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利好政策对提振脱贫信念的影响

2019-12-24 08:53钱久芹
山西农经 2019年20期
关键词:脱贫致富内生动力

钱久芹

摘 要:为提振群众脱贫信心、坚定勤劳致富信念、增强群众奋斗动力,党和国家从巩固农业地位、改善农村环境、健全农村社保、打破城乡二元等多方面施策引导,创设了优良的外在条件。

关键词:脱贫致富;内生动力;利好政策;勤劳自强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20-0033-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3.8        文献标志码:A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要想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在扶贫工作中,既要破除贫困群众的绝望、畏惧、迷茫情绪,又要警惕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起来。

1  夯实农业基础,巩固农民地位

目前,我国农村发展不充分,贫困人口大都集中在农村。巩固农业的基础性地位不仅事关我国十几亿人口的粮食安全问题,也是巩固农民地位、提振农民自信的基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要稳定粮食产量,保障农民种粮收益,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农业补贴政策不仅调动了农民耕种的积极性,而且普惠性的长效补贴机制也使得农民的优越感增强,利于农业农村的持久良性发展。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不仅提升了生产力、解放了劳动力,也将使农民得到自我提升,使其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繁重劳作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娱乐或从事其他副业,紧跟时代,开阔视野,充实本领,放松身心,寻找更多增收渠道。

2  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

中央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的治理,开展“厕所革命”,政府提供财政支出,加快补齐贫困地区人居环境短板。并开展村容村貌提升工作,改善道路交通,修复生态环境,整治空间环境,凸显地域风貌,绿化亮化村庄,清洁道路庭院,美化生活环境,使其成为既具田园风情,又有便利生活条件的美丽乡村,成为城里人都眼前一亮、为之神往的好地方,也使村民的心灵得到净化与升华,重拾扎根乡村、稳定生活的信念,追求美好的生活。

3  合理配置要素,促进城乡融合

便利的交通和全面覆盖的现代通讯网络打破了城乡间的地域与信息障碍,让农民无论在空间还是精神上都可以逾越城乡界限,与城市交融,便于农民开阔视野,及时掌握社会动态,增强致富的能力及信心。同时,制度上的城乡界限也逐渐被打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采取诸多措施彻底打破城乡二元制结构。首先,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进一步放活承包地经营权。其次,打通城乡要素自由流动通道,在落户、职评、待遇等方面放宽或倾斜,使人才、资金、产业、信息等不断注入乡村,为其发展注入新动能。再次,在教育、医疗、文化、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上实现均等化,全民覆盖,普惠共享。诸多方面的利好政策将为乡村发展带来创新活力,为农民提供更加广阔的增收渠道,并减轻农民负担。

4  健全社会救助,推进兜底保障

民政部下发了《关于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中切实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大农村低保和救助力度。对丧失或限制劳动力的群众,确保其有持续的基本生活保障。对孤寡特困人员予以救助供养,残疾人享受免费康复训练和物质救助以及就业技术指导与岗位推荐,老幼都能有稳定的看护、照料服务,在遇到重大灾难及重特大疾病时能得到救助,不让老弱病残成为家庭中的重大负担,减少群众因病、因灾致贫的现象。让国家和社会的关怀温暖群众的心,使他们怀揣感恩之心传递正能量,使其他有劳动能力的亲朋解除顾虑,靠自己的双手开创更加美好的生活。

5  推动结构改革,壮大乡村产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重点发展贫困人口能够受益的产业”。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明确乡村产业发展任务。除发展现代特色种养业外,还可发展特色手工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休闲旅游业等,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农民有更加丰富的就业选择与更加广阔的创新空间。同时,支持企業在乡村办生产车间,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利用修复生态、美化环境创设一些护林、环卫等工作岗位,优先提供给贫困群众,用劳务报酬代替直接资助。多样化的农村产业使得农民的就业和收入不再局限于农忙与丰收,增强了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

6  开展结对帮扶,强化精准扶贫

为强化精准扶贫,《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第七条提出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行脱贫工作责任制,健全定点扶贫,鼓励自愿包干。各地、各部门积极响应政策,为更精确识别及调查贫困人员和贫困原因,设置扶贫专干、派设驻村书记、党员干部包干结对子,针对贫困情况精准帮扶,进行物质救助、资金支持、政策引导、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等。让贫困群众心中有温暖,胸中有感激,目中有希望,行动有方向。同时实行先富带后富,发达地区和富裕部门的扶贫协作,给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带来更多创业机遇与就业机会。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为限制劳动力者提供保障,通过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通过发展产业和带动就业帮助贫困者获得收入,通过金融、技术等支持鼓励有志者创业,通过易地搬迁或基础设施改进解决闭塞落后的村貌。精准扶贫让每一位贫困者都有机会消除短板,过上有保障的生活。

7  坚定扫黑除恶,维护基层正义

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是增进脱贫信心的基础。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进行扫黑除恶专项行动,是整肃社会环境尤其是基层社会生态的良方。扫除村霸,打击老赖,治理乱象,让勤劳的群众有收获,让智慧的群众有方向,让朴实的群众有温暖,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让群众更有劳动和创造热情,更坚定脱贫致富信念。保证公平正义的重要前提是充分尊重群众的知情权与参与权,包括基层党务公开、政策宣讲到位、选举评定等各项工作过程透明与结果公示,扶贫资金的阳光化管理等诸多方面。让各种职务犯罪无机会,让百姓有机会享受各种惠民政策,提高基层政府和党组织的威望和公信力,使其成为服务群众的核心,成为群众依靠的引路人和兜底人,增强群众奋斗的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脱贫致富,改善生活,既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方向,更应该成为人民群众自我奋斗的目标。”外在的帮扶只能提供牵线搭桥、创造机遇等辅助支持,只能解决眼前问题或基本生活问题。要想实现稳定脱贫,持续向上,过上更美好的生活,需要靠自身的勤劳与智慧。在党中央全面振兴乡村、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时代,在国家各项政策与资金向贫困地区倾斜的良好时机下,在党员干部深入扶贫一线、结对帮扶、解困引路的有利条件下,在党中央深入反腐倡廉、坚定扫黑除恶营造的良好政治生态下,贫困村民具备脱贫致富的优良外在条件。这些优势能转化为激发劳动致富的内生动力,发扬自力更生、勤俭创新的优良传统,使贫困村民互帮互助,团结奋斗,共同迈向小康社会。

(编辑:周宏燕)

猜你喜欢
脱贫致富内生动力
发力农业产业化扶贫 打赢脱贫攻坚战役
浅谈山区小康林业建设与脱贫致富
精准扶贫关键是要选准派强第一书记
关于河南省产业扶贫法律问题的研究
提升我国县域城镇化内生动力的对策建议
新常态下提升西安市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对策研究
外源式扶贫背景下农户脱贫的内在动力研究
老少边穷地区干部面临多重现实发展困境
哈尔滨市长宋希斌:深挖“内生动力”,推动经济中高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