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书标在图书管理中的用途与维护

2019-12-26 14:41薛国栋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10期
关键词:书脊标的粘贴

薛国栋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晋中 030600)

图书馆管理工作内容繁杂,需要结合实际读者用户实际需要背景进行对管理方法的规范与完善,确保图书馆资源得到合理充分应用。考虑到图书馆中馆藏图书相当多,所以当前许多图书馆都会采用到书标来有效降低图书馆藏管理难度。但是由于书标长期应用后难免会出现破损、脱落甚至完全毁坏的情况,严重制约了图书馆综合管理工作,所以需要对鼠标在图书管理中的用途拥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并做到定期维护更新。

1 图书馆管理中书标应用的重要性与基本用法

1.1 图书馆管理中书标应用的重要性

在图书馆管理过程中,书标的应用重要性不言而喻,具体来讲,它的应用重要性就包含以下两点。

首先,它非常有利于图书馆馆藏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因为书标内容非常丰富,它深度记录了图书馆中所有馆藏的具体位置,在书标指引下,图书管理员能够对所有图书的所属类别与摆放位置进行有效界定,厘清所有图书的查询记录,获取图书相关信息内容。根据书标所标注信息对馆藏图书进行合理分类、整理与排列,将相应图书摆放在相应书架上,可实现对图书馆管理与服务质量的全面提高,有效降低图书馆馆藏的管理难度。其次,为馆藏图书查找提供有效依据,在读者用户查阅图书馆图书过程中,需要在计算机检索设备上查阅书目,然后再在书库中查找相应内容,此时为了引导读者用户快速查询获得自己所需要的图书就需要利用到书标。因此书标是能够为读者用户真正服务到位的重要参照物,它可以大幅度提高图书馆的整体服务质量。

1.2 图书馆管理中书标的基本用法

一般情况下,书标主要会粘贴在图书之上,根据宽度将图书进行分类放置。在粘贴过程中需要测量距离并划出基准线,实施平齐粘贴。避免书标被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某些书标由于颜色鲜艳,可粘贴在书脊上下两部分,体现出一种对称美感。这种书标与图书的对称书距一般为 3cm 左右。还有一种粘贴方法,可将书标粘贴在书跟位置,其书标的下缘位置与图书书跟齐平。这种粘贴方法最为简单,能够对书脊与书跟产生一定保护作用,不过整体美观度不足,而且书标的使用寿命也更短。第三种粘贴方法就是将书标顺贴在书脊位置,这是因为某些图书较薄,书脊较窄,因此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将书标横式粘贴。该粘贴方法不会将书标内容置于书脊上,而是对书脊内容进行覆盖,实用性并不高,目前的图书馆馆藏管理较少采用该方法。

2 图书馆馆藏管理中采用书标的具体功能用途

在图书馆馆藏管理中采用书标是希望获得它丰富多元的管理功能用途,合理导向读者正确使用图书馆资源。以下简单介绍了图书馆馆藏管理中采用书标 3点具体功能用途。

2.1 图书简介功能用途

图书馆馆藏图书类目繁多,数量非常庞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读者用户的借阅及阅读难度,同时也增加了图书管理员的日常管理工作难度。在该过程中,采用书标这一标签内容可有效简化图书借阅与管理过程。比如说采用鼠标对图书的文献索引号、馆藏位置等信息内容进行记录标记,确保读者用户的图书查阅与阅读过程更具有目的性与针对性,也能大量节省图书阅读与借阅时间,同时保证图书馆藏管理工作更加科学有序化,节省大量管理时间。目前某些图书馆还融入了图书书标插图功能,结合图书主要功能与使用价值进行书标标注,提高读者日常阅读借阅图书过程便利程度,创造优质阅读空间。

2.2 图书排序功能用途

采用书标对图书馆馆藏图书进行排序,可有效管理众多类型树木内容,特别是针对某些类型图书管理,需要针对图书书目内容进行合理排序分类。不过在排序过程中要注意出现任何错误,对读者产生一种不良误导,降低图书馆整体服务质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该采用书标对图书进行既定归类排序,有效缩短图书整理时间,同时提高图书整理效率。在该过程中,书标完全可以结合读者用户的阅读需求及习惯进行科学排序,同时将图书管理记录工作内容落实到位,保证为图书查阅与存取过程提供有价值依据。

2.3 图书导向功能用途

在图书馆中,采用书标进行图书导向索引是非常关键的,它主要服务于所有读者用户群体,结合图书馆自身所具备的开放性特征、图书馆内阅读群体的整体需求与相关规章制度,专门对图书进行借阅管理。同时,可参照图书馆书标内容实施有目的性的、有针对性的图书借阅时间管理,结合书标内容对图书信息进行简化,准确判断图书可用性。由于某些图书馆馆藏规模较大,所以读者用户完全可以参照书标明确所有图书的具体摆放位置,提高图书挑选能力与阅读过程便捷程度[1]。

3 图书馆馆藏管理中的书标维护管理措施分析

如上文所述,现代图书馆在管理工作中无法脱离书标,而且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还要对书标内容进行全面完善,及时更换某些已脱落或破损的书标内容,保证书标完整程度。因此在日常馆藏管理过程中除要对图书进行精心管理外还要对书标进行细心的维护与检查,特别是针对某些年代久远的历史书籍一定要做到及时检查、更换书标,采用合理方法对其书标内容进行维护调整。以下主要分析了图书馆馆藏管理中的鼠标维护管理措施。

3.1 对书标进行定期检查

首先要对书标进行定期检查。因为图书馆是会不定期引入大量新图书,不断扩大馆藏规模的,所以图书数量的日益增加也逐渐加重了图书管理员的工作负担,长此以往容易忽略了对书标的合理定期维护,严重影响图书馆管理工作进程。考虑到图书馆中图书馆藏的公用性特征,所以必须注意书标在长时间应用后出现磨损或脱落等情况,深度考虑针对图书信息的完整度影响。所以说图书管理员必须要结合图书馆藏与书标内容进行定期检查与更新,保证书标的完整度与清晰度,特别是对新书要实施书标科学管理,第一时间制作与新图书对应的书标内容,避免出现书标标记错误或遗漏等问状况问题。

3.2 为书标制定科学合理管理制度

图书馆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应该为书标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书标管理制度,并以管理制度优化作为重要依据,对书标管理工作实施全面约束,以求达到较好的维护管理效果。在该过程中,图书管理员必须参照正确的管理工作约束,以求达到良好的维护管理效果,对书标进行定期维护,如果发现书标丢失或破损等情况,需要对书标进行及时更新。再一点,要根据具体的规章制度对已损坏书标进行合理处理,比如说处罚破坏书标的相关人员,并教育他们要爱惜图书,全面提高他们对书标的保护意识,最大限度地降低书标的损耗率。最后,必须由图书馆内部组织面向外部乃至全社会展开宣传活动,教育人们认识到书标维护的重要意义,并自觉自愿参与到书标维护工作当中,不断提高图书馆馆藏图书的管理质量。

3.3 对外借图书书标管理予以重视

要对外借图书书标管理予以一定重视,因为外借图书管理难度本身较大,所以图书馆方面需要格外重视对该类图书的管理。例如,在读者用户归还图书过程中,需要对书标部分进行严格检查,看其是否存在丢失或破损等问题。如果发现书标异常情况,需要做到及时修复或更换,避免对后续的图书借阅管理工作产生负面影响。对于图书管理员而言,应该严格以书标内容为基本依据,将图书摆放在最合理位置,提高读者借阅图书的便利程度。

3.4 对图书书标维护系统的构建

图书馆需要构建一套图书书标维护系统,结合图书馆整体发展情况构建该系统并将所有书标维护工作全部落实到位。在书标应用过程中需要明确书标的破损率与丢失率等问题,将其发生概率降到最低水平,时刻保持书标内容的清晰与完整。在针对书标采取补救措施过程中,需要首先将书标管理制度张贴在图书馆最为醒目的位置,然后对以损耗或丢失的书标进行管理,有序提高图书馆书标的管理维护效率。

3.5 对书标制作方法的正确选择

要选择正确的书标制作方法,以保证书标的高质量与高功能效用。比如说应该采用特制书标,因为特制书标本身对书标破损、脱落等问题进行了有效规避,比如说图书管理员就可采用电工防水胶布制作书标,这种胶布结实耐用,可长期作为书标不易脱落老化和丢失。再一点可选择覆盖透明胶,在书标正确粘贴以后将透明胶带覆盖在书标位置上,对书标起到良好保护作用,避免书标长期应用出现卷翘或脱落等问题。最后可考虑采用低温熨烫方法,在书标粘贴好之后对书标表面进行熨烫处理,保证书标与图书书脊之间黏合度良好,起到一定的书标加固作用。通常情况下,电熨斗温度在 500℃上下可保证较好的书标粘贴效果。当然,对书脊进行抛光处理也可有效保护书标,这是因为需要对过于粗糙的书脊部分进行抛光处理,保证书标与书脊的粘合度更好[2]。

3.6 其他书标维护管理方法

除上述5点外还可采用到条形码或RFID技术,条形码可结合计算机或智能终端 APP 对图书进行分类管理,管理效果良好。而 RFID 技术则可对图书展开自动盘点、借还、分拣、排架以及准确定位等操作,建立新型的书标及图书管理系统,通过新系统配合 RFID 电子标签对图书内容进行准确定位,实现书标标签信息内容与数据的智能化管理与传输,满足高校图书管理应用技术优化,实现良好的书标维护管理效果。同时,RFID 技术也能实现远程书标管理与图书管理,管理功能应用十分便捷[3]。

4 结语

现代图书馆在图书馆藏管理工作中不能缺少书标,利用书标的丰富功能用途展开图书管理工作的同时,也需要为书标本身建立管理制度,对书标进行合理细致的定期维护管理,利用正确的、新型的技术方法合理优化书标质量,为读者用户创造健康、易用的图书馆借阅环境。

猜你喜欢
书脊标的粘贴
让落叶生“根”发声——以《树叶粘贴画》一课教学为例
我读过这样一本书
一种基于文本检测的书脊定位方法*
A ski trip to Japan
红周刊绩优指数100只标的股一览
红周刊绩优指数100只标的股一览
红周刊绩优指数100只标的股一览
红周刊绩优指数100只标的股一览
What Would I Change It To
探究相关参量对拉开两本交叉重叠的书的临界拉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