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化产业:山东省潍坊食品谷—现代农业高效建设

2019-12-24 09:28王瑜
营销界 2019年12期
关键词:潍坊市食品

文/王瑜

本文结合潍坊食品谷的资料,分析了价值共享型盈利模式的运行机制。在系统分析食品企业盈利模式演化趋势的基础上,以“共生、共赢、共享”为优化目标,构建以创造共享价值作为核心驱动因素的价值共享型盈利模式。

引言

潍坊市是农业大市,禽肉出口量占全国八分之一,山东省三分之一,出口到全球各个地区的农副产品加工品多达1300多种,潍坊市的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位居山东省首位,蔬菜出口量为全国的十分之一,潍坊市采用农药安全监管信息追溯系统,经销网点全部信息化管理。形成产业品牌、地域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节会品牌五位一体。截至2017年1月,潍坊市共有农业领域中国驰名商标13件,山东省著名商标90件,“三品一标”认证1608个,寿光菜博会、昌邑绿博会以及青州花博会等全国性节会品牌。做为潍坊市的传统优势产业,潍坊市已经初步形成了以粮食果蔬、畜禽屠宰肉类加工为主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并且形成了区域配套鲜明,核心功能突出,龙头企业强,市场覆盖广的鲜明体系。2014年潍坊市规模以上食品企业517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25亿,占山东省的10%,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过亿的龙头企业282家,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家,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3家,出口120多个国家与地区500余种食品,2014年出口交货值占山东省1/6,食品加工业逐渐向全产业链纵深发展。2015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61亿,山东省第四位。中国食品谷以打造高端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促进食品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打造以食品加工业为核心,农业、物流、研发等多领域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成为面向全省、辐射全国、走出亚洲、走向世界的“食品硅谷”。现代化消费市场变得更加注重食品安全与健康品质,中国食品谷从供给侧结构改革出发,打造的引领食品产业转型,高端要素聚集涵盖全产业链,三产融合的综合平台,定位为“食品硅谷”。2016年成功举办以“食品与农业创新”为主的国际食品峰会,促进产业转型,提升健康生活质量,形成“重品牌、重安全”以农产品到餐桌全过程安全控制闭环体,同时带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现现代农业与高端食品产业的转型突破,潍坊市为建设国家食品安全区,推动食品产业转型升级,2012年8月,提出规划并进行建设。其核心构成为“一核,五区,多点,五中心”,“一核”为以寒亭区为中心的核心区,此区域为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以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三区重叠带”,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五区”包括港口经济食品产业园、寿光蔬菜种子谷、昌乐诸城肉食品加工基地、峡山有机农产品加工基地以及安丘出口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多点”即涵盖农、工、商全产业链的现代农业,食品加工与流通园区并存,具有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与大宗农产品现代化仓储物流功能。“五中心”包括食品产业交流中心、食品产业物流交易中心、高端食品总部中心、检验检疫中心、食品产业发展与创新研发中心。

智慧化发展模式

中国食品谷发展目标,以食品安全为生命线,推进科技创新,培育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借智借力强化品牌战略与联盟作用,优化产业生态,形成制度创新与对外开放的食品产业转型发展的综合平台与高端要素聚集区。打造包括食品产业创业中心、配送物流中心、人力资源中心、展示交易中心、生活配套服务中心、专业服务中心、检验检测和认证中心以及品牌运营中心在内的八大中心,搭建包括研发孵化平台、综合交易平台、电子商务平台、仓储物流平台、综合服务平台以及检验检测认证平台在内的六大平台,其中食品安全体系建设在整个平台中起并联与整合节点项目的作用。其仓储物流平台集货源组织、保鲜配送、城际运输、目的地分销于一体,以品牌创新带动食品及农产品实现优质优价。立足于潍坊市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构建特色园区。主要包括诸城“山东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食品)建设”、安丘食品(农产品)加工出口基地建设,实现信息、技术、设备共建共享,创新经营模式、带动产业发展,提升基地品牌价值,实现传统食品产业与新兴电子商务深度融合的产业链,实现产业集群发展。潍坊市以延伸补强产业链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以“互联网+”为突破口,利用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形成企业规模大型化、产品结构多元化、产业形式基地化、品种档次高端化、生产技术高新化的发展方向。中国食品谷以核心突出、功能完善、品牌影响力强,园区配套以及体系完整的发展格局,实现食品产业转型升级,拟实现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500亿元的发展目标,完善食品产业链,优化食品产业结构,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聚集区。大力发展作为产业重要支撑的龙头企业,以食品安全体系为切入点,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创新生产工艺,提升品牌影响力,培育和发展“食安潍坊”品牌。创新营销模式,多渠道开发国际、国内市场,推进跨境电子商务便利化。以大数据技术与“互联网+”两化融合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建设食品可追溯体系,提升产业配套服务能力,组建包括潍坊市肉鸡产品出口产业联盟、速冻调理方便食品产业联盟、安丘蔬菜出口产业联盟、玉米淀粉深加工产业联盟、潍坊白酒产业联盟在内的食品产业联盟。通过建设食品产业创客中心、组织开展协同创新、建设企业创新平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广高附加值食品产品以及概念性食品为主的概念性食品,加速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开展食品领域国际合作交流,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食品产业国际化。

启示

推动共享机制。实行包括农民创业培训合格证书、农业企业准入证书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农业经营准入制,实行行业协会联盟制,实现个体权益的行业维护以及市场信息的通畅共享。中国食品产业纵向联合与供给链管理的意义包括增强中国食品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适应消费市场变化满足农业技术创新需要以及促进中国食品产业组织以及物流业的变化。应提高食品产业各环节集中度,完善组织与分配机制,改革宏观管理体制,协调国内外供给链,壮大龙头企业。企业为客户创造的超过成本的价值是其竞争优势的根源,竞争优势体现为差异化与成本领先两种形式。通过整合价值链的优势环节获取持续竞争力。构建合理的产业组织模式,加强包括投资政策、税收政策、企业政策以及金融政策在内的产业政策支持,加强行业协会的建设,产业价值链需要发挥协调性,实现各利益主体的协同,健全价值链协调机制。

发挥“互联网 +”。“互联网 +”作为食品安全的捍卫者,构建食品安全保护网,建立从产地环境质量监测、生产过程管理、产品质量检测到包装运输的可追溯性数据库,建立社会化合作平台,发挥社会监督的保障力量,保障食品安全质量。食品企业应在“互联网+”背景下,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完善产业链重要环节,进而促进产业调整以及国民经济增效升级。“互联网+”在品牌宣传、营销服务体系建设以及促进境外合作方面都将发挥及有效的作用。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两化融合,全面优化行业结构,包括布局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以及技术结构等。 “互联网+”在食品企业中体现出开放性、高效性、竞争性以及高投入性特征,能够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价值增值,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构建食品安全信息平台与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完善食品安全规制体系,增强监管部门执法力度、提高消费者食品安全认知水平,重视社会组织的监督作用,鼓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完善可追溯体系进行食品安全认证。建立食品安全治理网络平台实现多元主体参与。产业链运行效率会随着消费者需求信息快速流通而提高。以实现整链利益为前提,建立信息共享,强化协调机制。

发挥“标准化+”。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11月首次提出“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以标准化推动食品企业供给侧改革是大势所趋。2015年12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旨在通过“标准化+”的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中国食品产业需求侧特征主要包括进口食品消费能力持续增强、食品走向互联网时代以及高健康、高品质的食品需求大幅增加。根据国家统计局有关资料显示,中国进口食品年均增长速度近五年在15%左右,美国食品加工业协会预测中国在2018年将成为全球最大进口食品消费国。食品电子商务具有产品多样化、便携度强以及成本低的优势,促进了食品消费模式发生改变。食品产业供给侧特征主要体现为高品质产品供应不足,低品质产品过剩。追溯系统则是披露食品信息的有效途径,可追溯性激励企业增加努力程度,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利润影响不同。促进企业合理竞争,形成大中小并存的竞争性市场结构。健全产品质量控制体系与行业标准,构建合理的进入壁垒,完善市场的退出机制,保持潜在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融合,推动价值链、产业链与创新链的融合。

猜你喜欢
潍坊市食品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山东潍坊市新时期农村能源工作思路、对策与建议
潍坊市“互联网+制造业”的制约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
山东省潍坊市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潍坊市中小微物流企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潍坊全市会展统计培训会议召开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潍坊市公安局消防支队奎文区大队 多项举措深入推进冬春火灾防控工作
危险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