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研究

2019-12-24 08:53张天东
山西农经 2019年20期
关键词:国际竞争力茶叶出口

张天东

摘 要:茶叶是中国重要的出口农产品,近年来国际竞争愈加激烈。探讨了中国茶叶出口现状,利用出口数据对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等指标进行测算,以探讨中国茶叶的国际竞争力。研究结果显示:中国茶叶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国际市场占有率不稳定,竞争力不强。建议在市场多元化、加强品牌意识和培养国际竞争力上下功夫,促进中国茶叶的出口。

关键词:茶叶;出口;国际竞争力;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20-0041-03         中国图书分类号:F7        文献标志码:A

为响应党的十九大中习近平总书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2018年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提出了《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

茶叶是中国重要的出口农产品,近年来的国际竞争愈加激烈。茶叶是重要的农产品之一,茶叶产业是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2017年最新数据显示,世界上产茶量排名第一的国家是中国,茶叶出口為中国带了较高的贸易收益。自2003年以来,茶叶出口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出口量与出口总额长期位居世界前列,并且出口总额增长较大,带来了可观的外汇收入。中国茶叶的出口总额在2003—2017年间增加了3倍之多,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0.36%,前景大为可观,外汇创造能力也持续提升。因此,实时跟进中国茶叶的出口现状,并对其国际竞争力的强弱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1  文献综述

近年来,国内较多学者就中国茶叶出口及其国际竞争力进行了研究。

在中国茶叶出口竞争力方面,大多数学者通过不同时间段的截面数据和茶叶品类进行了研究。1993年以来,各类茶的排位呈现出散装绿茶>零售包装绿茶>散装红茶>零售包装红茶>其他茶类的态势[1]。许咏梅(2006)[2]利用2000—2003年对茶叶的RCA指数进行测算,得出无论是何种茶叶,在这4年里的国际竞争力都在下降。闫振宇等(2010)[3]的研究表明,中国1992—2009年在国际市场中最具竞争优势的是大包装绿茶,相同包装的红茶是最弱的,但总的优势还是呈下降趋势。伍雁南(2011)[4]认为,1980—2009年中国茶叶出口不断增长,2007年更是达到了全球第二,仅次于肯尼亚,占世界茶叶出口总量的15.16%,但我国增速不及世界增速,比较优势在下降,发展不容乐观。黄娇娣(2011)[5]认为,中国茶叶的出口总额和总量逐年增加,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强,但与一些产茶大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在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方面,较多学者从国际市场和宏观角度着手进行研究。国际茶叶市场不是稳定不变的,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会影响两国之间贸易的开展,并对我国茶叶的竞争力起着间接性的作用。2001年中国加入WTO和2007年的“次贷危机”对我国茶叶的国际竞争力起到了一定的影响。全球人均GDP的提高直接决定消费的发生,茶叶单产和农业投入的多少也从生产成本上对茶叶的竞争起着一定的作用。解昱等(2012)[6]认为,茶叶质量的提升能够积极地吸引和增加中国茶叶的出口量,从而增强出口竞争力。王晶晶(2013)认为,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和品牌效应的联动作用,都对茶叶出口竞争力的提升有着不容小觑的效果。

从目前国内对茶叶贸易的研究现状来看,我国学术界对茶叶出口贸易的研究从2004年至今都没有停止过,但对近年的茶叶出口现状和其国际竞争力研究却很少,有些渐入冷门。信息时代数据更新速度极快,对茶叶出口的研究却依旧停留在过去,迫切需要一份具有时效性的研究。

2  理论基础

20世纪80年代,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为了合理地解释世界贸易现象,建立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指出,一个国家兴衰的根本在于该国是否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占得上风,而一个国家竞争优势的获取关键又取决于该国是否具备适应竞争生存的创新机制和充分的创新能力[7]。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的出口产品高度集中于某一产业,即使在价格上不具备任何比较优势,仍然能在国际贸易中占有较高的比重,比如A国的B产业占全球B产业的比例较高,就可以说A国的B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优势。这一竞争优势来自于该国的主导产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是否占据优势,而主导产业的优势又取决于这一产业带的企业是否拥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以提高劳动生产率[8-9]。

3  中国茶叶出口现状

3.1  中国茶叶生产现状

中国主要有4个产茶区,从北到南分别是江北茶区、江南茶区、华南茶区、西南茶区,4个茶区产茶总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98.13%。全国总产量由2003年的76.81万t增加到了2017年的246.04万t,增长了220.32%,呈持续增长态势。2003年产茶总量仅占世界总产量的25.9%,2017年已经上升到了40.54%,在世界茶叶产量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实有茶园面积由2003年的120.73万hm2扩大到了2017年的284.87万hm2,扩大了135.96%。茶叶采摘面积由2003年的92.51万hm2扩大到了2017年的219.11万hm2,扩大了136.86%。

3.2  中国茶叶出口现状

随着2003年以来茶叶产量的上升,中国茶叶的出口总量及出口总额也不断提升,茶叶出口地位也不断上升,到2015年出口总额已经超过了斯里兰卡,跃居世界第一。2003年我国茶叶出口总量为259 914 t,2015年已经达到了355 258 t,并且出口总量一直呈上升趋势。与此同时,茶叶出口总额也由2003年的36 719万美元增加到了2017年的160 996万美元,增加了12亿美元,创收效益颇佳。

4  中国茶叶的国际竞争力研究

对于一国的国际竞争力,有许多不同的评价方法,如产业产出购买力评价法、单位成本评价法等。选用茶叶出口数据进行评价,由显示性指标、分析性指标两方面组成。用显示性指标显示国际竞争力形成的结果,包括比较优势指数、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等;分析性指标用来说明国际竞争力形成的原因,包括资源禀赋、信誉品牌、成本价格等。通过分析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等指标,探讨中国茶叶的国际竞争力。

4.1  中国茶叶的RCA指数

RCA指数即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指的是一个国家A产品占全国出口总值的比重与世界A产品占世界出口比重的比率,1965年美国经济学家贝拉·巴拉萨在对部分国家的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的测算时采用的方法,可以以数字形式较好地客观地反映出这一国家或地区在某一出口贸易产业的比较优势,公式如下。

RCAji=(Xji/Xjt)/(Xwi/Xwt)

式中:RCAji为j国i类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Xji为j国i类产品的出口总额,代表j国所有产品的出口总额,Xwi代表世界i类产品的出口总额,Xwt代表世界所有产品的出口總额。

根据FAOSTAT(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据库)的数据,依照该公式整理后得出2004—2017年中国茶叶出口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就数值而言,2004—2017年,中国茶叶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基本高于1.25,说明茶叶在中国商品出口中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且比较稳定;2008—2010年滑落较大,可能是受2008年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影响。但就目前发展趋势来看,中国茶叶还是具有相当强的出口竞争力,并且短时间内,RCA指数将继续维持在1.25以上。

4.2  中国茶叶的国际市场占有率(IMS)

国际市场占有率是指某国出口总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例。中国茶叶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是指中国茶叶出口总额(或量)与世界茶叶的出口总额(或量)之比。根据UN COMTRADE数据,整理了近10年中国及世界茶叶主产国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数据,并进行了比较,发现2004—2017年,中国的茶叶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起伏上升。2004年时,国际市场占有率为13.86%,同时期斯里兰卡、肯尼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均高于中国,2008年时降至最低为12.89%,到2015年时,中国已经上升至24.11%,开始超越斯里兰卡,成为第一。可以看出,2004—2017年,中国茶叶国际市场占有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且超越了同时期的斯里兰卡、肯尼亚、印度,成为全球茶叶国际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的国家。

4.3  中国茶叶的贸易竞争力指数(TC)

贸易竞争力指数又称为净出口指数,是指一国茶叶的出口减去进口再与茶叶贸易总额相比。2004年开始,中国茶叶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基本都在0.85以上,说明中国茶叶的贸易竞争力要高于国际平均水平,出口远大于进口,并且比较稳定,即使在中国茶叶进出口方面不断增加,进出口总额增加的情况下,指数依旧维持在0.8以上,说明我国的茶叶竞争力还是比较强的;在与其他各国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越南4国的出口远远高于进口,具有一定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但无论是在进口总额还是出口额方面,近些年都要低于中国,说明了中国的茶叶极具竞争优势。

5  结束语

利用出口数据对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等指标进行测算,探讨了中国茶叶的国际竞争力。中国茶叶出口的传统大国地位比较稳固,并且在国际上长期占据较高的地位,在茶叶生产、茶叶出口上具有优势和竞争力,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分析中国茶叶出口指标,对中国的茶叶出口现状有了更透彻的了解。

5.1  中国茶叶的出口市场过于集中

中国茶叶虽然出口量、出口总额大,出口国家众多,但主要的出口国家较少,造成了比例分配不平衡的现象。摩洛哥、美国、日本、毛里塔尼亚、阿尔及利亚5国的出口总额占到了中国对世界出口总额的40%左右,其中,摩洛哥一国就占了20%左右,占5国总额的50%,这不利于贸易的平稳发展。

5.2  中国茶叶出口的国际竞争力稳定

表现在国际市场占有率高但不稳定,中国茶叶出口虽然有一定比较优势,但也应看到其他国家的发展。其他产茶国在世界市场上同样占有较高的地位,虽然目前只有斯里兰卡的占有率要高于中国,但是,同样是人口领土大国的印度及同是茶叶出口大国的肯尼亚,近年来茶叶产业的发展及出口已经有逼近中国的趋势,这也是值得警惕的。并且斯里兰卡、肯尼亚和印度3国指数远远大于2.5,潜在的竞争压力较大。

参考文献:

[1]李晓晖.我国茶叶国际竞争力的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4.

[2]许咏梅.中国茶叶出口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J].世界农业,2006(1):26-28.

[3]闫振宇,陶建平,徐家鹏,1992—2009年中国茶叶出口国际竞争力分析——基于品种及包装细分的纵向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0(12):75-81.

[4]伍雁南.中国茶叶出口国际竞争力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1(2):88-91.

[5]黄娇娣.基于“钻石模型”的中国茶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1.

[6]解昱,丁晓莉.加强中国茶叶出口竞争力浅析——以山东省为例[J].新西部:理论版,2012(8):49.

[7]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8]付红波.我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05.

[9]廖万有.试论提高我国茶业国际竞争力的应对措施[J].中国茶叶加工,2004(4):4-8.

猜你喜欢
国际竞争力茶叶出口
《牛采茶叶》
2021年5月国际茶叶拍卖市场行情
2018年前8个月越南天然橡胶出口增长9.2%
乱倒茶叶导致美国独立
国际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背景下发展东北地区粮食贸易的对策
提升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探讨
浅析石油工程服务企业如何提升国际竞争力
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分析
米弯弯的梦里有什么
Intertek2014年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出口100强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