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特殊性及对策探析

2019-12-23 01:23汪微微杨清华
新西部·中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政治社会化少数民族大学生特殊性

汪微微 杨清华

【摘 要】 本文在介绍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提出的基础上,分析了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面临的困境,即“族员”身份与“公民”身份并存,政治情感与民族情感并行,政治实践与民族活动并进。而造成这一困境的原因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特殊性,其表现为:民族文化差异,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少数民族中的特殊性。由此提出了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对策:要扩展主导政治文化内涵,提倡平等教育观念。

【关键词】 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特殊性;对策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的提出

1958年,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提出了“政治社会化”这一概念,此后学者们发现许多社会现象和问题都与政治社会化相关,它就逐渐成为全球政治学家热烈探讨的一个课题。

学者们大致从两个层面展开了研究,一是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认为政治社会化是政治价值、规范、知识和技术的习得过程,其终极目的是成为一名合格的政治人。其代表性学者戴维·伊斯顿和杰克·邓尼斯认为,“政治社会化是人们习得政治取向及行为模式的发展过程”。[1]二是从政治文化的角度认为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的代际传播过程。尼斯·P·兰顿指出: “广义说来,政治社会化是社会从一代到下一代传递其政治文化的方式,这种歷程可以保持传统的政治规范和制度”。[2]何为政治文化?阿尔蒙德指出它是“政治制度的内化 ,可以概括为政治认知、情感与评价,也可表述为政治态度、信仰、价值与技能”。[3]可以看出以上研究实质上是从政治社会化的主体(自然人)和对象(政治文化)展开。

虽然说人是社会的人,亚里士多德甚至认为“人天生是政治的动物”。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政治社会化是贯穿一生的行为过程。国外学者先后对儿童、青少年以及成年人的政治行为进行了分析,阿尔蒙德和小鲍威尔指出,“态度可能早在孩提时就已形成,但随着每个人的政治经历和社会经历的发展,总在不断变化”。[4]虽然政治人格可能在儿童时期就已经形成,但是在青年时期经过强有力的政治社会化工具--大学的再教育,仍会更新政治认知、形成新的政治观念和技能。因此,大学阶段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时期,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社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政治社会化的主要对象。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大学生的特殊组成部分是促进多民族国家发展与维护多民族国家团结稳定的重要力量,必须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教育。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面临的困境

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具备双重性。一方面是主导政治文化的社会化,以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它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是少数民族文化的社会化,以实现民族文化的代际传递。

首先,我国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统一的政治文化即主导政治文化,政治社会化即是对主导政治文化的社会化。有学者从我国现阶段国情出发,指出“在我国,主导政治文化就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及其基本理论”;[5]主导政治文化不是被动接受过程,而是人的能动反映。周小华对阿尔蒙德的观点作了进一步延伸,指出:“我国当前主导政治文化就是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对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政治发展的认知结果,是在中国改革开放条件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政治观念、政治态度、政治价值取向的总和,体现了中国人民对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念和要求”。[6]我们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不仅是政治认知结果,更应该是政治参与结果。因此,我国主导政治文化就是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的一套政治情感、政治态度与政治评价以及政治行为的总和。

其次,由于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少数民族作为稳定的共同体在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各自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构成了亚政治文化,它是少数民族人民对其历史生产方式、社会组织形式、政治制度的反映。民族文化的一些元素:民族传统、民族认同、民族活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对主导政治文化的社会化有着直接影响。综合阿尔蒙德等学者政治文化理论,可以从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参与三个主要方面去概括少数民族文化对主导政治文化的影响。

1、对政治身份的认知取向:“族员”身份与“公民”身份并存

民族是在独特的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下形成的稳定而独立的“血缘和文化的共同体”,除了血缘和文化他们还拥有共同的经济生活和语言。强调氏族谱系、追根溯源、祭祀先祖并沉淀成民族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在传承过程中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自己“族员”的身份愈加深化。相较族员身份,社会主义公民身份是主导政治文化所赋予的身份。公民是“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二元化进程中的政治解放和人的解放的产物”,[7]是以自由和平等的精神去解决国家与个人、权利与义务的二元矛盾的个体。

进入大学后,少数民族大学生系统学习国家政治体系的相关知识,会产生对政治体系、政治制度、政治理论、政党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知,这些政治认知构成了他们自己作为社会主义公民的认知基础。绝大部分时候,少数民族大学生“族员”身份与“社会主义公民”身份并行不悖。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实施了少数民族自治制度,大力扶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比如精准扶贫,享受到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很多。同时吸纳优秀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成为中共党员,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自己的社会主义公民身份认知不断深化。

然而,与民族身份认知的深刻性、深厚性相比,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公民身份认知仅仅流于表面,是肤浅而狭隘的政治认知。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自己的民族历史、风土人物耳熟能详,对主导政治文化则了解相对较少。因此“当民族的、区域的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极容易选择失误”。[8]如何提炼出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与民族认同的结合点,并把它涵化于主导型政治文化当中是一个急需思考的问题。

2、对政治体系的情感取向:政治情感与民族情感并行

民族政治体系是我国次级政治体系,是我国政治体系在民族地区的延伸。它是指“在民族社会政治生活中, 一定的政治角色为维护一定的政治权力而形成的政治关系结构, 是与其他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政治单元”。[9]处于社会环境中的民族政治体系可以看成是一个有机系统,这个有机系统向环境输出自己的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和政治观念但同时也“能够根据外部条件的反应和变化而改进自己的活动,具有较强的适应性”。[10]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民族政治体系的情感取向也作为环境因素影响着民族政治体系活动的方向和功能调整。

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少数民族政治体系表现出热情和信任。根据我们个人从事党建工作的经历来看,绝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价值取向积极,自主意识增强。他们热爱中国共产党并对党的评价普遍很高,普遍有很强的入党动机。他们对党的少数民族政策普遍持认可态度,并认为这些政策确实给他们带来了方便。他们对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党课,态度端正学习认真,很少有迟到早退情况。这些都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民族政治体系的接纳和认可,有效推动了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并有利于少数民族政治体系的不断改善。然而,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对少数民族政策不了解、不关心政治、对自身政治权利无意识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仍有极少数存在。他们对于少数民族政治体系的政策和制度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疏离。

與此相对,他们的民族情感却极为深厚,如果说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情感经常处于经济利益层次,民族情感则处于深层的文化情感层次。现行主导政治文化“对少数民族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人类个体或群体对外在于自身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产生认同,需要长期的实践和情感体验”,[11]寻找民族文化和主导政治文化的一致性,把主导政治文化转化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易于接受的内容和价值观念是应当思考的问题。

3、政治参与能力取向:政治实践与民族活动并进

政治参与能力主要是指参与政治活动的能力。表现为对获取政治咨询正确判断的能力、对政治体系的认知能力、有效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参与主要表现为认真学习党的相关知识、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一系列集体活动、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首先,大学四年,几乎所有少数民族大学生都参加过学校和班级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绝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积极了解党的知识尤其是与自身密切相关的各种少数民族大学生政策,比如少数民族大学生精准扶贫政策,可以说绝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都有着正确认知和判断;其次,他们积极参加班级和学校组织的选举投票活动和各种社团活动,尤其是党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对党支部事务表现出较大热情并敢于担当,对学生工作的有序开展发挥了很大作用;再次,绝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看望孤寡老人、参观三线博物馆,祭奠革命先烈、进行植树活动等等,都锻炼了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参与能力,促进了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然而,不可避免,极少数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参与具有功利性,比如,有些少数民族大学生会因为自身需要不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但是后期由于党员好找工作这一认知,又主动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尽管如此,少数民大学生对于自己的民族活动却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积极性,他们自发的组织并参加一系列民族活动,从中由衷的产生了民族自豪感。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特殊性分析

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困境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特殊性导致的。

1、来自“民族”文化差异的特殊性

斯大林认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12]少数民族人民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共同语言文字、生活方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的总和构成了民族文化。可见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与生俱来的,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陷入困境的重要因素。就政治认知而言,少数民族大学生可能会采取民族文化视角去对主导政治文化信息进行过滤。和民族文化一致的主导政治文化认知可能会被接纳,而与民族文化不一致甚至相违背的主导政治文化认知则被少数民族大学生自动屏蔽。

就政治情感而言,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民族文化有着与生俱来的强烈的、牢固情感。少数民族大学生从民族文化出发,通过进一步筛选、整理出部分与民族文化一致的主导政治文化传递的价值观念并对其进行接纳,不一致的主导政治文化传递的价值观念则不被接受;就政治参与而言,主导政治文化中与少数民族文化相一致的政治认知、价值观念容易转化为政治行动,而与民族文化不一致的主导政治文化政治认知、价值观念则不被接纳无法形成政治实践。

2、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少数民族中的特殊性

(1)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少数民族中的“知识精英”,他们大多积极进取、奋发图强希望能改变自身乃至家乡贫困落后的现状。然而,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能接受大学教育的少数民族学生极少,少数民族大学生所学到的政治知识、接收到的政治价值观念在政治实践过程中可能会与少数民族传统的观点与认知产生冲突,不被少数民族人民所认可。

(2)少数民族大学生也遭遇着来自汉族学生的“文化排斥”。因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资源匮乏、文化交流不畅导致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基础差、成绩差,接受主导政治文化教育时会产生挫败感;同时,少数民族大学生特有的民族心理、交往方式、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与汉族学生不一样,不能很好的融入高校教育和汉族学生群体,接受主导政治文化教育时容易产生排斥感。而汉族学生由于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及其民族文化缺乏了解,也容易疏远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多的时候,虽然少数民族大学生身处于汉族学生的包围中,学习着主导政治文化,却形成了本民族大学生的小团体。

造成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少数民族中“特殊”的原因是高校教育的泛化、缺乏针对性。高校教育忽视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特有的思想行为特点,而一概以主导政治文化灌输,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处于被动接受、自身却又不被理解、被忽视的状况。汉族大学生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及其民族文化的知识匮乏,导致在他们眼中少数民族大学生相对“特殊”。

四、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对策

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重点是主导政治文化的社会化,然而民族文化的影响也不可忽视,是“抑制”亦或是“整合”?马克思主义认为随着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落后民族受先进民族的影响将会自然改变自己的原有特征而走向融合。当经济尚未足够发达,融合尚存在困难时,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就应该从整合的观点出发,探索可能的教育路径。

1、主导政治文化的内涵扩展

主导政治文化是我国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统一的政治文化,是我国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整合的结果。然而,随着社会转型,政治文化将愈发表现出它的多样性,“各个国家的政治文化都充满了异在因素”,[13]主导政治文化只有不断吸收少数民族文化的精髓,才能推动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的发展。

民族文化也并不总是阻碍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主导政治文化中与民族文化契合的部分,容易内化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政治认知并形成牢固的政治情感。因此,要秉持“‘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科学态度”去包容少数民族文化。[14]然而,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包容仅仅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付诸行动,扩展主导政治文化的内涵。

首先,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文化的现代化和全球化,很多少数民族文化都濒临消亡,做好民族文化抢救、整理、宣传工作是当务之急;其次,吸取优秀民族文化精髓,整合进主导政治文化。譬如,关于民族的历史、神话、诗歌、地方典籍资料等,其中所蕴含的“努力生产观、公平交易观、合理分配观、适度消费观、重商崇商观”等观念,[15]与我国主导政治文化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是一致的,能够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形成激励机制,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高校是吸纳和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主要场所,少数民族地区民族院校应该开设民族理论课程、地方省情教育、双语学习以及根据本民族地区发展开展特色课程以利于文化的传承。主体民族和主体民族聚居地区高校也可以开设民族理论课程以增进汉族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

2、提倡平等的教育理念

平等是“公民”身份的重要组成因素,罗尔斯将“平等”视为“公平的正义的重要原则”。[16]虽然,“平等”在公民身份中有着重要意义。然而,西方对“平等”的诠释显然不适用于中国,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谈到资产阶级的平等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他认为资产阶级把劳动时间当做评价劳动者平等权利的唯一尺度,然而由于劳动者的“不同等的个人天赋”和“不同等的个人工作能力”要求不能用同一尺度去衡量。马克思的论述给我们的启示是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弱势决定了他们思想、文化上的弱势地位,不能用同一尺度要求少数民族大学生必须做到、应该做到。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应实施“有差别的平等”。第一,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教育资源匮乏,学业基础较差,应实施针对性教学。第二,应该更多关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由于一贯被忽视,总是要求他们接受主导政治文化所传达的信息使得他们缺乏表达本民族意志及文化的机会,应该平等交流,多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特征、民族性格、民族文化,在了解的基础上交流互动,让他们感受到主导政治文化的包容性。第三,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应该予以鼓励支持,要鼓勵汉族大学生参与少数民族大学生节日活动,让少数民族大学生感知到被接纳、被尊重。要多去民族地区进行调研活动,在共同实践基础上建立共同的政治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 戴维·伊所顿,尼尔斯.政治系统中的儿童:政治合法性的起源 (英文版)[m].纽约麦克格瑞一希尔出版社,1969.7.

[2] 肯尼斯·P·兰顿.政治社会化(英文版)[m].伦教牛津大学出版社,1969.4.

[3][4] 阿尔蒙德,小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 [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5] 冯石,刘焕明.论全球化与构建当代中国政治文化[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0.

[6] 周小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发展[J].理论导刊,2009.4.

[7] 马长山.公民意识:中国法治进程的内驱力[J].法学研究,1996.6.

[8] 周平.少数民族政治文化论[J].云南社会科学,1994.5.

[9] 陈纪,高永久.少数民族政治认同”概念的内涵探讨[J].新疆社会科学(汉文版),2009.1.

[10] 王沪宁.政治的逻辑 [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10.1.

[11] 邱世兵.论民族文化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

[12] 斯大林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79.64.

[13] 王卓君.文化视野中的政治系统 [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119.

[14] 丹珠昂奔.切实增强中华文化认同[N].中国民族报,2015-02-06.

[15] 柳建文.多重影响因素与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的有效实现[J].贵州民族研究,2004.3.

[16] 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作者简介】

汪微微(1987—)女,硕士,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政治学.

杨清华(1968—)男,学士,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猜你喜欢
政治社会化少数民族大学生特殊性
代数中的从特殊到一般
现代大学制度下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的创新方向
网络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问题探论
长征时期工农红军革命政治文化传播实践的多维分析
关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调查研究
对晚清儒学政治社会化危机的概论及思考
做好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宗教工作的几点思考
做好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宗教工作的几点思考
新媒体视域下少数民族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代数中的从特殊到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