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下厚煤层条带充填开采技术研究

2019-12-23 11:56
采矿技术 2019年6期
关键词:玉溪矸石条带

马 璐

高速公路下厚煤层条带充填开采技术研究

马 璐

(山西兰花科创玉溪煤矿有限责任公司,山西 晋城市 048200)

为了保证玉溪煤矿矿井正常生产和接续,结合高速公路压煤情况,借鉴以往“三下”采煤案例,充分汲取“连采连充”工艺的施工经验,根据库伦−纳维尔破坏准则,计算出了条带先期开采宽度和留宽,利用跳跃式开采顺序,在煤层顶板周期来压前及时充填和注浆凝固,有效控制了煤层顶板上覆岩层变形和破坏,从而减低了开采区域地表路基和附近建筑物的变形下沉量,大幅提高高速公路下压煤采出率,缓解接续紧张的现状,延长矿井服务年限近8 a,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三下”开采;条带充填;厚煤层开采;连采连充

高速公路下压煤直接影响到矿井正常部署,造成矿井生产接续紧张,可采储量和服务年限大幅缩减,资源大量浪费。兰花科创玉溪煤矿位于山西省沁水县胡底乡境内,2009年开工建设,设计生产能力240万t/a,矿井原服务年限50.7 a,原设计可采储量142.29 Mt。2011年山西省规划的高速公路网“三纵十二横十二环”中第十一横,高沁高速公路自东向西横穿玉溪井田全境。玉溪煤矿所处的沁水煤田3号无烟煤属于国宝级稀缺煤种,为了提高稀缺煤种的可采率,避免优质资源浪费,保证矿井的正常生产和接续,对高速公路下压煤开采研究尤为重要。

采用条带充填式开采既能有效减少地表变形,又能解决矸石山治理的环境难题,同时可以明显提高高速公路下压煤采出率,属真正意义上的煤炭绿色开采。

1 工程概况

兰花科创玉溪煤矿地面标高约+759.1~+1223.1 m,区内地形总体为东高西低,高沁高速自东向西穿越井田全境长约5.3 km,面积4.2 km2;压覆煤炭资源储量约18.11 Mt,造成矿井服务年限缩短近8 a。井田内3号煤层结构简单,赋存稳定,埋深450~880 m,煤层厚度5.12~7.20 m,平均5.85 m。煤层顶板以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为主,局部有细粒砂岩。底板均为泥岩,顶底板岩性特征见表1。

玉溪煤矿采用条带矸石充填采煤法,经反复测算、试验,初步确定采宽50 m,留宽50 m;待矸石充填已采区域并注浆加固稳定后,再将留宽50 m煤柱采出,然后用矸石充填采出区域并注浆加固,最终实现矸石置换煤炭,从而防止地表塌陷和 变形。

表1 3#煤层顶底板岩性

2 条带充填设计方案

高速公路下压煤,选用条带充填开采,首先要保证已采区充填前,上覆岩层的变形率在允许范围内且不会波及地表,因此条带充填开采所确定的采宽、留宽等技术参数十分重要。

2.1 条带采宽、留宽计算

2.1.1 根据条带式采煤经验,采宽小于采深的1/3时,地表不会出现明显波浪状下沉。一般取=(0.1~0.25)。高沁高速压覆玉溪井田区域平均采深450 m,根据上式计算采宽的合理尺寸为45~110 m。具体实施采宽尺寸,还要考虑来压步距和极限采宽。

(1)来压步距:玉溪煤矿高速公路压覆区域3#煤层顶板初次来压步距为68.5 m,周期来压步距为34 m。按照顶板管理经验,条带采煤采宽一般情况下,应小于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步距之和,即102.5 m。

(2)极限采宽:“三下”条带式采煤,合理确定条带宽度,可有效防止煤层顶板覆岩中的关键岩层不破断,从而控制地表沉陷和变形。将位于煤层顶板上方1处的地表移动控制层看作一个弹性梁,设岩梁的极限跨距为。岩体破裂范围与水平线之间具有一定夹角,当采宽为时,岩梁实际跨距为1:

式中,为采宽;1为地表移动控制层距煤层顶板的高度;为控制层覆岩破裂范围角。

当1<时,岩梁控制层不断裂,地表变形量小,因此条带开采的极限采宽为:

根据玉溪煤矿高速公路压覆区域附近的钻孔窥视柱状图,在3#煤层顶板上方2.4 m处为5.3 m厚的中砂岩,按照钱鸣高院士的关键层理论,经计算确定该层中砂岩为关键层,控制着自身及上覆岩层的变形和移动。该区域关键层弹性岩梁的极限跨距为68.5 m。根据库伦−纳维尔破坏准则,岩体剪切破坏面与水平面夹角为:

经计算,极限采宽=71 m。

玉溪煤矿高速公路压覆区域平均采深450 m,参考村庄压煤开采经验,条带采宽取50 m。

2.1.2 留宽确定

高速公路压覆区域3#煤层平均厚5.85 m,直接顶为2.4 m的泥岩,基本顶为5.3 m的中砂岩。条带开采留宽应从宽高比、宽煤柱和三向应力状态等3个方面确定。

(1)宽高比:

(2)宽煤柱:

(3)三向应力状态分析:

式中,为3#煤层厚,取5.85 m;为3#煤层埋深,取450 m;为条带采宽,取50 m。

根据以上公式计算,经综合分析,决定条带开采留宽取50 m。

2.2 充填工艺设计

将高速公路压覆区域拆分为开切眼净长为50 m的若干个区段,分别编号为1,2,3,4等区块,开采顺序依次为1,3,2,4。条带开采模块见图1。

图1 条带开采模块示意

(1)采用传统的短壁式综采工艺首先开采第1区段。当综采工作面推过后,及时在采场后方铺设注浆管,煤层顶板周期来压前,通过布置在工作面胶带顺槽中的抛矸机,向采空区抛矸直至充满为止,然后启动注浆工艺至矸石堆积区域凝结具备承压载荷能力。矸石充填见图2。

(2)待第1区块开采、矸石充填和注浆完毕后,第3区块作为接续工作面进行回采,暂留第2区块作为保安煤柱支撑煤层顶板上覆岩层受力重新分布。

图2 矸石充填示意

(3)待1,3区块矸石充填和注浆工艺全部完成,上覆岩层受力分布稳定后,开采第2区块。以此类推,将高速公路压煤区域煤炭全部采出为止。

3 地表移动实测

为了检验本次高速公路下条带充填开采设计的合理性,确保路面行车安全,试验选取先期回采的第1 区块所对应地表建筑(高速公路临近建筑)变形情况进行实测。第1区块先期回采充填长200 m,正好处于高速公路邻侧高层建筑下方。按照沁水地区岩层破裂角和煤层埋深估算,地表影响范围=258 m,根据影响范围均匀布置15个观测点(耗时6个月)。其地表变形结果见表2。

表2 高速公路附近地表变形实测结果

根据表2数据分析,高速公路附近监测点地表下沉量及其它参数均在允许范围内,第1区块先期回采充填段基本没有对路面基层和附近建筑造成损坏。

4 经济效益分析

对高速公路下压煤采用条带充填开采,取得较好的地表变形控制效果,地面路基和附近建筑均未损坏,同时大幅提高“三下”采煤采出率,特别是稀缺煤种,延长了矿井服务年限,为煤矿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通过高速公路压煤条带充填开采的成功应用,将逐步延伸至村庄压煤和铁路压煤开采,进一步提高稀缺煤种的采出率,缓解工作面接续紧张的现状。

成本方面:排除充填和注浆工艺成本,按照目前无烟煤种的市场价格,每个区段将直接产出近1亿元的经济效益。

5 结 论

(1)高速公路下压煤区域的安全高效绿色开采,必须保证路基和附近建筑物等下沉量在允许变形范围内,按照沁水地区的岩层特性,方案中条带宽度和先期保留宽度均为50 m,通过6个月的监测点实测数据显示,地表变形在允许范围内,未对高速公路路基和附近建筑造成损坏。

(2)本次条带充填开采采取跳跃式回采(即1,3,2,4顺序开采),对周围缓采工作面未造成明显的采动影响,充填注浆工艺在煤层顶板周期来压前全部完成,减缓了应力重新分布范围,使岩层变形下沉量在控制范围内,取得了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1] 徐永圻.煤矿开采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9.

[2] 刘 娜,等.梁宝寺煤矿3400采区建下压煤开采研究[J].煤炭工程,2011(8).

[3] 邓伟男,张华兴,贾林刚.开采沉陷影响下高速公路变形破坏的试验研究[J].金属矿山,2015(4).

[4] 段伟强.铁矿采空区影响范围分析[J].中国矿业,2013(8).

[5] 仲 套,满 文,董桂漳.村庄下特厚煤层条带开采技术研究[J].煤炭工程,2013(9).

[6] 谢德瑜.建筑物下矸石充填巷式开采技术应用[J].煤炭工程,2011(9).

(2019-03-20)

马 璐(1988—),男,山西长冶人,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煤矿安全生产技术工作,Email:352212575@ qq.com。

猜你喜欢
玉溪矸石条带
矿井矸石山环境危害与防治措施分析
基于温度场分布规律的矸石山注浆钻孔布置方案研究
受灾区域卫星遥感监测的条带分解方法研究
矿山矸石绿色充填系统设计及参数研究*
玉溪 滇中的清流如玉
粗矸石回收系统改造的实践
巧用废旧条幅辅助“蹲踞式起跑”教学
献给玉溪师院的歌
从《玉溪文征》看滇中传统休闲文化
基于 Savitzky-Golay 加权拟合的红外图像非均匀性条带校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