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志勇:设计思维是一整套对待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案

2019-12-23 07:15付志勇
设计 2019年18期
关键词:工作坊思维方法

付志勇,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服务设计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技术创新创业辅修专业学术主任,清华大学艺术与科技创新基地主任、中國工业设计协会信息与交互设计专委会秘书长,世界华人华侨人机交互协会副会长。主要承担交互设计,服务设计、设计思维与创新创业相关的本科与研究生课程。研究关注于智能产品与感性设计,人本城市与服务设计等领域。2006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008年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设计学院访问学者。教育部中美青年创客大赛主要策划组织者,多次任职国际会议ACM SIGCHI和HCII组委会。

近年来设计思维已经成为多领域合作中的一种常用方法论,偏实践性的方法和流程使之成为一种可以共享的交流工具。它能够帮助企业、高校等创新者迅速掌握一套解决问题的模式。付志勇教授在跨学科领域中运用设计思维进行了多项教学改革和创新实践,推动了清华在创新实践方面的影响力。面临的前沿探索性的问题,或者市场开发与拓展的问题。设计思维作为工具,成为我们跟企业进行合作共创的新模式。

今年,我所在的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也在把技术创新创业辅修专业做成一个创新教育的模式,推广到国内的其他高校,开展了一系列用设计思维方法教授高校教师们做课程的设计。这也是我们的一个尝试,通过设计思维的方法分析学生学习和能力发展的需求,结合各种条件的限定构建课程内容。而在教师们设计出的课程中,再利用设计思维作为工具来指导学生解决创新的问题,并在进一步的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产生出跨界引领性的一些成果。设计思维既在课程内作为一种创新工具,也支持了与企业合作的工作坊,同时也成为我们重新设计创新教育的方式。

《设计》:请您介绍T设计思维的起源。

付志勇:设计思维与其他方法比较更偏实践。最早它是一套源自实践的方法论,在IDEO公司酝酿总结,引到斯坦福d.5hool而得到广泛传播。进入到院校后,成为创新的教学的主要方法论,斯坦福d.Shool以设计思维为核心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和培训。IDEO目前也有一个IDEO u的平台,用设计思维的方法帮助创新者、教育者、企业管理者去做创新,平台有相关的课程。我们看到设计思维已经从设计方法变成一套创新方法论,再变成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并在实践中被不断丰富,最终形成了证书课程。

我们更多地认为设计思维并不单纯是一种思维,而是一整套对待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案。目前也有很多人在讨论设计思维是“thinking”而不是“doing”,我们做设计应该是做出东西,为什么只是思考?其实“Thinking”是指站在设计的角度去思考做事情的方法,它的最终输出还是要通过实践。从成果产出的角度,也有对设计思维提出疑义的,比如用设计思维的工作坊,就一定能够产生好的方案吗?我们的经验是不一定,因为也要看是谁来参与。通常组织两天的工作坊,让大家有流程体验,然后能够产生出一些有意思的“idea”是可以的。但是让这个“idea”特别创新,又能够真正解决企业的问题时,就需要更专业的人来做这件事。在应用设计思维的时候,我们也要分场合,分不同的领域,一个真实结果的产生,是需要专业的力量去推动的。

《设计》:近几年设计思维为何频繁地被提出?

付志勇:有人说设计思维是面向非设计人员的一种方法。我们在设计系科里并不太谈设计思维。但是我们发现,当你跟工科、经管的人去讨论,说起设计思维的时候,大家都非常认同。设计思维是一个跨学科的工具,已经被普遍接受,其更广泛的传播是因为被创新创业大趋势的推动,在跨界合作的背景之下被强化的。创新是一个全球的趋势,很多新技术出来以后,大家都在为技术找应用的场景。比如人工智能出来以后,它究竟用在什么方面?虽然技术可以做得很强,但是还需要做设计的人帮助转化和落地,这个时候科技就需要设计的早期参与,这是我们近几年看到的趋势。这几年设计思维的蓬勃发展也是这种创新趋势所带动的。

《设计》:设计思维具备有怎样的一些特质,才能够和不同专业的人有一个基本对话的基础?

付志勇:设计思维本身是站在“人”的视角看问题,如果是技术驱动,就不需要这套方法论。所以设计思维最核心的就是以用户为中心,以人为中心。这是从技术和商业驱动的模式不会考虑的。所以当意识到技术、市场一定要与人、与应用场景结合的时候,他一定会需要这种设计思维方法论。

越深入地了解用户需求,创新者就越会知道问题在哪里。对问题的探究,不同背景的人都可以参与,如何去做用户调研,如何跟用户做访谈,这些在人文社科中已经有很多工具方法。定义问题是站在收集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去剖析需求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这些都是站在人的视角看问题。接下来是创意,这个步骤我们不特别强调画图,但会用不同的材料,比如用乐高、纸材等组合进行表现创意,很多材料都可以帮大家做各种不同的设想。我们特别强调做原型,不一定做得很精准,能把意思表达出来就可以,可以让不同学科的人进行商讨,然后再拿给我们的目标用户去测试是否可用和好用,然后再进一步去迭代开发。

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动手实践是核心,要把它原型化,能让不同学科的人理解,这形成了一种其通的语言,大家都能用这样的语言去沟通,原型就是一个特别好的媒介。除了动手实践,还有团队协作、强调首创精神,乐于反复实践尝试等,这些都形成了创新者必要的素质。我们发现从工科或者技术创新的角度,设计思维的流程和方法也是非常有价值的。以往工科的大学生的创新实践项目,最后的结果往往是论文或者技术方案,但论文或者技术方案要转化成价值,就要有创新方法支持的产品化和市场化。设计思维在这个方面就可以很好地帮助他们,流程容易理解和学习掌握,能够让有技术或者商业背景的人也参与合作共创。

《设计》:设计思维在不同学科之中应用的时候,是否会产生一些问题?

付志勇:这取决于我们的目标,还有投入的精力。比如我们有非常专业的设计、技术和商业方面的专家,目标明确地去做设计思维工作坊,就比较容易就达成目标。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较多的资源和支持,甚至在工作坊之前已经做了充分的调研,把调研的内容和结果拿到工作坊中,这个时候产生的结果是更有效的,或者是更有创新性的。越是有经验的人参与,结果肯定会越好。

《设计》:为什么设计思维要跟创客联系在一起?

付志勇:设计思维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原型实现,这个原型怎么做?现在已经有很多开源硬件,添加几行代码,做出的原型就可以演示功能,之后就可以进行交互和测试。各大企业的线上云平台也有人工智能的应用程序接口,可以支持做出更智能的产品。

创客运用的开源技术可以非常好地去制作原型,对设计结果进行验证,所以我们把创新创业当中的创客实践技能与方法,加入到设计思维中的动手实践部分。单纯的设计原型,作为一种模拟展示是可以的,但如果我们要交付具有交互性的原型产品的话,就会融入创客实践的技术和方法。

《设计》:为何很多企业希望举办设计思维工作坊?

付志勇:有的企业是希望用设计思维做员工培训,很多企业的参与者都是搞IT和工程的人,他们对跨界思考不是很了解,希望帮他们拓展一下思维,与设计背景的人_起做一些有创意的东西。多个岗位共同参与合作也可以促进多方沟通和理解,能更有效地促进成果落地性。我们用设计思维工具来支持大家一起共创,探索一些新的方向,也发展出一些有趣的创意。

经过多次实践,我们也总结了一些跟企业合作的经验,前期确定方向的时候,用设计思维工作坊形式,甚至更专业的参与式工作坊,探索可能的方向,确定一些可能的解决思路,之后回到专业设计的领域内帮助他们去深入,所以工作坊对偏早期有好的支持作用。

我们也希望企业能够引入设计思维方法,在企业内部用这样的方法让团队做创新。我们跟企业合作,不仅是帮他们做设计咨询,同时也乐于教会企业用设计思维解决问题,使设计思维变成他们创新能力的一部分。

《设计》:企业对这种工具方法的接受度有多大?

付志勇:前几年的工作实际上是在推动,企业中会有一些前瞻性的主管认识到这个问题,希望员工能够采用这样的创新方法。在不同的部门接受度是不一样的,比如技术部门,对员工来讲更多的是一种体验、了解和拓展。对于产品研发部门,他们会用设计思维方法在内部开展研究和实践。

《设计》:您认为具有设计思维的人,在未来的社会或工作中具有怎样的优势?

付志勇:这样的人才在未来将可以引领创新。作为一个具有设计思维能力的从业者,他会具有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乐于探索未知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执行领导力等。他会有更多的成长空间去参与到有挑战的项目中,未来在企业当中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设计》:您在教授跨专业的学生时,他们在运用设计思维时会遇到哪些问题?

付志勇:最大的问题是不同学科的思维模式很难调整过来的。设计思维的第一步是理解人,然后从人的需求出发,去找不同的技术来解决。如果发现现有的手段实现不了,就把重新思考问题,换一条思路去做,可能不会在技术上去突破,而是运用现有的或者不同的技术,同样能达成那个目标。但是搞技术背景的学生通常会从技术出发,技术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然后我攻克技术难关去达成那个目标,而后再放在应用场景中。技术思维通常是以线性的思维模式往深里走。设计思维则是横向的、多视角的、甚至很跳跃的,各種解决方案都会去尝试,最后去评估,选择一两种可能实现的,去找实现手段去落地。

商业背景的同学关注的是市场有多大,从统计的角度去看趋势和方向。设计是从人的需求出发,发掘潜在的需求可能性,再看如何满足或者培育足够大市场。如果要产生有价值的创新,肯定要结合市场因素。如果把用户需求和市场尺度两者整合在一起,将定性和定量的方法研究结合,再连接科技创新的可实现性,就是设计思维所提倡的跨学科创新模式。

猜你喜欢
工作坊思维方法
麻阳:相聚工作坊研修共提升
名师工作坊促农村教师成长
赫山区小学语文工作坊促教师专业成长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