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邑村民族体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019-12-24 17:37杨明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云南昆明650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年10期
关键词:体育项目少数民族小镇

□ 杨明(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1、前言

2、可邑发展体育旅游所具备的条件

2.1、便捷的交通

可邑位于弥勒县城之北,西山地区偏东边,距离弥勒县城22公里。如今的弥勒县城除了具备相应的汽车客运站以外,还开通了高铁站,并命名为弥勒站。前往可邑小镇的游客可先乘坐高铁到达弥勒高铁站,出站可转乘弥勒县城12路公交直达可邑小镇,游客也可选择自驾前往。

2.2、宜人的气候环境

依山傍水、林木秀丽,清澈的小河从村边流过;村落里的土楼木屋、河边歪斜着的水磨坊……这就是可邑村,该村被命名为首批“全国生态文化村”。可邑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海拔高,冬冷夏凉,年平均气温18.7℃。境内奇峰异石林立,树木繁密,山峦叠嶂,森林覆盖率达80%。由于独特的气候跟生态环境,可邑村还被赋予了“全国森林旅游示范村”、“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等荣誉称号。

2.3、国家首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可邑小镇作为国家首批的96个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之一,在申报的评选资格条件中明确指出:小镇所在的县(区、市)政府要高度重视体育工作,能对发展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提供政策保障,才具备申请资格。由此可见,可邑的体育发展具备坚强的后盾。

2.4、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可邑是我国世界十大名曲“阿细跳月”的故乡,可邑作为《阿细跳月》》(阿细人在庆祝丰收和胜利时的一种舞蹈)和《阿细的先基》(阿细人用口头流传下来的创始史诗)的发源地,具有丰富、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舞蹈资源。此外还有踩高跷、跳霸王鞭、踢毽子、阿细摔跤、阿细斗牛、阿细刀叉舞、祭火、祭龙等。

2.5、具备相应的场地设施

可邑小镇作为国家首批运动休闲小镇,除了乡村旅游的设施相对比较完善外,村里还具备了一定的开展当地运动项目的场地设施。例如村里面有专门的摔跤场、斗牛场、阿细跳月广场,篮球场地等设施。

2.6、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可邑作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景区景点,如密枝山、虎啸山林、新村、旧村、传习馆等,每年都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旅游。将体育旅游融入到乡村旅游的发展当中,谋求二者的共同发展,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3、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意义

3.1、传承和发扬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和发扬一直以来都是一件待于解决的问题,如果将少数民族的体育项目开发为一种旅游资源,将给少数民族的发展注入新的发展动力,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体育文化传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人们既锻炼了身体、又传承了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同时作为一种旅游资源来开发,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当地少数民族的经济创收,可谓一举三得。

3.2、促进经济创收,助力脱贫攻坚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精神,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大扶贫格局,充分发挥体育行业在脱贫攻坚战中的特有优势,将体育扶贫纳入脱贫攻坚总体部署和工作体系,实施体育扶贫工程,推动体育工作与扶贫工作深度融合,加快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进程。体育旅游的开展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创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当地的脱贫攻坚。

(4)能有效改善油层渗透性,该工艺在简化了出砂油田的采油工艺的同时,能够将油层近井地带的游离砂排出地面,增加了近井地带的渗透率,从而大规模提高单井产能,提高区块开发效益。

3.3、娱悦身心健康

体育的一大显著特征是身体的直接参与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广泛的社会参与性,使参与其中的人们体验到不一样的感受,起到娱悦身心,促进人们身体健康的目的。

3.4、助力乡村全民健身的普及

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由国务院2016年6月23日发布。全民健身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是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发展目标为到2020年,群众体育健身意识普遍增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明显增加,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7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4.35亿,群众身体素质稳步增强。农村作为我国人口基数较大的聚居地,体育设施匮乏,群众体育开展较为落后,人们的健身意识薄弱,全民健身普及度低。开展体育旅游不仅能推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全面开展,而且能促进人们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与休闲娱乐方式,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3.5、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体育旅游作为一种新生产业,最早起源于欧洲。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升级,以体育和旅游为代表的体验式消费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人把自己的运动爱好融入旅行中,体育与旅游的结合也催生了庞大的市场空间。体育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个分支,必定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注入新生动力。

4、少数民族体育资源在旅游业中的发展优势

4.1、新颖性,催生动力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我国的普及度较低,虽然国家在政策上予以支持,但效果一直不佳。谈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时,会使人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好奇心会催发人的内生动力,从而使人们产生强烈的参与欲望。

4.2、参与性,身临其境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广泛的参与性与观赏性。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可以身临其境的参与其中,感受不一样的体验,这也是体育旅游区别于其他旅游的不同之处,也是其他旅游所无法与之匹敌的。这种亲身体验式的旅游项目能给游客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增强人们的内心感受,是目前人们较为喜欢的一种体验式旅游。

4.3、时代性,发展趋势

当今,中国旅游正由传统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换。许多旅游者已不只局限于走马观花式的传统旅游方式,更愿意参与一些能够促进身体健康、恢复体力精力、增强体育锻炼意识的运动休闲旅游项目,他们希望用运动的脚步串联美景,体验不一样的旅行感受。

4.4、民族性,独具特色

我国是拥有56个民族的泱泱大国,少数民族众多,具有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不同的地理环境和不同的生活习俗造就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背景形成了各民族之间的差异,最终形成了包罗万象的、别具一格的民族特色。

5、开发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原则

5.1、协同性原则

在开发少数民族体育旅游的过程中,要注意协调与其他产业之间的矛盾,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切不可鼠目寸光,不计后果的随意开发。在开发的过程中政府应该起到积极的引导和支持作用,合理规划资源的开发和利益分配等问题。

5.2、生态性原则

绿色、生态、环保一直以来都是作为产业发展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体育旅游的发展毫无疑问也应遵循这一原则。只有遵循事物最原始的本质,保留事物本身所特有的元素符号才是事物得以长远发展的前提。

5.3、与时俱进原则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特定的历史与环境,人们的需求引起人们的创造。只有迎合当今社会人们的需求,才能更好的创造社会价值,更好的为人类社会服务,脱离当下社会人们发展的需求将很快走向灭亡。

5.4、群体性原则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普遍的参与性,绝大多数属于集群项目,它的发展离不开群众,发展成果应由群众共享。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要考虑群众的利益,因为群众是开展体育旅游的的主体,如果以损害群众的利益来换取经济上的收益是得不到长足发展的。另外,体育旅游的开发应面向大众,群体共同参与。

5.5、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

体育旅游资源在开发过程中,应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开发前应由大家共同商建,制定科学的实施方案,做好合理的规划与利益分配关系,建立和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等。当然,最终的成果理应由大家共享。

6、可邑发展体育旅游的路径探析

6.1、体育旅游与当地乡村旅游相结合

目前,可邑的乡村旅游有专门的开发商在运营和管理 ,各方面的设施和管理制度相对比较完善,每年都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旅行。这就为当地体育旅游的开展创造了条件,以此为契机来开展和传播当地的传统体育项目,有利于体育旅游较快、较好的发展。将体育旅游与当地的乡村旅游相结合,将给当地的旅游业注入又一新生动力。

6.2、搭建全新的网络媒体宣传平台

当今的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网络媒体具有宣传面广、维护费用低、及时性强等特点。体育旅游可以搭建专门的网络平台进行宣传,例如可建立专门的网站宣传栏、广告牌和创建微信公众号等进行宣传。

6.3、组织赛事进行宣传

组织赛事进行宣传,能吸引大量的围观群众前来参与,增强参与群众的直观感受,从而让更多的人喜欢上当地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进而达到一传十,十传百的效果。

猜你喜欢
体育项目少数民族小镇
安安静静小镇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CK小镇”的美好
熊的小镇
小镇(外一篇)
高职新兴体育项目教学对大众健身的影响分析
少数民族的服装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成语魔方
从机械训练到有机训练
——一个体育项目实训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