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罗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

2019-12-25 08:28戴秀梅张有为刘艳华李若然
中国医药导报 2019年32期
关键词:安罗替尼安罗鳞癌

戴秀梅 张有为 韩 亮 刘艳华 李若然

1.徐州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江苏徐州 221009;2.徐州市中心医院呼吸科,江苏徐州 221009

我国肺癌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榜首,死亡率也一直居高不下[1]。肺癌以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为主,大约50%的NSCLC 患者初诊时即为ⅢB 期或Ⅳ期,失去手术机会。随着晚期NSCLC 治疗模式的改变,抗肿瘤血管生成为其重要的治疗靶点。靶向肿瘤血管生成包括:①阻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 receptor,VEGFR)结合的单克隆抗体;②抑制下游VEGFR 介导信号通路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s)[2-4]。安罗替尼是一种新型的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以抑制VEGFR1~3,成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FGFR)1~4,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s,PDGFR)α/β,c-Kit 等多个靶点,因而在抗肿瘤血管生成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方面发挥广泛的作用[5]。晚期NSCLC 三线尚无标准治疗。本研究分析了安罗替尼三线或以上治疗晚期NSCLC 的效果及不良反应,为安罗替尼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5~10 月徐州市中心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肿瘤内科及呼吸科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既往接受过二线或以上治疗)共4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 例。观察组男14 例,女6 例;年龄36~85 岁(其中7 例≥70 岁),中位年龄63.50 岁;ECOG 评分:0 分2 例,1 分11 例,2 分5 例,3 分2 例;鳞癌11 例,腺癌9 例;ⅢB 期4例,Ⅳ期16 例。对照组男12 例,女8 例;年龄46~82 岁(其中5 例≥70 岁),中位年龄64.00 岁;ECOG 评分:0 分0 例,1 分9 例,2 分7 例,3 分4 例;鳞癌8 例,腺癌12 例;ⅢB 期3 例,Ⅳ期17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所有患者均为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NSCLC,有符合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6]的可测量病灶,预计生存期>3 个月。排除中央型肺鳞癌及大咯血风险的患者。入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安罗替尼(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80523132、180526132、180529132、180602232、180729132、180809232、190102132、19012 4132)12 mg/d 口服,连服2 周,停药1 周,21 d 为1 个周期,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根据不良反应程度调整剂量为10 mg 或8 mg,如8 mg仍无法耐受,则永久停药。治疗周期数为2~14 个,中位周期数为6 个。对照组采用最佳支持治疗。

1.3 疗效及不良反应

1.3.1 疗效评价 按照RECIST 1.1 标准进行疗效评价,随机入组后第3、6 周评估1 次,之后每6 周评估1 次。疗效评价为: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稳定(stable disease,SD)和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客观缓解率(ORR)=(CR+PR)例数/总例数×100%。疾病控制率(DCR)=(CR+PR+SD)例数/总例数×100%。无进展生存期(PFS)定义为自入组至疾病进展、患者死亡或末次随访时间。总生存期(OS)定义为自入组至任何原因所致死亡时间或末次随访时间。随访截止时间为2019 年5 月1 日,无失访患者。

1.3.2 不良反应 按照常见不良反应评价标准CTCAE v3.0[7]评价不良反应,分为0~4 共5 个等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 精确概率法;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FS及OS 采用Kaplan-Meier 法计算,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 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评价

观察组PR 3 例(15%),SD 14 例(70%),PD 3 例(15%)与对照组PR 0 例(0%),SD 6 例(30%),PD 14 例(7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03,P <0.05);观察组ORR(15%)与对照组ORR(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DCR(85%)与对照组DCR(3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PFS(5.0 个月)与对照组PFS(2.0 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图1。观察组OS(8.0 个月)与对照组OS(6.0 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图2。

图1 两组无进展生存曲线

2.2 不良反应

观察组不良反应见表1。多为1~2 级不良反应,3~4 级不良反应主要为手足综合征、口腔黏膜炎、纳差及疲劳。3 级不良反应患者6 例,其中2 例减量至10 mg;2 例减量至8 mg;2 例对症处理后不良反应降至2 级,维持原剂量。全组无治疗相关死亡。无4 级不良反应。

3 讨论

图2 两组总生存曲线

表1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n=20,例(%)]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8]。近年来,随着驱动基因的发现、靶向治疗的发展,晚期NSCLC 的治疗模式发生巨大变化[9-10]。然而,对于多数未检测到已知驱动突变或驱动状态未知的晚期NSCLC 患者,血管靶向药物仍为重要的治疗选择。目前血管靶向药物主要有单克隆抗体如贝伐珠单抗以及TKIs 如尼达尼布[11],多数需与化疗联合。安罗替尼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口服多靶点TKIs,主要针对VEGFR、FGFR、PDGFR、c-Kit 等靶点[12]。Ⅰ期临床研究提示[13],安罗替尼治疗晚期难治性实体肿瘤具有广谱抗肿瘤潜能,不良反应可控。ALTER0303 临床研究中,安罗替尼组与安慰剂组OS 为9.6、6.3 个月(P=0.002);PFS 为5.4、1.4 个月(P <0.001)。安罗替尼组ORR 和DCR 也明显优于安慰剂组(分别为9.2%、0.7%及81.0%、37.1%,均为P <0.01)[14]。基于该结果,2018 年5 月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安罗替尼作为晚期NSCLC 患者三线或以上治疗药物[15]。安罗替尼是国内唯一获批单药治疗晚期NSCLC 的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此外,安罗替尼在《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原发性肺癌诊疗指南》[16](2018.V1)中推荐了相同的适应症。

本研究中,观察组ORR(15%)高于对照组ORR(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DCR(85%)与对照组DCR(3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也有文献报道[17],安罗替尼三线或以上治疗晚期NSCLC的ORR 为3/16(18.75%),DCR 为13/16(81.25%)。本研究观察组DCR 超过80%,提示安罗替尼治疗晚期NSCLC 有较好的疾病控制率。观察组与对照组PFS及OS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PFS与既往研究报道相近,但OS 略短,考虑可能与入组高龄患者约占1/3,ECOG 评分大于1 分患者约占1/3,随访时间短等有关。ALTER0303 临床研究亚组分析显示[18-19],安罗替尼可提高老年NSCLC 患者(70 岁以上)的PFS 和OS 以及肺鳞癌患者的PFS。本研究高龄及肺鳞癌患者的PFS 及OS 因样本量少未做进一步亚组分析。观察组不良反应多为1~2 级,包括贫血、高甘油三脂血症、谷丙/谷草转氨酶升高、高血压等。3~4 级不良反应主要见于手足综合征、口腔黏膜炎、纳差及疲劳。ALTER0303 临床研究提示[14,20],安罗替尼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高血压、甲状腺功能异常、高脂血症、手足综合征等。其中最常见的3 级或以上不良反应为高血压(13.6%),低钠血症(8.2%)及谷胱甘肽转移酶升高(5.4%)。本研究中,观察组高龄患者约占1/3,但不良反应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且无治疗相关性死亡,说明安罗替尼治疗晚期NSCLC 耐受性较好。安罗替尼作为一个新的多靶点TKIs,具有口服方便、成本低等优点。安罗替尼治疗晚期NSCLC 有一定效果,不良反应可耐受。然而,安罗替尼上市时间短,本研究样本例数较少,所以安罗替尼治疗晚期NSCLC的效果有待于扩大样本进一步随访观察。

猜你喜欢
安罗替尼安罗鳞癌
HOXA10基因敲低对非小细胞肺癌安罗替尼敏感性的影响
安罗替尼联合放射治疗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凋亡及放射治疗敏感性的影响
安罗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进展
芪休外洗方治疗安罗替尼所致手足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安罗替尼对肺腺癌细胞株A549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联合盐酸安罗替尼治疗肝癌后假性进展1例
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胰腺癌疗效观察
安罗替尼在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基于深度学习的宫颈鳞癌和腺鳞癌的识别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