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化和界面张力特征对二元驱体系驱油效果的影响*

2019-12-27 02:15吴永花王华鹏张珍珠张玉敏
油田化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段塞分水驱油

王 雨,吴永花,王华鹏,张珍珠,张玉敏

(1.新疆砾岩油藏实验室,新疆克拉玛依834000;2.新疆油田实验检测研究院,新疆克拉玛依834000)

无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二元复合驱(以下简称二元驱)技术是在解决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元驱(以下简称三元驱)对地层伤害大、产出液难处理等弊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高含水油田有效开发的重要接替技术。矿场试验中发现,无论三元驱还是二元驱,在地层中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乳化现象[1-2]。目前普遍认为,油水界面张力越低的体系,越有利于降低毛管阻力,驱油效果也越好[3-5];乳化能力强的体系,能够起到扩大波及体积的作用,对提高采收率有积极作用[6-9]。然而,关于二元驱中乳化液的形成和作用机制,目前还存在着争议[10-12],如何筛选性能优异的驱油体系也没有统一的标准[13]。由于无碱二元驱矿场试验开展的相对较少,对二元驱中乳化与界面张力对采收率交织作用的研究报道甚少,加之二元驱技术还需从理论和实践上不断完善,笔者筛选了有典型乳化特性和界面张力特征的驱油体系,研究了不同驱油体系驱油结果存在差异的内在原因,为二元驱筛选性能优良的驱油体系配方提供指导。

1 实验部分

1.1 材料与仪器

环烷基石油磺酸盐KPS,有效物含量40%,工业品,新疆克拉玛依金塔公司;石蜡基石油磺酸盐SP:有效物含量>50%,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渣油石油磺酸盐HPS:有效物含量大于45%,大庆华子龙公司提供;磺基甜菜碱ZS,有效物含量>50%,郑州核力科技公司;双子洗油剂YC:工业品,分子结构式见图1,陕西海安公司;乳化剂司盘60、吐温60,化学纯,上海化学试剂厂;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相对分子质量2.5×107,固含量92.3%,水解度23.5%,北京恒聚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实验用原油:试验区井口脱水原油,含饱和烃67.2%、芳烃13.5%、胶质12.8%、沥青质5.2%,黏度13.0 mPa·s(40℃),酸值0.03 mg KOH/g油。配液用水:矿化度2708 mg/L,离子质量浓度(单位mg/L):19.30,Na++K+1023.27,pH 为 7.80;地层水:矿化度7566 mg/L,离子质量浓度(单位 mg/L):39.07,Na++K+2918.66,pH为7.37。人造砂岩方形岩心:长度30 cm、横截面20 cm2,东北石油大学提供。

图1 双子驱油剂YC的分子结构

TX500C型界面张力仪,美国盛维公司;驱油装置,江苏海安石油仪器设备公司。

1.2 实验方法

1.2.1 驱油体系乳化指数和瞬时分水速率测定

参照文献[14],将驱油体系和原油按油水体积比1∶1混合,预热10 min后上下振摇100次,然后置于40℃的恒温水浴中,记录不同时刻油层厚度和分水体积,然后对分水体积-分水时间曲线求导,得到瞬时分水速率。当6 h后油水体系基本达到平衡状态,由初始油相体积与6 h 后的油相体积之差与初始油相体积之比计算乳化指数。

1.2.2 室内岩心驱油实验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将人造岩心模型抽真空,饱和地层水;饱和油;水驱至指定含水率;注入驱油剂体系;后续水驱到含水率98%。注入驱油体系前进行机械剪切,使其黏度与原油的黏度(40℃、地面条件下为13 mPa·s)相当。实验温度为40℃,注入速度为0.5 mL/min,主段塞注入量设计为0.5 PV,压力记录间隔为30 min,渗流速度和毛管数计算参照文献[15-16]。

2 结果与讨论

2.1 驱油体系的乳化能力

将 10 mL 的驱油体系(a:0.3% KPS + 0.1%HPAM;b:0.5%司盘/0.5%吐温+0.1% HPAM;c:0.3% ZS + 0.1% HPAM;d:0.3%YC;e:0.3% HPS +0.1%HPAM;f:0.3%SP+0.1%HPAM;g:0.3%ZS+0.1%HPAM+0.4%Na2CO3)分别与 10 mL 的原油混合乳化后,分水体积随分水时间变化见图2(a),对分水体积-分水时间曲线求导得到瞬时分水速率,具体见图2(b),不同驱油体系的乳化指数见表1。

图2 不同驱油体系的分水实验结果

表1 不同驱油体系的乳液稳定性

根据表1和图2,7种驱油体系可分为五类乳化特性:不乳化、乳化反转、前程乳化、后程乳化、全程乳化。三种石油磺酸盐体系,由于生产石油磺酸盐的原料来源和添加的助剂不同,其乳化特性也不同。体系a(0.3% KPS + 0.1% HPAM)为前程乳化型,在油水混合前期乳化强度较高而后期的乳化强度降低。体系e(0.3%HPS + 0.1%HPAM)为乳化反转型,瞬时分水速率曲线出现最大值;体系f(0.3%SP+0.1%HPAM)为不乳化型,瞬时分水速率曲线为一条平直线。SP是由石蜡基原料油合成而得,HPS是由渣油磺化而来,其中添加了烷醇酰胺类助剂,而KPS是由本地原料油合成,取之于油用之于油,其疏水链长度和试验区原油碳链长度最为匹配,因此其乳化能力要明显好于另外两种石油磺酸盐。

体系d(0.3%YC)最有特点,在30 min 前,水相快速析出;在30 min后,水相体积保持不变。体系d的乳化指数为0.38,显示了其后程乳化的特点,这与双子表面活性剂YC分子内含有环状结构及结构对称有关。在合适的油水比下,其增溶乳化能力比常规的表面活性剂分子能力更强。

体系b(0.5%司盘/0.5%吐温+0.1% HPAM)、c(0.3% ZS + 0.1% HPAM)和 g(0.3%ZS + 0.1%HPAM+0.4%Na2CO3)为全程乳化型,乳化作用体现在整个过程。以乳化剂构成的体系b,其乳化能力在预料之中。体系c和g体现了碱对甜菜碱体系乳化的影响:加入弱碱Na2CO3后,驱油体系的乳化指数从0.35 降到0.28,原因在于两性甜菜碱存在最佳的pH 值范围,弱碱Na2CO3的加入会导致分子内盐的构型不同,最终表现为不同的乳化能力。

2.2 驱油体系的界面活性

7 种驱油体系与原油间的界面张力见图3。体系a(0.3%KPS+0.1%HPAM)与原油间的初始界面张力较高,后快速下降至接近超低,属于“L”型;体系b(0.5%司盘/0.5%吐温+0.1%HPAM)与原油间的初始界面张力和平衡界面张力均较高,属于“—”型;体系c(0.3%ZS+0.1%HPAM)与原油间的初始界面张力较低、平衡界面张力也低,属于“浅碟”型;体系d(0.3%YC)与原油间的界面张力,瞬间达到超低然后又快速反弹并保持在一较高平台值,属于“G”型;体系e(0.3%HPS+0.1%HPAM)与原油间的初始界面张力较高,随后快速下降而后又逐渐升高,属于“V”型;体系f(0.3%SP+0.1%HPAM)与原油间的初始界面张力较高,而后缓慢下降,属于“\”型;体系 g(0.3%ZS + 0.1%HPAM +0.4%Na2CO3)与原油间的初始界面张力较低,随后快速下降至超低然后又逐渐升高,属于“深碗”型。

图3 不同驱油体系与原油间的界面张力随测试时间的变化

通常认为,驱油体系与原油间的界面张力越低越容易形成乳状液,但将上述研究的7 种驱油体系的乳化特性和油水动态界面张力关联后发现,驱油剂的乳化特性与油水动态界面张力没有一致性。驱油体系的乳化能力大小主要与界面膜强度有关,界面张力越低的体系对应着表面活性剂分子在界面富集的程度较高,但不能和界面膜强度相对应。

2.3 驱油实验结果分析

2.3.1 驱油效果与界面张力和乳化的关联

分别采用上述7种驱油体系和一个聚合物对比体系h(0.09% HPAM)进行驱油实验,体系d(0.3%YC)和体系e(0.3%HPS+0.1%HPAM)采用聚合物前置段塞(0.1 PV,0.1% HPAM)、表面活性剂段塞(0.5 PV)和聚合物后置段塞(0.1 PV,0.1% HPAM)的方式,其他6类体系则采用单段塞方式注入,注入量0.5 PV。驱油实验结果见表2。由表2可以看出,乳化程度高的体系,其总采收率一般比较高,驱油效果与初始界面张力和平衡界面张力之间也没有规律可循,因此不难理解关于界面张力对驱油效果影响问题存在着不同的观点[5,6]。一般认为,毛细管数越大,提高采收率幅度越大。但从实验结果来看,毛细管数较低的体系b(0.5%司盘/0.5%吐温+0.1%HPAM),其采收率幅度并不低,说明对于与原油间具有高界面张力的驱油体系,按传统方法计算的毛管数不能真实反映其渗流特征,需要从乳化特性和流度控制等方面进一步去研究完善。

表2 不同特征驱油体系的驱油结果

2.3.2 全程乳化对二次水驱采收率的影响

全程乳化、高界面张力型的体系b(0.5%司盘/0.5%吐温+0.1%HPAM)与原油间的界面张力高达3 mN/m,由于高乳化特性,注剂后二次水驱还能提高采收率3.87%,采收率提高总值为12.04%。全程乳化、低界面张力型的体系c(0.3%ZS+0.1%HPAM)、g(0.3%ZS+0.1%HPAM+0.4%Na2CO3)的驱油效果同样较高。为提高甜菜碱体系c 的乳化效果,将注入速度加倍(1.0 mL/min),故其注剂采收率为9.05%,二次水驱后采收率又提高了4.25%,揭示了驱油体系全程乳化能力对采收率的巨大贡献。由于碱的存在降低了体系g 的乳化能力,故二次水驱后其提高采收率幅度仅有2.22%。作为对比,注入不乳化、超低界面张力型的体系f(0.3% SP+ 0.1%HPAM)后二次水驱采收率仅提高了0.36%。

2.3.3 后程乳化对二次水驱采收率的影响

为考察流度控制的作用,对后程乳化型体系d(0.3%YC)和乳化反转型体系e(0.3%HPS + 0.1%HPAM),先注0.1 PV 的聚合物前置段塞(0.1%HPAM),再注0.5 PV 的表面活性剂段塞,最后注入0.1 PV 的聚合物保护段塞(0.1%HPAM),聚合物段塞的黏度和原油黏度相同。驱替过程中采收率、含水率和注入压力随注入体积变化情况见图4。虽然两个体系的界面张力差别较大,但两个实验的总采收率提高幅度都很小(4.30%和3.76%)。这表明单一的表面活性剂段塞流度控制力很差,驱油体系沿着阻力最小的主流线突破,这种情况下也不可能与原油充分接触而乳化,因此系统压力快速降低;二次水驱时,由于乳化作用使压降速率减缓,体系d的后程乳化使压降减缓更明显,但已错过增油的高峰期。这充分说明在二元驱中流度控制的重要性,从某种程度上说,为达到一定的采收率,采用流度控制的方法比降低界面张力来得更直接些。

图4 体系d、e三段塞驱油过程的采收率、含水率和注入压力随注入体积的变化

2.3.4 前程乳化和流度控制对动态驱油效果的影响

前程乳化体系a(0.3%KPS+0.1%HPAM)和不乳化体系h(0.09%HPAM)与原油间的界面张力分别为8×10-3mN/m 和10 mN/m,前者的乳化能力远大于后者。驱油实验中,这两种驱油体系注入体积均为0.5 PV,无前置聚合物段塞和后续聚合物保护段塞,驱油过程中的采收率、含水率和注入压力随注入体积的变化见图5。从图5看出,注二元驱体系的初始阶段,在降低界面张力和前程乳化的共同作用下,压力快速上升,但由于缺少聚合物保护段塞,因此在注主段塞的中间时段,压力出现峰值,说明此时驱油体系已经开始突破,形成高渗主流线。在高渗通道内含油太少,二元复合驱体系的乳化作用得不到体现,乳化对压力的贡献不明显。在聚合物驱过程中,虽然界面张力较高,乳化能力较弱,但段塞均匀推进,流度控制较好,压力持续增加直至二次水驱开始。

图5 二元驱(体系a)和聚合物驱(体系h)的驱油过程中采收率、含水率和注入压力随注入体积的变化

流度控制影响剩余油分布,孔吼处的油滴要么未被有效启动,要么启动运移后在岩心某处再次滞留,形成新的油斑。将二元驱体系和聚合物驱油体系驱替后的岩心纵切和横切,观察剩余油的分布情况。二元驱由于表面活性剂的清洗作用,使得岩心剖面局部呈“白斑”状,接近岩心出口端可看到明显的指进现象,而在距岩心入口2/3段,可观察到颜色较深的油斑,推测为驱油体系将油滴运移至此后又滞留所致。由于聚合物驱合理的流度控制,剩余油分布比较均匀,未观察到明显的指进和“白斑”现象。二元驱驱油过程出现上述现象,归因于表面活性剂通过降低界面张力和乳化作用启动油滴,表面活性剂波及到的地方清洗较干净,形成“白斑”。由于体系a 是前程乳化体系,随着驱油体系在岩心中推进,其乳化能力降低,有可能使启动的油滴再次滞留。此外,一旦岩心中存在高渗通道时,驱油体系将沿着高渗通道快速突破,此时压力快速回落,界面张力和乳化作用不足以抵消整个体系的流度失控,造成采收率升幅不大。

3 结论

七种不同乳状液体系的乳化强度和界面张力之间没有直接的相关性,二元驱油体系的驱油效率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同乳化特性和界面张力特征的驱油体系,其驱油效果与体系特征有内在的关联:界面张力低、全程乳化强度高的甜菜碱驱油体系能显著提高水驱后的采收率;初始张力低、后程乳化强的双子驱油剂体系,缺少保护段塞的黏度保护,乳化作用不能体现。建议在二元驱中要重视驱油体系的乳化作用和整体流度控制,增加聚合物保护段塞,并筛选超低界面张力、全程乳化的驱油体系,将界面张力、乳化性和段塞合理配置,突破传统的超低界面张力限值的单一筛选指标。

猜你喜欢
段塞分水驱油
基于闲置分水指标的黄河分水方案调整研究
一种碳酸盐岩断溶体油藏油井堵水方法
组合段塞工艺解除凝析气井水锁伤害实验评价
注气驱油技术发展应用及海上油田启示
分水剑
页岩气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探析
借力地方特色,打造分水“生态民生品牌”——访桐庐县分水镇党委书记施建华
CO2驱油与埋存对低碳经济的意义
适用于高盐度和致密岩层驱油的表面活性剂
耐盐耐高温驱油用泡沫剂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