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方设法,度过影视寒冬

2019-12-25 01:19方世彤
综艺报 2019年23期
关键词:口红效应影视

方世彤

英國志奋领学者,Stirling大学传媒管理硕士,长期致力于电视传媒的发展研究和咨询顾问工作。

我们在影视寒冬期真的不要被所谓“口红效应”麻痹了,应对影视寒冬的行为是勇敢面对现实,而不是虚构一个不存在的大饼

身处这个行业,冷暖自知。最近的新闻是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数量比去年同期减少27%。天眼查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有1884家影视公司关停。影视的寒冬正在眼下,这是不能回避的现实。但是,每个身处这个行业和希望进入这个行业的人也都知道,寒冬过去是春天。那么如何安然度过这个冬天?如何积极争取春天的早日到来呢?

经济学中有个有趣的现象叫“口红效应”。这是化妆品公司雅诗兰黛的老板兰黛总结出来的。他发现在经济危机时期,口红的销量并未和其他周期产品一样减少。人们为什么会在经济危机的时候购买并非生活必需品的口红呢?一种解释是人们的心理需求。越是在生活的寒冬里,人们越是有想让自己生活得精彩的勇气;越是吃不饱的时代,越有把自己收拾得精神点的想法。正是这个效应,让经济学家注意到1930年代的美国经济危机时期铸就了好莱坞的黄金年代。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影视行业在经济低潮时的“口红效应”。

不过也有经济学学者对近百年的经济周期和影视业的主要收入指标做过对比,他们发现影视行业的整体收入水平是和经济发展水准挂钩的,呈正相关关系。我们也可以理解,在收入下降的情况下,人们用于娱乐消费的金钱并不会太多。也许他们会购买一些廉价的口红,但绝对不会花费全家的伙食费去听一台高价格的音乐会。大多数人是为肚子而活,并非为精神需求而活。我们在影视寒冬期真的不要被所谓“口红效应”麻痹了,应对影视寒冬的行为是勇敢面对现实,而不是虚构一个不存在的大饼。

经济危机时期的一大特点是失业率高。由于经济下行,大量的人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解决无聊的时间也是一大社会刚需。那么多无所事事的人需要精神食粮,而这种食粮还不能太昂贵。十多年前我在英国学习传媒经济学的时候,班上有许多印度同学。我们常讨论为什么印度电影业那么强大,产生了宝莱坞。我的印度同学坦言这是经济状态造成的。印度和我们一样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在广大农村地区生活着的人民需要精神产品,但他们买不起电视机。流动的农村影院或者说电影大篷车是他们的重要消费场所。这样的消费方式决定了印度拥有全球最大的电影产量,也因此成就了宝莱坞的神话。这是在低票房、小额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行业。中国现在面临的状况应该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的票房停滞在60000块银幕数量前,而真正的低价银幕却没有活跃起来产生经济效益。比如当下比较火的无屏电视机,它有一百多寸的投影面积,高达4K的清晰度,产品售价不过一万多元。如果像80年代一样放开这种微影院,我们的银幕数量可以成百倍翻上去,影视产品能够便宜地到达更多观众。这对于产业链上的所有人都是有帮助的。影视寒冬中的人们都特别渴望有人能启动这个市场。

一批影视公司面临倒闭潮,而那些曾经创造过辉煌的企业纷纷被国资管理机构纳入囊中,未来还将有大量被资本机构、上市公司拒绝的影视公司会找到新的婆家娘家。但是在寒冬之下,国资对产业的呵护是非常重要的。欧洲是电影的诞生地和策源地,这里兴起过一波又一波的电影风潮。但是在最近40年里,好莱坞的全球化策略已经把欧洲电影打到毫无还手之力。不过,由于欧洲官方机构对影视文化的呵护,欧洲影视在不太赚钱的情况下,仍然绽放着艺术之花,仍然焕发着青春活力。这些在政府补贴下生存的策略正在被世界各国效仿,通过政府买单、购买服务的方式,能够保证影视文化的发展。虽然我们国家影视文化并不出色,但已是小荷露出了尖尖角,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指日可待。此时政府的扶持非常重要,只要在国内市场上做到稳固不倒,我们就有机会到国际市场上赚到利润。

度过影视寒冬需要群策群力,方法也不止一两条。我们有足够多的力量和信心度过这个不太长的影视寒冬。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猜你喜欢
口红效应影视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画与理
四大网大影视公司核心业务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笑话
影视
偶像效应
口红之上,危险四伏?
看影视学口语
还口红/自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