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西汉社会后期的三对矛盾

2019-12-26 03:54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9期
关键词:汉书西汉汉武帝

邓 敏

(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重庆 401331)

西汉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国家,形成了以汉族为主的华夏民族。秦朝建立了延续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可秦帝国只经历十四年就灭亡了,对于封建政权的实施和诠释其实是西汉王朝。学术界大多研究西汉鼎盛时期的政治措施和思想,本文准备对由胜转衰西汉后期的社会矛盾进行初探。

1 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西汉后期,统治阶级以法治商,与民争利,[1]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导致农民大量破产,失去土地,同时还要承担严重的人口税和更税。这就导致了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1.1 赋税严重

西汉的户籍制度和行政管理制度是“编户齐民”,《汉书》云:“编户者,言列次名籍也,齐,等也,无有贵贱,谓之齐民”,[2]即统治者对全国可控制的人口进行清理,并登记在薄,记录每个人的年龄、性别、土地财产、社会关系及身高、肤色、样貌特征等,并规定编户不能随意的迁徙,每年都要进行一次户口检查,并制定了与编户齐民相关的一些政策。

田税是“什五税一”,田税较轻。人口税是7-56岁的人,不分年龄,不分老弱,不分性别,一律按人头每年向朝廷缴纳人头税。此外,农民还要服力役、兵役。力役又叫更役,每年到官府那服徭役。兵役是成年男子要服役两年,第一年当地方兵,第二年当禁卫军或边防兵。不管兵役和力役,都可以用钱雇人帮其服役。

起初,汉王室这些措施加强了西汉王朝对人民的控制,并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但到西汉后期,统治阶级穷兵黩武、骄奢淫逸,对农民剥削加剧,同时繁重的人口税、徭役和较轻的田税使田地少、人口多的农民负担沉重,大多农民破产,沦为奴隶,导致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矛盾的激化。

1.2 土地兼并严重

西汉属于封建社会的初期,封建社会的标志就是占有大量土地的地主把土地租给农民,收取一定数额的佃租。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封建社会,国家、贵族、地主主要靠大量兼并土地来疯狂增加收入,导致百姓民不聊生,《汉书·食货志》载:“富者田连仟佰,贫者亡立锥之地”。

西汉建国以来土地兼并是普遍现象,“汉兴以来,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脾千群,徒众万计”,[3]“汉氏……豪强富人占田逾侈”。[4]到西汉中后期,统治集团腐败,如《汉书·成帝纪》载:“奢侈逸豫,务广第宅,治园池,多畜奴婢,被服绮縠,设钟鼓,备女乐”,官僚、豪强地主和富商兼并土地达到高潮。

1.3 国家垄断经济

西汉实行“盐铁专卖”政策,《史记·平准书》说:“于是以东郭咸阳、孔仅为大农丞,领盐铁事;桑弘羊以计算用事,待中”,把人民生活必需品盐、铁收归国有,有国家统购统销,掌握盐、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

由于“铁”是铸造兵器、农具、生活用具和制造钱币的主要生产原料,其所有权的归属事关国计民生、军备国防。国家直接控制制铁业,导致了“县官笼而一之,则铁器失其宜,而农民失其使。器用不便,则农夫罢于野而草菜不辟。草菜不辟,则民困乏”的局面。[5]农民被铁质农具、生活用具的高价折磨,又要上缴大量的赋税徭役,农民生活困苦,导致农民大量破产。

1.4 农民起义

西汉后期,赋税繁重,土地兼并严重,自然灾害严重,民不聊生,出现了《汉书·龚胜传》记载:“百姓贫,盗贼多,吏不良,风俗薄,灾异数见,不可不忧。制度泰奢,刑罚泰深,赋敛泰重,”的局面,并导致了农民和铁官徒此起彼伏的起义。

铁官徒和农民在各地起义,如《汉书·成帝纪》中记载:“山阳铁官徒苏令等228人攻杀长吏,盗库兵,自称将军,经历郡国十九,杀东郡太守、汝南都尉。”、“攻官寺,篡囚徒,盗库兵,自称山君。”,可见农民和铁官徒起义波及面积广,《汉书·五行志》云:“经历郡国四十余”。虽然他们没有成功,但开启后期的绿林、赤眉农民起义的先声,他们的精行鼓舞着后期的绿林、赤眉农民起义,并加速了西汉王朝的灭亡。

绿林、赤眉农民起义是西汉后期,王莽篡权取代刘氏政权后,为缓和阶级矛盾,实施了一系列政策,但其实行的政策多脱离实际,激化了全国的社会矛盾,战争一炮而发,于是爆发了历经十年的绿林、赤眉农民起义,全国局势动乱,农民颠沛流离。

2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2.1 巫蛊之祸

巫蛊之祸发生在汉武帝晚期,民间和朝廷十分盛行用“蛊”诅咒他人的“巫蛊之术”,汉武帝很笃信方士神巫,《史记·封禅书》云:“今天子即位,尤敬鬼神之祠”。汉武帝晚期久病不愈,疑是被人诅咒所致,于是指使酷吏江充清查“巫蛊”,来自西域的“胡巫”与江充勾结,事件涉及一些亲王、贵族、官吏及其帝王的子孙和妃子,就如《汉书·戾太子传》中记载:“上春秋高,意多所恶,以为左右皆为蛊道祝诅,穷治其事。”统治阶级上层一大批人受道牵连,有数万人死,长安城乌烟瘴气,后江充把矛头指向皇太子,《汉书·江充传》云:“遂掘蛊于太子宫,得桐木人。”诬陷太子刘据用“桐木”诅咒武帝,汉武帝因病久居远离长安城的甘泉宫,太子与武帝的沟通交流被江充所垄断,太子的太傅以秦末扶苏结局为教训告诫太子刘据,于是太子被迫起兵,杀江充,后与政府军交战兵败自杀,卫皇后随后也自杀。这就是西汉由盛转衰的“巫蛊之祸”。

巫蛊之祸表面上是汉武帝受到了酷吏江充、匈奴“胡巫”的蒙蔽,而引发了一场社会动乱。实际上是汉武帝不满太子“得百姓心”,不满卫氏外戚权力过大,借江充所行,加强中央集权。巫蛊之祸后,嫡长子太子刘据死,幼子刘弗陵登帝称为汉昭帝,汉昭帝早死无子,立年少的刘询即位,由于帝王年少,被霍光等外戚专政。可见汉武帝时期的巫蛊之祸导致统治阶级重新洗牌,为后期外戚专权留下隐患。

2.2 王莽改政

汉武帝之后,汉昭帝、宣帝相继即位,修正武帝的不足之处,轻徭薄赋,重视吏治,废除一些严刑峻法,这些措施扭转了汉武帝后期的颓势,西汉走势呈上升趋势,《汉书·循吏传》云:“于是为盛,称中兴焉”。但昭宣中兴后,西周渐渐的走向下坡,由于统治阶级腐败,土地兼并严重,大批农民失去土地沦为奴隶,社会危机越来越严重。这个时候王莽以救世主的角色在西汉王朝崭露头角。

汉宣帝后,元帝即位,当时元帝皇后王氏一族专政,《汉书·刘向传》载:“今王氏一姓乘朱轮华毂者二十三人,青紫貂蝉充盈幄内,鱼鳞左右。大将军秉事用权,五侯骄奢僭盛,并作威福。击断自恣,行汙而寄治,身私而讬公,依东宫之尊,假甥舅之亲,以为威重。”

而王皇后王氏是王莽的亲姑姑,王氏子孙一般骄奢淫逸,而王莽反其道而行,做了一些笼络人心的政策,勤俭谨慎,欺名盗世,得到了百姓、官员、王皇后的支持,公元八年,自立为王,夺取了西汉刘氏政权,史称“王莽篡政”。

综上可见,西汉后期,统治阶级腐败动乱,农民受到了各种剥削压迫,农民纷纷起义欲推翻腐朽的西汉王朝。可统治阶级内部也产生了严重的王权争夺事件,统治阶级内部斗争不断,政权更迭,社会矛盾加剧。

3 西汉时期的中外矛盾

西汉时期,对西汉边疆威胁最大是北方的匈奴。匈奴位于西汉的北边,《汉书·匈奴传》:“居于北边,随草畜牧转移”。汉武帝在位期间,抗击匈奴15次,最主要的战役有三次。第一次在元朔二年,《汉书·匈奴传》载:“卫青复出云中以西至陇西,击胡之楼烦、白羊王于河南,得胡首虏数千,羊百余万。于是汉遂取河南地,筑朔方”,卫青率领军队从匈奴手中夺回了河套地区,《汉书》评价这次战役西汉军队“全甲兵而还”。第二次战役在元狩二年,公元前122年,《汉书·匈奴传》记载:匈奴南下“胡数万骑入上谷,杀数百人。”汉武帝派霍去病西征大战匈奴,且大获全胜,《汉书·匈奴传》云:“汉使骠骑将军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过焉耆山千余里,得胡首虏八千余级,得休屠王祭天金人”。第三次战争,在《汉书·匈奴传》中有详细记载:“其明年春,汉谋以为“翕侯信为单于计,居幕北,以为汉兵不能至。乃粟马,发十万骑,私负从马凡十四万匹,粮重不与焉。令大将军青、骠骑将军去病中分军,大将军出定襄,骠骑将军出代,咸约绝幕击匈奴。单于闻之,远其辎重,以精兵待于幕北。与汉大将军接战一日,会暮,大风起,汉兵纵左右翼围单于。单于自度战不能与汉兵,遂独与壮骑数百溃汉围西北遁走。汉兵夜追之不得,行捕斩首虏凡万九千级,北至寘颜山赵信城而还”,第三次战争是规模最大的。

汉武帝之后,多次大规模远程的对外战争,使西汉王朝财政入不敷出,人们怨声载道,巫蛊之祸后,汉武帝发布“轮台罪已昭”,公开向人民反省其罪过,汉武帝对外政策开始转变,如《汉书·西域传》记载:“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可见,自汉武帝后期对匈奴实行“羁縻”政策,大多时候保持“和平友好”关系。

王莽篡政后,开始与匈奴开展了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战争,《汉书》载:“入塞寇盗,大辈万余,中辈数千,少者数百”。王莽为了支撑远征匈奴的军需,把全国的成年男子、罪犯和奴隶迁徙到边疆戍边,并要求全国郡县封国集资供应军粮输送给边界,这些措施加重了人们的负担。《汉书·食货志下》载:“匈奴侵寇甚,莽大寡天下囚徒人奴,名曰猪突豨勇,税天下吏民资,三十取一。”

4 结语

西汉后期,社会的矛盾主要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中外关系的矛盾。整个西汉王朝后期呈呈颓势,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西汉末年,封建地主的剥削性质尽显,大量兼并土地,赋税繁重,农民大量失去土地沦为奴隶,且统治者穷兵黩武,多对外征战,农民既要承担田税又要承担严重兵役,农民生活十分困难。统治阶级上层争夺政权,政权更迭,带来严重的政治危机,整个社会一片混乱。在这些社会矛盾下,作为社会底层受到最沉重剥削的人民生活不下去,民不聊生,全国各地爆发了农民起义。这些矛盾为西汉王朝的覆灭埋下了隐患,是西汉王朝社会危机的根源。

猜你喜欢
汉书西汉汉武帝
基于比较视角的《史记》《汉书》语言现象管窥
走马楼西汉简所见赦令初探
汉武帝好推理
一幅西汉伏羲女娲图像
古今字研究应该重视出土文献*——以颜师古《汉书注》古今字研究为例
到树上摘去年的梨
悬梁刺股
西汉
西汉玉器的鉴定
树为何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