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地市级博物馆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教育活动的优势与不足

2019-12-23 01:24许凤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22期
关键词:天水市研学博物馆

许凤

摘 要:地市级博物馆是中小学开展研学教育的重要场所,以国家一级博物馆——天水市博物馆为例,每年有近10万中小学生通过研学旅行和研学活动进校园等途径与博物馆“零距离”接触,在博物馆里学习历史文化、科普知识、文物保护常识,博物馆已经成为中小学拓展中华传统文化类课程建设的第二课堂。然而在研学团队扎堆参观的游学高峰期,研教人手短缺、体验类参与项目不够丰富、食宿行硬件保障不足等问题就成地了市级博物馆研教事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文章以天水市博物馆研教事业发展为例,对博物馆研教基地建设、人员培养、资源整合、项目开发等方面做简要分析,探索地市级博物馆开展可持续研学教育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地市级博物馆;天水市博物馆;研学教育;优势不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出要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立德树人的实践中。为此,经实地核查及综合评定,教育部于2017年将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204个单位确定为首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天水市博物馆荣列其中。

近年来,天水市博物馆紧紧围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学教育活动,30余万中小学生通过活动学习文物知识、了解地域风俗文化,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尤其在全国各中小学研学旅行热潮兴起后,天水市博物馆更成了周邊城市开展研学教育的必选场所。如何让研教基地成了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载体已成为业界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以天水市博物馆近年来研学教育的开展情况为例,浅谈地市级博物馆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教育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改进博物馆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建设谈几点看法。

1 地市级博物馆开展研学教育的优势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近几年,全国各地中小学纷纷响应教育部号召,组织学生走出校园,深入各级博物馆、纪念馆接受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有条件的地区不仅带领学生参观本地博物馆,还组织学生外出游学,增长阅历,开阔眼界。地市级博物馆作为地域历史文化的宣传窗口,拥有数量庞大且固定的学生观众群体。日益高涨的研学热已经引起了相关部门对博物馆教育事业的关注,一些地区已经出台了扶持博物馆研教事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各级博物馆也纷纷加大了硬件设施、人员培训及学生教育项目开发的力度,研学教育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相较于国家级、省级博物馆,地市级博物馆能够直接满足本地域学生就近接受研学教育的需求,学生的研学成本低,乘坐大型交通工具的概率小,易于组织,团体出行安全系数相对较高。同时地市级博物馆接待的外来研学团队数量远远低于国家级、省级博物馆,因此,有相对充沛的时间和精力改进研学方式、提升研学品质。

2 天水市博物馆研学教育活动开展情况简介

天水市博物馆成立于1979年,是国家一级博物馆,承担着天水地域内文物的征集、保管修复、陈列展览、科学研究工作,以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伏羲庙、胡氏古民居建筑(南北宅子)的保护管理利用,还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昊伏羲祭典礼仪的保护与传承等多项工作职能,2009年9月向社会免费开放。

2017年,天水市博物馆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全国中小学研学教育实践基地”。为充分发挥基地的教育职能,天水市博物馆先后投入800万元改造提升展馆及青少年活动中心软硬件设施,满足基地日常教学需要;投入20万元,输送教育人员外出学习,聘请专家来馆授课,加强基地教师队伍建设;投入20余万元,紧扣“传播历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这一主线,开展了传统节日普及教育、中华文字起源、“陶罐和铁罐”课程内容开发、“我是小小毕加索”展览配套教育项目、珍惜海洋贝类科普教育、“西垂有声”秦与西戎文化探索等教育项目30余个,举办了拓片、简牍制作、非遗剪纸等常设教育活动82场,为天水两区五县中小学、语言培训机构、读书社团、小记者团及20余家研学机构提供基地内研教服务,此外还先后40多次深入地市及偏远山区中小学开展基地外研教活动。

据不完全统计,2018—2019两年间,有近30万名中小学生通过天水市博物馆研学基地的教育活动,了解天水历史文化、科普常识、文物保护利用等相关知识,有效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保护传承。

3 以天水市博物馆研教活动为例,分析地市级博物馆研教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天水市博物馆自开展研学教育活动以来,始终坚持因人施教、因人施讲的理念,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开发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研学教育项目,天水市博物馆的研教人员还将开发的教育项目主动带入乡村中小学,让偏远地区的青少年享受与城市学生同等的受教育权利。科学的课程规划、细致的文化讲解吸引了天水地区中小学主动来馆参观学习,良好的教学口碑也带动了兰州、西安、西宁等地的学生团队前来参观,研学游发展的前景广阔。

然而,大量外地研学团体涌入后,馆内研教人员短缺的问题暴露了出来。2019年10月,天水市博物馆外地研学团队数量激增,最多的一天同时有三所中学的1000余名学生在馆内参观。天水市博物馆属于仿古庭院式建筑风格的博物馆,单厅展陈面积不大,1000余名学生同时进厅,接待压力较大。再者,按照天水市博物馆每50名学生至少免费安排1名讲解员,每30名参加专题教育项目的学生配备1名辅导老师的标准,三所学校的学生至少需要安排20名讲解员,需要配备35位专题教育辅导老师。而天水市博物馆在岗讲解员仅有16人,他们同时承担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伏羲庙、国家一级博物馆天水市博物馆展厅陈列及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的课程讲解等工作。从暑期开始,全体讲解员奔走在繁忙的讲解一线,他们尽职尽责、任劳任怨,为每一个旅行团队、研学学生提供优质服务,从未因团队多而降低接待标准和讲解质量。尽管天水市博物馆非常重视讲解人员的培养工作,但要遴选、培养一名优秀的讲解员,至少需要三年的时间,研教人员缺口在短时间内无法填补。

高强度的工作、研教人手的短缺严重影响了专项教育项目的研发进度,很多全新的研教构想没有办法落地实施,这就导致学生在天水市博物馆学到的文化知识多,而带有仪式感的参与体验相对较少。

此外,天水市博物馆地处天水主城闹市区,千人以上学生研学团体在市区繁华地段可以选择质优价廉的住宿、餐饮、停车地点有限,这也影响了像天水这样人口密度大、老城区面积小、主干道交通拥堵的地市级博物馆承接外来研学团队的接待体量。

4 改进提升措施探讨

针对人手短缺问题,天水市博物馆已经启动了研学团队分流预案,错峰调剂研学团队的参观、研教时间,保证预约团队正常教学,现到团体有序参观。此外,择优录取大学生志愿者扩充到研学团队教学队伍中来,缓解研教压力。同时,加大后续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增加薪酬、表彰先进等方式调动在职讲解员的工作积极性,降低人员更迭速度。

针对体验类教育项目不足的问题,地市级博物馆可以与教学经验丰富的学校、研学机构联手,充分发挥博物馆科研、学校教学、机构组织的优势,由学校提需求、博物馆搞研发、机构出人力,结合学校教学内容,开发一系列深化学校知识体系、扩展学生综合素质的研教项目,让博物馆研学与学校教学完美对接。

针对地市级博物馆接待体量受城市旅游服务硬件条件制约的问题,可以积极向当地政府反馈研学团队诉求,协调各方解决停车、住宿、餐饮等问题。

博物馆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教育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上至政府职能部门、各个学校研学团队,下至博物馆普通员工,只有上下一心,共同协作,才能通过博物馆第二课堂带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才能借助博物馆藏品和当地文化资源,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弘扬中华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地市级博物馆应当抓住研学热的契机,提升博物馆的公众教育水平,为全面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中国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第十八讲·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天水市研学博物馆
2019—2021年天水市餐饮具消毒效果监测分析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快乐研学之旅
小小书画廊
博物馆
今晚妈妈不在家
基于研学旅行的地理综合思维培养例析
紧绕目标定位 开发研学课程
露天博物馆
CIS战略与天水市旅游形象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