国司法所工作经验交流会与会代表考察宁夏司法所
西安市司法局:扶志扶出石湾村群众幸福生活
今年冬天赣榆下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