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届四中全会:开启中国发展的制度化治理时代

2019-12-27 09:33
新传奇 2019年46期
关键词:改革开放道路现代化

“制度”一词出现频率多达77次,成为十九届四中全会最鲜明的关键词。正如习近平所说,新时代改革开放,制度建设分量更重。通过这次全会,习近平首次系统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图谱,再次明确宣示对“中国道路”的坚持。

刚刚闭幕的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进行了系统理论构建,被外界视为开启了中国发展的制度化治理时代。通过这次历史性会议,习近平向外界提供了读懂中国的最新权威文本,传递出中国未来发展的关键讯息。

强调制度:中国发展将连续、长效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在南方谈话里,他清醒地意识到:“恐怕再有30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这8个字,在后来党的大会中,被不断打磨、抛光。

在5800多字的会议公报中,“制度”一词出现频率多达77次,成为十九届四中全会最鲜明的关键词。有评论指出,这次全会标志着中共向以制度化为重要特征,向治理现代化目标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正如习近平就《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作说明时指出:“随着改革开放逐步深化,我们党对制度建设的认识越来越深入。”“相比过去,新时代改革开放具有许多新的内涵和特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制度建设分量更重。”

同时,习近平也强调了制度建设的重要现实意义。他说:“我们要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运用制度威力应对风险挑战的冲击。”

会议公报亦聚焦“制度”,向执政党内部提出了明确要求:“切实强化制度意识,带头维护制度权威,做制度执行的表率,带动全党全社会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

观察认为,在新中国成立70年之际,中共通过中央全会对自身制度建设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也是着眼于未来进行的制度奠基,从而保证中国发展更连续,治理更长效,“中国之治”的美好前景清晰可见。

值得一提的是,《决定》针对香港及澳门特别行政区提到,完善中央对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主要官员的任免制度和机制、健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对中央政府负责的制度。这是中共近年来在文件中首次对特区行政长官的任免制度、机制等方面作出相关表述。在过去的十九届三中、二中、一中全会的文件中,香港及澳门特区事务鲜少被提及。

集成优势:“中国道路”明确、稳定

新中国走过的不平凡的70年,也是见证西方模式不断“祛魅”的70年。冲突加剧与社会不公、党派政治与社会分裂,让西方政治体系迎来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但是,真正撕破神话“画皮”的,是中国走出希望之路。

通过这次全会,习近平首次系统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图谱,再次明确宣示对“中国道路”的坚持。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我们的方向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14年2月,习近平在省部級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说:“我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往什么方向走呢?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必须回答好。”“我们的方向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其他什么道路。”

有专家指出,此次四中全会在理论构建上有一个突出特点:没有大破大立,而是对新中国70年制度优势的集成。会议公报的表述,呈现了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一系列重要政治文本的高度一致性,凸显了“中国道路”的继承发展和高度稳定性。

有海外观察家认为,在外部对“中国模式”仍存疑虑的背景下,中共不断释放“中国道路”的明确性和稳定性,将有助于化解外部的误读。

议程设置:中国政治逻辑完整、清晰

此次四中全会,是中共中央全会首次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会议主题,引发外界的高度关注。

从中国政治自身的逻辑来看,四中全会的这一议程设置,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逻辑链条上自然且关键的一环。

中共十八大以来召开的历次重要会议,均可从为完成这个目标作出分解、安排与落实的角度,去理解和观察。

2013年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习近平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破题,首次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随后,习近平明确指出,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这项工程极为宏大,必须是全面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

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主题,为全面深化改革确定了法治的根本性依循。中共十九大制定了进入新时代的国家现代化目标,明晰了时间表和路线图。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被称为“是着眼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重大制度安排,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场深刻变革”。

及至此次十九届四中全会,系统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理论,部署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体现了中国政治逻辑的完整和轨迹的清晰。

在推动目标达成之外,忧患意识,始终是中共作为执政党主动应变的逻辑起点。

习近平在四中全会上说:“古人讲,‘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任务之繁重前所未有,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之严峻前所未有。”自中共十九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个月,如他所言,是“沉着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的复杂局面”的20个月,“让世界看到了改革开放的中国加速度”。

接下来,中共将着力发挥制度优势,转化治理效能,进入激发各项改革成果“化学反应”的阶段。一个开启制度化治理时代的中国,将用怎样的实践来再次自我证明,更加值得期待。

(中国新闻网2019.11.2等)

猜你喜欢
改革开放道路现代化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道听途说
改革开放40年民族影像志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因改革开放而生 因改革开放而兴
改革开放:干点什么最时髦
城市的道路为什么叫马路
我的女巫朋友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