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院校语言文字培训之现状及发展方向

2019-12-26 03:54郭晓娟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9期
关键词:错别字普通话方言

郭晓娟

(天津工业职业学院,天津 300400)

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由词汇和语法构成并能表达人类思想的符号系统,语言是人与人交往最重要的工具,是表达思想的桥梁,是人类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1 高职院校语言培训现状及发展方向

我国领土广阔、地势复杂、民族众多,不同的地理环境、生活方式形成不同的方言文化。虽然方言文化是我们很重要的传统文化,但各大方言差异较大,不便交流,所以我们一方面要保护和传承方言文化,另一方面要鼓励大家在交流时用统一的语言,即要说好普通话。

1.1 高职院校学生普通话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作为育人基地,学生来自五湖四海,由于生源差异,层次不同及以往高职院校对语言教育的忽视,目前高职院校在推广普通话方面的现状不是很理想。

1.1.1 生源不同,方言各异

高职院校面向全国招生,其生源几乎遍及各省,但是由于各高职院校的地理位置不同,每所院校的生源具有相对的集中性。以北方职业院校为例,生源主要集中于京津冀,甚至延伸至陕西和山西。虽说都属于北方言,但各具特色。

(1)浅析北京话方言特点

北京话属于官话,接近普通话,但是也有方言特色,比如儿化音较多,如“打这儿”“跌份儿”,某些字的调值和重音与普通话不同,阴平、阳平调值更为高一些,上声折调更明显,去声降调更强烈。

(2)浅析天津话特点

天津话与普通话差异较大,尤其是语音和声调,如“爱”读“耐”,天津方言的另一特点是特殊词较多,如“嘛呢”即是什么呢。当然天津话最大的特点是声调不同,在某些普通话中的高音、高平调,天津话则变成低音、低平调,而且虽然天津面积不大,各区方言还略有差异。

(3)浅析山西方言特点

山西方言又叫晋语,它已不是官话,保留了原有的入声,而且声调不止有四个,多至六、七个,除此之外,还有不同的连续变调,而且不同地区方言差异很大,有太原方言、大同方言、朔州方言、阳泉方言、忻州方言以及晋中方言等,其下各县方言也各不相同,比如“聊天”读“倒歇”,“疼”读“噔”等等。如此难懂的方言,外地人根本听不懂,从而阻碍了语言交流。

1.1.2 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学习能力各不相同

高职院校学生来自不同省份,学生同样分数并不代表同等能力,再者,高职院校不止高职学生,还有3+2学生和成教学生,其中有些接受过普通话正规培训,甚至通过普通话测试,而有些却未接触。另外,由于各专业不同,男女生爱好和接受语言能力稍异,普通话教学面对对象程度不同。

1.1.3 一些学校重视不足,普通话课程边缘化

以往一些高职院校注重学生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忽视了一些人文素养的培育,普通话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部分,在基础课程中被缘化,有些专业大学期间只有一学期32个课时的大学语文课,有些专业甚至没有开设这门课程。有时,课程不受重视,教授该课程的教师难免懈怠,失去主动性,而且没有正规的培训,教师教学能力和拓展受到限制,普通话课程建设得不到长足发展。

1.2 浅析高职院校普通话培训课程体系建设方向

1.2.1 以课堂教学为主线,因材施教

课堂是课程教学的基础,高校应高度重视课程建设,培养和提高教师普通话教学能力,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

(1)课前研究学情,分类备课

教师要课前研究学生,根据生源地不同分类备课,若班级学生以某一地区较多,可重点针对该地区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进行备课。

(2)课堂教学方式多样,鼓励互动

教师应根据学生方言特点,划分不同小组,各小组分发朗读材料,鼓励学生大声朗读,互纠互学。

1.2.2 从点滴细微处渗入,让学生从感受中学习和成长

根据普通话教学特色,教师因从字、词、句、段方面一点一滴渗透。

(1)寻找易读错音的字

教师归纳多音字、形似字,分类授课,让学生由简入门,分类辨析领会,掌握重点难点,反复研习,从而使学生在一字一字的朗读中领悟奥妙。

(2)注意词汇连读的音调变化

我们在说话时,音节与音节结合,形成一定的语流,其调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比如“个”单音读“gè”和“gě”,但在词组“这个”中,有时读轻声;如上声的变调,两个上声连读时,第一个上声只升不降,如“理想”;两个去声连读,前一个若非重音则变半降,如“贵重”等等,教师授课时要善于总结规律,让学生边学习边感受这些语流变化。

(3)句段连读时注意尾音变化

注意句尾“儿”和“啊”的读音:儿化音有两种规律,有时直接在原韵母结尾加一个卷舌如“号码儿”(hào mǎ r),有时原韵母发生变化再加卷舌,如“小孩儿”(xiǎo há r),韵尾丢失;“啊”在句段末尾时,有时读“ya”,有时读“ua”,有时读“na”,有时读“nga”,还有事读“ra”或“za”,这些规律也需要总结和练习。

1.2.3 线上线下相结合,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训

普通话练习不仅有课堂还有课下,大学期间学生活动纷呈,鼓励学生成立普通话社团或者朗读社团,开展演讲比赛、辩论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讲话能力。

1.2.4 将普通话测试纳入学业考核机制中

学生能力需要测试来评定,测试也可以推动学生能力的发展,高校在注重普通话课程建设的同时,要建立健全普通话考核机制。学校可根据学生学习普通话状况,设立学分,学生一方面可以通过学院普通话测试获得相应学分,另一方面可通过全国统一普通话测试获得等级证书和双倍学分,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好普通话的积极性。

2 高职院校学生汉字书写现状与培训方向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它与语言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人类的思想不仅需要语言这个工具来表达,还需要文字这个工具来记录。中国古代有象形、指事、会意、转注、形声和假借六种造字方法,这些方法对写好规范字都有指导意义。

2.1 高职院校学生汉字书写现状

现代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网络更是四通八达,键盘敲字和手机输入渐渐把提笔书写推向边缘,越来越多的人提笔忘字。

2.1.1 提笔忘字,且错别字较多

据工职学院一份调查问卷显示,65.29%的学生有时写错别字,25.11%的学生经常写错别字,只有9.6%的学生从来不写错别字,可见90.4%的学生都会写错别字。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大部分学生不会辨析“的”“地”“得”的用法,而且错别字也是屡见不鲜,如把“辨析”的“辨”写成“辩论”的“辩”。

2.1.2 字迹潦草,书写不规范

现如今学生过多依赖电脑和手机,自上高校以来很少动笔写字,偶尔习作练习时,字迹往往潦草不堪,而且涂改痕迹明显,整个书写卷面斑斑点点,大多学生书写的汉字鲜有楷书痕迹,为了不让我国汉字文化流失,教授高职学生规范用字很有必要性。

2.1.3 学校培训课程较少,考核机制不完善

据悉,除师范类院校开设三笔字课程外,很少院校单独开设汉字书写这门课程,只在语文授课时适当安排几个课时,由于课时较少,汉字书写考核机制尚不健全。

2.1.4 学生对中国汉字认识浅薄

首先,从数量上来讲,中小学注重语文教学,其学生的识字量多达6600个,但学生进入高职,脱离考试的束缚,再加上入学水平有限,识字量呈缩水趋势;从质量上来讲,有些学生虽然认得汉字,能够读出其拼音,但书写笔画顺序极不规范;从汉字释义上来讲,有些学生认得汉字、词语,但有时却不知字义和词义,有些即便知其一却不知其二。

2.2 浅析高职院校写好规范字培训方向

写好规范字是每个高校教育的一部分,对学生个人而言,写一手漂亮字不论对其考试、就业还是将来发展,都是百利而无一害;对于文化传承来讲,书写规范字是保护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所以高职院校要加强学生汉字书写课程的建设。

2.2.1 开设汉字书写课程,授课具有针对性

在授课班级中开展调查问卷,统计易错字和易混字,根据统计结果,结合相关资料,总结成易错字、易混字小课本,然后有针对性地授课,并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练习,使其每节课都学有所得。

2.2.2 聘请名师教授书法,培养学生性情

书法分硬笔和软笔,高校应当把书法课作为一种选修课,为热爱书法的学生提供平台,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他们书写汉字的能力,还能怡情养性,让他们在喧闹市井中保留一方心灵的净土。

2.2.3 研究《说文解字》,探索文字的奥妙

认识汉字并非那么简单,每一个汉字背后都有一个故事,包含了很多的释义。研究《说文解字》中的常见汉字,了解它们的造字原理,欣赏其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等字体,让学生在读故事和欣赏中爱上中国汉字,探索中国汉字背后博大精深的文化。

2.2.4 开展习作培训,健全考核机制

写好规范字不能单看一个字、一个词或者一句话,而应从整篇文章中去评估,这不仅要求学生在习作练习中不出现错别字,还要字迹整洁、美观,学会文章的谋篇布局,因而习作练习更具有综合性。

相应的文字考核机制也应全面,设立学分,既可以考核也可以考查,考查内容包括纠错字、仿写楷书字以及写作训练等等。

结语: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更应肩负如此重责。然而由于现在高度发达的网络媒介、机电产品,高职学生在“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方面的现状不尽如人意,所以为了下一代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传承,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语言文字课程体系的建设,为祖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

猜你喜欢
错别字普通话方言
方严的方言
方言
诗嘲错别字
错别字大王
哪些方言有利于经商
我是中国娃爱讲普通话
高考作文常见错别字大全
谈方言在人物塑造中的作用
17
广而告之推广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