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束光,从画布照向灵魂
——伦勃朗《夜巡》赏析

2019-12-26 05:48文丁
初中生世界 2019年47期
关键词:强光伦勃朗肖像画

文丁 惠

陈铁梅“审美人生教育”名师工作室/主创

摄影家在拍摄人物时,将人物脸部一侧对着相机,灯光照亮脸部的四分之三,另一侧颧骨位置则呈现一个倒三角形的亮区,脸庞因强烈的侧光产生明显的色彩变化,轮廓更有立体感,这样的拍摄技术被称为“伦勃朗式用光”。这一技术背后又有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在阿姆斯特丹有一座以“伦勃朗”命名的广场,他的塑像巍然耸立,和旁边一队民兵铜雕一起成为这座城市的标志,这群民兵就是1630年伦勃朗创作的《夜巡》中的人物。画作中有一道强光,照在披红色绶带盛装的Captain(队长)身上。强光还波及他身边左手持兵器、穿节日盛装的副官,队长右边是着红色队服、提枪的士官长,左边举起旗帜的是少尉,还有其他半隐着的人,也都盛装打扮,似乎在等待活动的开始。队长微翕的双唇似乎马上就要发出某个指令,副队长将会振臂一呼,少尉就会举起飘扬的旗帜,鼓手开始擂鼓前进,女孩会奔进队伍,狗儿激动得不停狂吠……这幅人物肖像画,颠覆了以往团体肖像画让成员们一字排开的形式,采用了每个人都有较好的“露脸”角度的方式,使人物处在一个事件发生的动态下,好像是特意摆拍的舞台表演剧。这幅标新立异的佳作在当时并没有给画家带来荣耀,因为肖像画是阿姆斯特丹民兵营集体筹资的作品,但谁愿意花了一样多的钱只露了半个脸或索性被隐在了模糊的暗处?画家被送上了法庭,名声受到了重创。因为官司,伦勃朗失去了很多贵族富商们的订单,这反而改变了他观察的视角,从此他转而把目光投向普通民众,脱离平庸的肖像画,愈来愈多地选择反映深刻人性的题材,即使在宗教题材中他也注入了父爱、怜悯与饶恕的主题,相继完成了《木匠家庭》《伊玛努斯的晚餐》《浪子的归来》等优秀作品。

正是《夜巡》画面上这束戏剧性的光,让一幅肖像画变成对簿公堂的证物;让一个意气风发、才华横溢的画家转眼破产而落魄潦倒;让一个沉浸在浮华虚伪里的灵魂,走向了真实的劳苦大众……

夜巡

猜你喜欢
强光伦勃朗肖像画
古代肖像画为何千人一面
糟糕的肖像画
强 光
《浪子回头》和《犹太新娘》:两幅神作看懂晚年伦勃朗
从伦勃朗到莫奈,跨越500年的艺术对话
小丑的肖像画
强光手电真能点燃物品吗
下期主题 和伦勃朗一起画自画像
独特的肖像画
伦勃朗的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