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日引月长”释义

2019-12-26 03:54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9期
关键词:大词典富民词义

黄 鹤

(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日引月长”这个成语,在《汉语大词典》中的解释是“谓事物随时光流逝而日渐增长。”[1]该书认为这个词源自《国语·齐语》,“昔吾先君襄公筑台以为高位,田、狩、罼、弋,不听国政,卑圣侮士,而唯女是崇……是以国家不日引,不月长。”韦昭注:“引,申也;长,益也。”并举《三国志·魏志·刘馥传》,“入作纳言,出临京任,富民之术,日引月长。”作为“日引月长”最早放在一起作为短语使用的例子。我们认为《汉语大词典》的释义有一些值得商讨的地方。

《国语·齐语》“是以国家不日引,不月长。”上下互文,“引”、“长”词义当近同。韦注:“引,申也;长,益也。”引,申也,是延长、伸展之义;长,益也,是增加、增进之义。而《汉语大词典》的解释侧重“增加、增进”义,以“日引月长”为“谓事物随时光流逝而日渐增长”,可见其认为“引”和“长”皆有增加、增进之义,认为该词语义偏向于后者。我们觉得这种解释在这里是牵强的。 “延长、伸展之义”与“增加、增进之义”,两者语义虽然相近,但仍有细微差别。《汉语大词典》的解释忽略了“引”的词义。根据出土的文字资料,“引”字古文字字形作:

(1)孙孙子子其万年永宝用兹王休,其日引勿替。

(熙簋[4])

(2)孙孙子子其万年永宝兹王休,其日引勿替,世毋忘。

(卫簋[5])

吴镇烽认为“替和引都是动词。替是废除,引是延续。……‘其日引勿替’就是日日延续,不要废弃。”[6]李学勤引《诗经·小雅·楚茨》“子子孙孙,忽替引之”解释“日引勿替”[7]。毛传“替,废。引,长也。”郑笺“愿子孙勿废而长行之。”李先生释“引”为“长行”。按“长行”就是“延续”,李、吴二人意见一致。我们同意这种解释,替、废,止也;“引”与“替”相对,词义相反,表示延续义。文献中这种用法非常普遍,如《诗·大雅·召旻》“胡不自替,职兄斯引。”毛传释“引,长也。”意思就是如果这种状况延续下去,何不自废呢?又《后汉书·班固传》“作典引篇”,注“引,犹续也。”可见,释“引”为“长行”、“延续”是很正确的。“日引”就是日日延续,表示永远延续的意思。

这里的“长”也应该表示“延长,长久”之义,《书·立政》:“敬尔由狱,以长我王国。”孙星衍疏:“敬汝用狱,以长我王国之祚。”正是这种用法。《国语·齐语》“是以国家不日引,不月长”是说“不能日日月月地延续”,即“不能永远延续”,释“引”、“长”为“延续”义,符合该句的语境,如解释为“增长”则语意并不恰当。“延续”与增长,词义虽然相近,但是仍然有别,“延续”是保持不变,“增长”是发展,是变量。齐桓公在这里追叙先君之不贤造成国祀不延,“国家不日引,不月长”,指的就是齐襄公十二年行宫惊变,公孙无知弑君篡位,国祀不续这件事。这个事件亦载于《左传·庄公八年》、《史记·齐太公世家》等许多史书。[8]桓公此语符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我们释“引”、“长”为 “延续”,非常符合文意。

“日引月长”最早作为一个短语使用,时代更早,约在西汉。

(3)伐之原野,树之中塘,溉浸以时,日引月长。

(西汉孔臧《杨柳赋》)

(4)入作纳言,出临京任,富民之术,日引月长。

(《三国志·魏志·刘馥传》)

(5)余爱其质性颖悟也,不爱吾力而琢磨之,日引月长。

(宋陈亮《孙贯墓志铭》)

(6)雷动风行,日引月长,上益其侈,下成其私,其费尽出于人,人实何堪其弊?

(唐白居易《人之困穷由君之奢欲策》)

例(3)“日引月长”是两个并列的偏正结构,在这里一起做谓语,描述主语柳树(此处承前省略)“一天天伸展、长大”。例(4)称赞“刘靖”继承父志,“富民之术,日引月长”,其后列举不断推出的各项富民政策,“日引月长”在这里是指各项富民的政策“一天天的不断出台”。例(5)是指“余爱其质性颖悟也,不爱吾力而琢磨之”的这种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长”。例(6)讲政策的推行像风雷一样迅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多。这些例句里的用法与《汉语大词典》释义一致,指“谓事物随时光流逝而日渐增长”。在这里,“日”、“月”作状语,修饰谓语“引”、“长”,是两个并列的偏正结构,这个短语一般在句子中做谓语。

考察文献,“日引月长”还有一种非常常见的用法,即“日”、“月”为主语,谓语“引”、“长”对主语“日”、“月”进行描述,意为“日久岁长”“时光推移”,表示时日长久的意思。《汉语大词典》所举多例也属于这种用法。

(7)子夏之教人也,始于洒扫、应对、进退,而不急于道,使来者自尽于学,日引月长而道自至。

(王若虚《<论语>辨惑四》)

(8)夫寰海既同,重译四至,缔构交错,日引月长,欲事无杂,不可得也。

(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

(9)陛下有四海,春秋富,当观得失于前,日引月长,以齐尧、舜,奈何比文、宣而又自以为不及。

(《新唐书·列传五十六》)

(10)长而爵之,嫁娶丧葬无不仰给于上,日引月长,未有知其所止者。

(《苏辙集》)

(11)此将帅叛陛下也。陛下疏元功,委近习,日引月长,以成大祸,群臣在廷,无一人犯颜回虑者。

(《资治通鉴》卷二二三)

(12)当事非不知兵寡,因糗粮不足,为苟且计,日引月长,以至于今。

(《明史》 列传第一百五十七)

例(7)—(8)是《汉语大词典》举例,在这里,“日引月长”时两个并列的主谓结构,对表示时间的主语“日”和“月”进行描述,进而指时间推移,日久岁长。这个短语在句中往往单独做分句或状语,修饰全句。这种用法与《汉语大词典》释义“谓事物随时光流逝而日渐增长。”是有区别的。例(7)讲子夏教人,不急于传道,使自学,时日一长,自己就可以领会“道”了。在这里“日引月长”是对整个句子的时间的描述,而非对某个主语进行叙述,这跟上一个义项的用法使不同的。例(8)讲生逢盛事,各国往来交错,时间一长,必然事物繁杂。例(9)劝谏君主观前人得失从政,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超越文帝、宣帝而与贤帝尧、舜齐名。在例(8)、例(9)里“日引月长”这个并列的主谓结构仍然是对时间的描述,这与“日引月长”在前文所举诸例的用法並不一致,语义也与《汉语大词典》中的“随着时间而增长”有别。而且,这种用法更加普遍,如上所举例(8)—(12)。所以,我们认为《汉语大词典》“日引月长”应增加一个新的义项,即表示时间的推移,“日久岁长”。

猜你喜欢
大词典富民词义
小连翘撑起富民兴企大产业
兴边,富民,发展更均衡
“诛”的词义演变及其在古籍中的释义
如何学习掌握古代汉语词义*——何九盈先生《古汉语词义丛谈》评介
乡村振兴|产业富民
《汉语大词典》“籀”释义辨证
西夏语“头项”词义考
根据认知语义学浅谈英语单词记忆法
《汉语大词典·火部》书证断句献疑
陆谷孙请人“找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