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诗歌单元群文教学策略初探

2019-12-26 01:54施雪琴
课外语文·上 2019年12期

施雪琴

【摘要】群文教学打破了一篇篇文章顺次教授的习惯,突破了传统的单元式教学的习惯,从“一篇”到“一群”,从“课内”到“课外”,群文教学的价值不只是课堂教学形式的革新,它的内涵也不限于课内篇目教学与课外文章教学的简单叠加,它的背后是教师对语文课堂教学理念的更新。“诗歌单元群文教学”也是如此。本文对诗歌单元群文教学策略做了些初探:追根溯源,构建线索;寻找范本,触类旁通;联想比较,构建网络。

【关键词】群文教学;追根溯源;寻找范本;联想比较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群文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在较短的单位时间内教授多篇文章,多到三五篇,甚至十几二十几篇。群文教学打破了一篇篇文章顺次教授的习惯,突破了传统的单元式教学的习惯,从“一篇”到“一群”,从“课内”到“课外”,群文教学的价值不只是课堂教学形式的革新,它的内涵也不限于课内篇目教学与课外文章教学的简单叠加,它的背后是教师对语文课堂教学理念的更新。

“诗歌单元群文教学”也是如此。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是如何以课文篇目为基点延伸散发出相关的或相反的篇目?浩瀚诗海,选择哪些篇目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感受诗歌的“缠绵悱恻”与“豪迈奔放”,或“清新悠远”与“含蓄蕴藉”,或“沉郁顿挫”与“飘逸天然”等等,而这些篇目是如何以课文篇目为基点延伸散发出的?两者如何衔接?

二是课外所选的篇目将如何与课内篇目形成“互为表里,相得益彰”?两者如何共同构建一个知识网络?或追根溯源?或平行共进?或互为补充?

三是诗歌单元群文教学将如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提升,评价、鉴赏和独创的能力,对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如何在“诗歌单元群文教学”中得以实践?

四是“群文教学”,篇目较多,如何“精”“略”得当呢?

基于以上问题,该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呢?于是,我有了以人教版必修4第二单元(诗歌单元)为主篇的诗歌单元群文教学这一构想和尝试。

一、追根溯源,构建线索

先让学生对中国诗歌的发展概况有所了解,追根溯源,直达“宋词”。

鲁迅的一篇文章里说,原始人在他们共同劳动的过程、移石拔木的过程中,由于身体肌肉的张弛和工具运用的配合,自然地发出劳动的呼声,这种呼声具有一定的高低和间歇,在一定时间内,或者重复而无变化,或者变化而有规律,这样就产生了节奏,这种简单的节奏,就是音乐舞蹈的节拍和诗歌韵律的起源。

我们常说,诗言志文载道,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传闻中,我们今天流传下来的最早的诗歌,就是吴越春秋里头的《弹歌》。

从诗经的四言诗发展到五言诗、七言诗到唐朝的格律诗,从古体诗到格律诗,是从随意走向了规范,而从诗到词,则意味着中国诗歌从自律走向自由,走向“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为什么说宋词已经走向“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呢?我们将以“王禹偁的《点绛唇》”为例来解读。

二、寻找范本,触类旁通

唐代以来,无论五言绝句或七言绝句,五言律诗或七言律诗,原则上押平声韵(以李商隐《锦瑟》为例),且一般不换韵。词却像古体诗一样大量使用仄韵,数量与押平韵的可谓平分秋色,分庭抗礼,不相上下。比如王禹偁的《点绛唇》。

三、联想比较,构建网络

以王禹偁的《点绛唇》为线,联想到辛弃疾的《登建康赏心亭》《清平乐·村居》,联想到李清照《如梦令》《声声慢》《渔家傲》,联想到苏轼,联想到柳永《雨霖铃》,此中,不断进行同类异类比较,以此感受婉约派与豪放派的不同意境。

学生朗读王禹偁的《点绛唇》的下片。

点绛唇·雨恨云愁

宋·王禹偁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学生朗读王禹偁的《点绛唇》后,提问:对于词人的情绪、词的意境,是否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联想辛弃疾的《登建康赏心亭》: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比较王禹偁的“凭栏意”与辛弃疾的“登临意”。

王禹偁的“凭栏意”:道出作者渴望有所作为的政治理想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情怀。

词人遥见冲天远去的大雁,触发的是“平生事”的联想,想到了男儿一生的事业。王禹偁中进士后,只当了长洲知县。这小小的芝麻官,无法实现他胸中的大志,于是他恨无知音,愁无双翼,不能像“征鸿”一样展翅高飞。最后,王词将“平生事”凝聚对“天际征鸿”的睇视之中,显得含蓄深沉,言而不尽。

辛弃疾的“登临意”:

吴钩:“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吴钩,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宝刀。这里应该是以吴钩自喻,空有一身才华,但是得不到重用。

落日断鸿,把看吴钩,拍遍栏杆,在阔大苍凉的背景上,一个孤寂的爱国者的形象在我们面前。“我”看着这宝刀,却不曾沾染着敌人的鲜血,“我”狠狠地把亭上的欄杆拍遍了,也没有人领会“我”现在登楼的心意,天下知“我”者,还能有谁呢?

上阕开头以无际楚天与滚滚长江作背景,境界阔大,触发了家国之恨和乡关之思。“落日楼头”以下,表现词人如离群孤雁、像弃置的宝刀难抑胸中郁闷。下阕用三个典故对四位历史人物进行褒贬,从而表白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叹惜流年如水,壮志成灰。最后流下英雄热泪。浓情谁懂?

典故之多。钱钟书《谈中国诗》:西洋读者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我们也有厚重的诗,给情感、思恋和典故压得腰弯背断。比如辛弃疾的词。

辛弃疾的《登建康赏心亭》写于1174年,建康在今天的南京,当初辛弃疾罢官闲居上饶期间,但风格却很不相同,没有那么多典故。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说,他这是学了李清照。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就是那般明白如话,看似平淡实则是精致的传神之作,他俩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善于用浅显清新的语言,白描般地塑造刻画出生动鲜活的艺术形象。

这是李清照早期的作品,我们知道1127年靖康之难后,南宋偏安一隅,李清照的人生际遇也发生了变化,国破家亡夫死,留在家乡的十几间屋中的书籍、辗转到南方的八大车子金石收藏、古籍收藏毁于一旦,又遇张汝州骗婚,幸而前夫赵明诚的表弟相助,得以脱离牢狱之灾。出身书香门第嫁到官宦人家的她,几乎是一夜之间成了难民。如此巨变造成的创伤是无法平复的,我们在欣赏《声声慢》中就可以感受到她的忧伤。

你最喜欢《声声慢》中的哪一句呢?

总之,选好篇目,组织好课程内容,把最基本的东西讲精讲透,让学生通过经典内容的学习,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温故知新。群文教学中出处运用到比较教学,比较教学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从思维角度看,离不开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通过比较教学,以熟悉的引新鲜的,以新鲜的深化熟悉的,藉此促进学生知识巩固、明晰,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

诗歌单元群文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它需要教师大量阅读,需要教师有所取舍,总的原则就是:“教学线索明晰,教学目的明确,部分知识点粗枝大叶,不求甚解,与课文相照应的知识点应让学生学有所得”。

如朱自清所言,语文课程有两个目的:一是养成读书、思想和表现的习惯或能力,二是发展思想,涵育情感。希望语文课堂能努力实现这两目标,以此实现语文课堂的教授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之间的纹丝相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