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升公民科学素养之我见
——以科技博物馆中的STEM教育为例

2019-12-27 07:13李明玉武泽阳
文化产业 2019年4期
关键词:科学知识藏品科学素养

◎李明玉 武泽阳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 100048;中国航空博物馆 北京 102211)

一、科学素养的内涵

国务院办公厅于2016年印发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对“十三五”期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实现跨越提升作出总体部署。方案强调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科学素养(ScientificLiteracy)又叫科学素质,已成为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议题,是国家发展的“软实力”。公民具备一定水平的科学素养,才能为国力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因随社会经济不断变化而更新,科学素养的内涵尚没形成统一的界定。目前国际上将科学素养普遍概括为了解科学知识、了解科研过程和方法、了解科技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等三个方面。基于此内涵,中国科协对我国公民科学素养现状进行了多年追踪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与美国、欧盟等国家公民在科学素质上存在巨大差距[1]。

二、科学素养与STEM教育

STE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ematics)教育,即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学科的整合教育。此概念最早诞生于美国高校,并在21世纪初成为美国国家教育战略,标志性事件是2009年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启动的“教育创新运动”和美国2013年发布的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这对确保美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产生了积极影响[2]。

2016年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众创空间、跨学科学习(STEM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中的应用。2017年举办了第一届中国STEM教育发展大会,中国STEM教育白皮书的发布,推动了STEM教育的探索之路,为我国STEM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3]。

当今社会国际局势正朝多极化、全球化趋势发展。STEM教育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应运而生。美国2011年《人力资源调查报告》显示,多数美国雇主发现自己很难找到同时具备高等数学、物理、化学知识的复合型员工。由此可见随着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各学科专业之间产生了融合,社会越来越需要STEM领域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受过STEM教育的学习者,掌握了更多的解决多学科复合型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使其在社会事务处理中能够充分运用数学、科学、工程学及信息技术等方面知识、方法与经验,提高分析处理社会问题的科学性,降低解决问题的成本,提升问题处理水平及效率[4]。可见,STEM教育有助于公民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研方法、提升参与处理社会决策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公民科学素养的培育与提升有着极大的贡献作用。

三、新时代科技博物馆中的STEM教育

生活即教育,STEM教育不仅限于课堂。提升公民科学素养,不但要依靠学校教育,也要依靠社会教育。博物馆作为重要的社会教育机构,特别是其中的科技类场馆,具备良好的社会开放度、丰富的有代表性的藏品、专业的高素质的科普教育人员,在培育公民科学素养方面,有着天然优势和实力。

科技博物馆的教育内容主要涉及物理学、化学、工程学等学科门类,同时有的还兼顾到了自然博物馆所涉及的生物学、环境科学等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如航空类博物馆,即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飞机的产生源于人类对天空的向往与探索,参考了鸟类等生物的个体结构,综合运用了物理学、化学、工程学等学科的科技成果。可见科技类博物馆是STEM教育的重要阵地,非常利于开展、实施公民科学素养教育,具体包括如下几点实现途径:

一是加大科学知识普及力度,创新开展各类本土化教育活动。在日常科普教育中,不但要向公民传播有关藏品的直接知识,更要积极渗透相关科技知识及自然科学知识。如组织开展各类STEM教育活动,使公民从“做中学习”,领悟藏品研制所采用的科学知识、原理方法以及经历的探索过程。这样既能传递藏品自身的信息,又有助于激发公民的科普热情。使公民能够将科学知识与方法融通,从实践中把握好科学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提高科学素养。如航空类博物馆开展“飞机模型评比大赛”“小小飞机讲解员”等,使公民从感性到理性、从抽象到具体地了解飞机研制采用的基本科学知识原理、工程技术,激发出公民的对科技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二是推进科学精神文明水平,综合融入人文情怀教育。科技博物馆不仅着眼于科学技术产品的展示传播,还应在教育过程中关注公民的科学情怀培育。博物馆中的藏品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不仅凝聚着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智慧和汗水,更加需要他们在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保有一丝不苟、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态度,通过仔细的观察、测量、采用精密的步骤,反复试验,不断推理测算,才有了眼前的藏品。这整个过程就是他们运用科学方法和研究规律,发现科学真理的过程。科学与技术仿佛一枚硬币的两面,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因此,在讲解藏品时,要多加融入藏品背后的研发经历与人物故事,增加科普教育趣味性的同时,使公民真切感受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尊重证据的科学精神与态度,体会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作用,领悟STEM教育的真谛,更加珍惜新时代所取得的成绩与进步。如航空类博物馆开展“飞机背后的红色历史故事”“书法家、高级工程师进校园活动”“机场上的新兵宣誓仪式”等。

三是打破传统科普教育方式,满足公民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信息化时代,科普教育者要勇于打破教育方式方法的惯性思维,让学习的途径不仅限于传统的讲解、活动等,还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手段,积极开发实施STEM教育,尽可能让公民“身临其境”体验藏品的应用与价值,更好地满足公民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如开展“展览进社区”“藏品微电影”“动画讲解短片”“藏品微课程教学”等。

四、结语

公民科学素养的培养途径有很多,通过博物馆中STEM教育的方式来提升公众科学素养,从讲解、动手操作、多维体验、到全情融入,能够使公民真正参与到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感受科学创造成果的来之不易,并从中提升处理问题、参与社会决策的能力与品质。真正理解科学本质,分辨科学与伪科学,提升科学思维,养成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开展博物馆科普教育的同时,让公民更加理解科学、走近科学技术、珍惜新时代社会成果、提升民族自信与情怀。此外,需要政府、社会与学校等多方协作,积极予以政策支持,建立健全行业机制标准,推动博物馆科普教育的蓬勃发展[5]。

猜你喜欢
科学知识藏品科学素养
抱朴斋藏品
李杰森藏品
林安国藏品
谭礼藏品
蜗牛看牙医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践行美好教育 培养科学素养
化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途径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滑雪运动研究可视化分析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