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羊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2019-12-23 02:22史威威牛净净
现代牧业 2019年4期
关键词:体病蚊虫羊舍

张 佩,史威威,牛净净

(1.焦作市中站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河南 焦作 454191;2.焦作市中站区畜牧中心,河南 焦作 454191; 3.焦作市博爱县实验小学,河南 焦作 454450)

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sis),又称嗜血支原体病、红体病、红皮体病、赤兽体病、黄疸性贫血病等[1],是由血液寄生物-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寄生于红细胞表面或游离于血浆、组织液及脑脊液中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2],以黄疸、贫血、发热为主要临床症状[3]。附红细胞体是一种典型的原核生物,无明显的细胞器和细胞核,是多形态生物体[4],外观呈卵圆形、圆形或者半圆形,平均直径在0.8-1.0μm。附着在红细胞表面上,通常是单独或链状排列,呈芒刺状,导致红细胞呈不规则的多边形或者星行[5]。该病传染途径广泛,既可垂直传播也可平行传染,主要通过吸血昆虫和节肢动物的叮咬传播[6]。羊在任何日龄都能够感染该病,但只有妊娠母羊比较容易出现发病,尤其是哺乳羔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时甚至能够达到80%-90%[5]。

2018年6月13日,焦作市中站区某散养户报告,称半月来陆续出现5只绵羊卧地不起、不采食草料以及体温升高现象,后逐渐死亡,共死亡4只。为查明原因,分析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中站区畜牧中心成立调查组,到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1 方法

1.1 病例

1.1.1 可疑症状

羊只虚弱、久卧不起、不采食和体温升高(41℃-42℃)等症状中1项及以上视为可疑病例。

1.1.2 确诊病例

对死亡羊只解剖观察各内脏病理变化,血液稀薄,肝脏、肺脏和肾脏发黄、贫血,脾脏淤血、肿胀。对病羊采集血液样品进行血涂片检测,发现附红细胞体为确诊病例。

1.2 调查方法

1.2.1 现场调查

与养殖户座谈,详细了解发病经过、治疗、日常饲养管理等信息;实地查看养殖环境、圈舍卫生状况,搜索可疑病例。

1.2.2 抽样检测

现场采集可疑病例血样,用血涂片法检测。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该养殖户所在地为山区农村,属于散养户,羊舍位于住宅附近,没有露天羊圈。实地调查发现,该养殖户共有羊舍2栋,一栋位于住宅西南20米的小山头上,该处地势高,用石头和木头制作,有顶,通风较好,用于夏季圈养使用。一栋位于住宅正南10米处,该处地势较低,背靠两面山体,为封闭式,仅留有一扇门和一扇小窗,用于冬季圈养使用。羊舍所在地均无任何生物安全防护措施。养殖户于2002年引入几只羊后开始自繁自养,村周边山地草地放牧加舍饲的模式饲养,目前存栏51只。

2.2 管理情况

养殖户在春秋季节注射小反刍兽疫和口蹄疫疫苗,近期无流行病和寄生虫病发生。

2.3 人、物流动情况

据养殖户回忆,近期无活羊运输车辆在附近过往。

2.4 发病情况

养殖户于2018年5月30日发现有只羊卧地不起,不采食,经测量体温为41℃。给病羊饲喂头孢后发现体温下降,但一段时间后又反弹。继续给病羊饲喂替米考星,用药后病羊体温恢复正常。但是羊只仍然卧地不起、不采食。后来羊群又有羊只发病,病症与之前症状相似,目前已有5只羊发病,死亡4只。

2.5 诊断情况

2.5.1 临床症状

病羊精神不振,久卧不起,不采食,体温升高41℃。

2.5.2 病理变化

经解剖发现血液稀薄,肝脏、肺脏和肾脏发黄、贫血,脾脏淤血、肿胀。

图1 病羊的肝脏

图2 病羊的肺脏

图3 病羊的肾脏

2.5.3 实验室检测

血涂片后观察,发现有附红细胞体,如下图。

图4 病羊的血液涂片

2.6 病例分布特征

2.6.1 时间分布

2018年5月30日出现首例病例,当天发病1只,无死亡。随后每隔3-4天新增发病1只,期间用头孢后用替米考星,烧退,但其他病症无减轻。从首例病例开始,约每隔4-6日死亡1只。目前,共发病5只,死亡4只。

2.6.2 群间分布

发病前存栏55只,其中3只羊羔、35只青年羊和17只成年羊。发病的羊只均为青年羊,累计5只,死亡4只。

3 病因分析

该养殖户没有任何生物安全和生产管理制度,防护意识淡薄。结合调查情况,近期并无外来运输羊只车辆过往,排除疫病由外部传入的可能。发病时间正值夏季,温度高、湿度大,蚊虫多,加上饲养模式为放牧,羊只被蚊虫叮咬地几率大,推断感染途径为蚊虫叮咬。

4 干预措施

暂停放牧,对羊舍进行灭蚊驱虫,对羊群及病羊进行药物治疗,具体用药如下:(1)羊群全部注射氯氰碘柳胺钠一次,用量为10mg·kg-1。(2)对有示病症状的羊只注射三氮脒,隔天一次,共两次,用量为5 mg·kg-1。经过干预措施,发病羊只病情逐渐好转,开始采食,其它羊只没有再发生疫病感染情况。

5 结论

夏秋季节温度高,空气潮湿,蚊虫较多,家畜被蚊虫叮咬几率增加。养殖户加强生物安全防护意识,实时对圈舍和家畜消毒,灭除蚊虫,切断感染途径,可有效避免家畜感染附红细胞体病。

猜你喜欢
体病蚊虫羊舍
辛巴狗幽默日常
带您了解蚊虫驱避剂
高寒牧区装配式钢结构羊舍冬季环境参数测定与分析
夏天来了 实用防蚊虫妙招请收好
肉牛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防治措施
不同季节不同类型羊舍空气质量分析
秋季管好羊群要加强卫生工作
快乐大讲堂③蚊虫叮咬止痒法
清水县不同羊舍环境质量监测报告
猪弓形体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