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减贫7亿多人 中国扶贫秘笈

2019-12-27 04:16
新传奇 2019年49期
关键词:闽宁绣花攻坚

中国扶贫为什么行?“我们有一个举国体制,这是任何国家都学不来的。”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郭晓鸣如是说。那么,为做好扶贫这件大事,中国集中了哪些力量?又有着哪些扶贫秘笈?

新中国成立70年,减贫7亿多人;党的十八大以来,年平均减贫超过1300万人……世界银行称中国的减贫成就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一个在1949年“一穷二白”、连“温饱都成问题”的国家,何以实现减贫贡献全球第一?

举国体制造蓝图:不可替代的制度优势

1996年,东西部扶贫协作开启壮丽征程,福建与宁夏结成帮扶对子。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来到“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地区,提议将不宜生存地方的贫困群众“吊庄”搬迁,建设新家园“闽宁村”。23年弹指一挥间。闽宁村从无到有,从贫到富,逐渐发展成为常住人口达6.6万人的闽宁镇。成片的葡萄园、红树莓园、光伏大棚……昔日的“干沙滩”变成了“金沙滩”。

“闽宁模式”这把金钥匙,打开了扶贫工作的新思路:闽宁协作、苏黔情深、粤桂“来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这在世界上只有我们党和国家能够做到,充分彰显了我们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必须长期坚持下去。”

为做好扶贫这件大事,中国还集中了哪些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先后选派挂职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1727名,投入和引进帮扶资金713.7亿元……

好钢还需用在刀刃上。优化配置全国资源干好扶贫这件大事,更离不开从中央到地方严密的制度性安排: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体制机制,中西部22个省份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向中央签署脱贫攻坚责任书,层层立下军令状,级级传导压力,建立各负其责、合力攻坚的责任体系。形成“五级书记抓脱贫、全党动员促攻坚”的局面,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

经过70年的持续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脱贫攻坚,我国形成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实现了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惠及人口最多的减贫进程。“中国共产党,瓦吉瓦(好极了)!习近平总书记,卡莎莎(谢谢)!”四川大凉山70岁的彝族老人吉木子洛住上了新房子。这句彝语表达了她和村民对党和国家发自内心的感激。

中国扶贫为什么行?“我们有一个举国体制,这是任何国家都学不来的。”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郭晓鸣如是说。

全国各地齐落针:因地制宜的地方实践

“推进扶贫开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首先要有一个好思路、好路子。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理清思路、完善规划、找准突破口。”习近平总书记一语道明了精准扶贫的落子方向。

“脱贫,关键是要有产业。有了产业就有就业,有了就业就有增收。”河北省滦平县于营村第一书记、人民日报社评论部编辑吕晓勋认为,产业是习近平总书记口中因地制宜的突破口之一。

于营村虽山多坡陡,但光照充足。2017年,由人民日报社穿针引线,一个60兆瓦的林光互补光伏扶贫发电项目在这里落地。目前全村累计已有200多人在光伏项目务工,人均每天可收入150至200元。

“病有标本”。“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者,是谓妄行”。只有开对药方,才能拔掉穷根。贵州大数据扶贫、青海拉面扶贫……因地制宜的扶贫智慧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在全国各地传承实践,恰是脱贫攻坚战役“怎么扶”的精彩注解。“在因地制宜方面,中国可以成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减贫)的模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副代表戴文德如此评价。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脱贫致富不仅仅是贫困地区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在内蒙古有北京16区的“结对子”帮扶;在四川有中央组织部、中央纪委等国家机关的定点帮扶;在云南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的定点帮扶……

工匠精神“绣”奇迹:扶贫背后的“绣花”大军

“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越要压实责任、精准施策、過细工作……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习近平总书记用“绣花”作喻,生动诠释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点和难点。

下好“绣花功”,离不开“绣花匠”。“致富不致富,关键看干部。”当年,习近平三进下党,九到寿宁,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目前在岗的第一书记20.6万人、驻村干部70万人,加上197.4万乡镇扶贫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打通了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

这些干部中,有770多名干部牺牲在了扶贫岗位上,用生命铺就百姓致富路。大批帮扶干部的进驻,不仅带给农村资金、技术、产业资源和信息平台,还极大增强了贫困群众的信心与斗志,明显增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了农村基层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从焦裕禄到孔繁森,从苏庆亮到黄文秀,70年来,一代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下足攻坚“绣花功”,针针入孔,丝丝入扣,不跳一针,不漏一线,织就脱贫“幸福花”。预计到今年底,全国95%左右现行标准的贫困人口将实现脱贫,90%以上的贫困县将实现摘帽。

(人民网 2019.10.17)

猜你喜欢
闽宁绣花攻坚
纪录片《闽宁纪事2022》在闽开机
对口扶贫协作“闽宁经验”的样板闽宁镇
讲述脱贫攻坚战中的“闽宁模式”
记闽宁教育发展之路
早春,就着一条绣花裙
攻坚脱贫
下“绣花”功夫 脱贫攻坚“各显神通”
小保姆斗海归
“三斧头”与“绣花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