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摄影摄像构图的灵活性

2019-12-27 04:28
武汉广播影视 2019年4期
关键词:主体摄影人员

张 毅

近些年来,各种休闲娱乐方式的出现与发展,促使社会大众对摄影摄像作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摄影作品还是电视摄像作品,只有充分满足社会大众的实际需要,才能给社会大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提高他们的满意程度。而摄影摄像作品创作中,构图是极为关键的。摄像摄影构图能够记录和表现人们的行为情感,将人们的内心世界充分展现出来。因此,摄影摄像人员应高度重视构图的灵活性,有效创作出优秀的摄影摄像作品。

一、摄影摄像构图的主要特点

1、可塑性

现代化摄像设备的拍摄过程都具有记录性与逼真性,并且还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摄影摄像都是在镜头成像以及视觉暂留原理的基础上,获得想要的图像,其可信度与真实度是绘画等艺术难以企及的,但也并不是绝对事实表达,观众通过电视屏幕看到的拍摄对象,实质上是其影像,而不是真正的拍摄对象。艺术来源于现实生活,同时又高于现实生活,因此,所有艺术创作都需要人的参与,而不能直接性照搬现实。与此相同,摄影摄像人员可有选择、有意图地拍摄画面,也可通过后续蒙太奇的运用,来实现预期目的。摄影摄像人员对拍摄对象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主要体现在对各类景别剪辑、对蒙太奇的运用以及对色彩与光线的处理等。

2、记录性

摄影摄像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都需要面对实景实物,也就是说摄录对象都应是能够直接看到的事物,通过现场拍摄形成图,因此摄影摄像具有记录性特点。对于拍摄所得的影像资料,一些工作人员在剪辑过程中,常常发现无法通过自己的镜头语言将影像资料清晰表达出来。究其原因,在于每个画面都代表着自身的涵义,从而形成特定的画面语言。但从电视画面的角度来看,每个画面的意义表现过程并不是静止的、孤立的,而是一定要从不同画面间的运动联系与关系中体现出来。通常情况下,若想强化一些电视画面的意义,就需要在相关画面的铺垫作用下,通过不同画面间的联系、不同画面间的意义关系来实现。同时,摄影摄像并不仅仅是对拍摄对象的全面记录,其选择拍摄对象与角度、调整色彩与光线等过程,还需要人的参与。

3、不可重复性

所有摄影摄像作品基本上都是在拍摄现场完成的创作,即使摄影摄像人员不满意画面构图、色彩与光线的配置等方面内容,在拍摄结束之后,原则上是不可任意修改的,各种影视之所以被称为遗憾的艺术,其原因就在这里[1]。摄影摄像过程的不可重复性,对摄影摄像人员的艺术修养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他们必须拥有诸多拍摄经验、灵活性思维,同时善于临场决断,并在正式拍摄前还能做好充足的准备。

4、时空性

摄影具有较强的时间性与空间性,而空间性则取决于摄影的纪录性。摄影人员只有身临其境方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摄影的时间性主要体现在,只有摄影人员所需题材出现时,或画面光线最佳的刹那,方可进行拍摄。但随着当前各种科技的快速发展与进步,摄影人员在熟练掌握多种图象处理软件后,可在后期利用这些软件去处理拍摄到的画面,以弥补自己的某些想法,达到超越现实的目的。而摄像人员对所拍摄画面的速度以及构图等方面不够满意时,也可通过后续处理来尽力实现自己的要求。

二、摄影摄像构图的基本技巧

1、画面层次感的构建技巧

摄影摄像画面的层次感,能够将主体形象更加良好地突出出来,并凸显出拍摄主题。摄影摄像人员要想在拍摄过程中,有效制造出画面的层次感,应将主衬关系、主体与背景的关系等处理好,应从合理的角度,选择适宜的景别,来完成拍摄过程[2]。具体来讲,第一,摄影摄像人员应充分把握拍摄对象主体,通过构图设计与造型,对主、衬关系进行有效处理,从而促使拍摄效果最佳化。第二,摄影摄像人员还应科学配置衬体,将衬体的补充说明功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第三,摄影摄像人员要从拍摄主题的具体特色出发,选用合理的背景,创建与主题相契合的环境,以更为直观地表现主体形象。

2、虚实结合技巧

摄影摄像画面构图的虚实结合,通常是灵活运用前景,促使画面空间感的进一步增强,促使观众对模糊景物产生错觉,并在此基础上有效突出主体的地位,从而为观众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比如,可通过虚实结合技巧,将烟雾效果或尘土效果制造出来,呈现出前实后虚的画面,从而更为清晰地突出主体形象。拍摄人员还可通过改变拍摄位置,或利用光线变化等方式,将主体形象凸显出来,但在此过程中应防止作为画面背景的事物破坏到主体形象。

3、对比技巧

摄影摄像人员通过对比技巧的运用,可在画面中将拍摄主体更好地表现出来,为观众充分表现拍摄的中心思想。影调、虚实、大小、藏露等四个方面的对比是最为常用的对比方式。影调对比,在黑白摄影中是指黑、白、灰等色彩的配置比例,在彩色摄影中是指同一类色彩间的差异。摄像人员在画面不同部分采用对应的影调,利用阶调对比将主体形象突出出来。虚实对比是在景深原理的基础上,利用框架式前景,通过模糊处理衬托体,来进一步突出主体形象。大小对比就是指体积方面的比较。藏露对比是利用摄像画面来表现主体形象时,并不将整个主体呈现给观众,而只将主体与拍摄主题联系最紧密的部分呈现出来,促使观众自行产生联想,通过欲扬先抑的方式,将拍摄主题更好地表现出来。

三、增强摄影摄像构图灵活性的策略

1、合理构建画面秩序,有效处理动静关系

第一,某些经典摄影摄像作品中,观众根本无法发现拍摄现场的人为痕迹,这要求摄影摄像人员在拍摄时,要将主动把握与无意识进行有效结合,合理构建画面秩序。摄影摄像人员应将作品视为视觉信息产品,在拍摄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应具备较强的画面意识,充分把握拍摄目标,并有效运用拍摄技巧。

第二,摄影摄像人员应在尊重拍摄本质的前提下,将自身积极性与创造性充分激发出来,把背景与衬托体有效统一在主体意识内,以防止摄影摄像过程中出现失控问题,并积极运用逻辑思维、形象思维,从而构建良好的画面秩序[3]。

第三,如果拍摄现场发生混乱现象,摄影摄像人员应有效确定主体形象,通过相关技术创建极具表现力的构图,构建客主体虚实结合的画面布局,从而赋予作品以强大的生命力。

第四,摄影摄像人员在进行拍摄时,应通过速度来构建较为完善的主次关系。也就是说应保持拍摄主客体的动、静关系。若衬体处于静止状态,而拍摄人员想将动态主体转变成静态画面形象,应通过低速方式达到动静结合的目的。若想将静态主体转变为动态形象,可通过高速方式达成目的。摄影摄像人员在面对较为复杂的场景时,要进行合理取舍,尽量拍摄与主题意义相关的人与事物,以进一步增强表达效果。

2、立足客观场景,充分把握画面结构

第一,画面结构是指由摄影摄像的画面内容组成的轮廓结构,从整体的角度来看,此类轮廓结构属于画面形式,在信息传递方面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可以刺激观众的视觉感官,从而吸引受众去阅读画面内容。摄影摄像人员利用生动形象的构图,能够有效增强作品对广大受众的吸引力。

第二,当摄影摄像作品的拍摄不受时空限制的情况下,摄影摄像人员可轻松把握其轮廓结构。在新闻摄影摄像中,工作人员应充分尊重客观场景,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新闻的纪实性特征,来有效把握画面结构。若摄影摄像过程受到较强的时空限制,就非常不容易抓取生动的画面结构。所以,新闻摄影摄像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对画面轮廓结构非常重视。

第三,受新闻现场自身因素的限制,通常无法形成较好的画面格局,同时在主体的不断运动过程中,画面格局就很容易消失,所以,新闻现场的画面结构存在非常强的运动性特征。摄影摄像人员应具有高效锁定某些瞬间画面的专业能力,以不断提高影像作品的精彩程度。

第四,每一个事物的最明显标志就是其所具有的形象特点,既指视觉上的个性,也涵盖着其本质。摄影摄像人员在进行画面构图时,应致力于画面构图的精彩性,并将其与事物特征充分结合起来,不断增强摄影摄像人员的洞察能力,提高画面语言的刺激程度。

3、根据构图章法探寻拍摄新角度

第一,在新闻现场拍摄中,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就叫做新闻视角,尽管是面对新的事物,但一直采用同一新闻视角,也会导致观众产生一定的陈旧感,所以,摄影摄像人员在进行拍摄时,应积极创新新闻视角。

第二,新闻事物出现的空间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跟随新闻角度的转变而发生变化,因此画面主次形象、画面背景、画面的光影效果以及情感色彩等方面也会随之出现变化。新闻场景存在于立体空间内,摄影摄像人员应从各个高度来审视新闻,可通过俯视、仰视以及平视等高度来进行观察,从各个角度观察新闻背景,都会产生不同的新闻视角[4]。

第三,相比于以往的平面高度,仰视与俯视就极易产生新的新闻视角,由于大众在平时观察时,很少采用仰视与俯视两种视点,这种拍摄镜头会增强观众的新奇感。在此过程中,摄影摄像人员应高度重视事物本质特征的保持。

4、适当运用画面语言,凸显主题形象

第一,摄影摄像作品应通过画面形象来有效传达相关信息,以便于将拍摄对象的情感与行为特征进一步凸显出来。摄影摄像人员应充分把握事物的明显特征,以拍摄对象的情感与行为为基本标志,为主体形象赋予表白要素,创作人员无需将自身的语言解读添加进入,就能使观众有效理解这类标志。

第二,整个影像画面需要通过主体来支撑,所以摄影摄像人员应确保画面中主体形象的鲜明性,有效增强其表现力,利用较强的视觉冲击,给观众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第三,摄影摄像人员应积极创建良好的拍摄环境,以便于将主体形象充分表达出来。这样不仅能进一步丰富画面语言,还能不断深化拍摄主题。

四、结语

总之,灵活的摄影摄像构图,不仅能够提高增强主体形象表达效果,还对拍摄主题的深化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摄影摄像人员应充分把握摄影摄像构图的主要特点,熟练掌握摄影摄像构图的基本技巧,立足客观场景,充分把握画面结构;合理构建画面秩序,有效处理动静关系;根据构图章法探寻拍摄新角度;适当运用画面语言,凸显主题形象,从而通过灵活的摄影摄像构图全面提升摄影摄像作品的质量与品质。

注释:

[1]石海清. 浅析摄影构图的魅力[J]. 南风, 2016(26):20-20.

[2]杜杭. 谈摄影构图与创作[J]. 神州, 2017(26):55-55.

[3]李艾. 浅谈摄像的构图与技巧[J]. 长江丛刊,2016(14):23-23.

[4]王超. 关于电视摄像技术中的画面构图艺术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 2017(12):103-104.

猜你喜欢
主体摄影人员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论碳审计主体
何谓“主体间性”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再来一次,这太有趣了!
跟踪导练(四)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