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视域下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

2019-12-28 01:49章卉莹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31期
关键词:心理品质课程体系融合

章卉莹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华 321017)

近年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深入人心,在此背景下,创新创业深入到了社会的多个行业,对我国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创业教育方面,我国近年来也呈现较快的发展趋势,但相比国外发展水平,仍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1]。

创业人才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创业教育是培养创业人才的重要方式。它通过合理规划教育课程,培养高校学生创业意识,提升学生创业素质以及能力,并通过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融合,以此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完善现有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2]。其中,教育课程体系的优化是培养高质量创业人才的核心工作,也是前提性和基础性工作。因此,加强对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融合式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概述

所谓融合式创业教育特指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加以融合。针对两者的关联教育,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想法,部分学者认为创业与专业教育之间应该体现“融入”概念,课程方面涉及通识课程、专业课程以及跨学科课程等;而部分学者认为创业与专业教育应该体现“嵌入”概念,体现不同专业与群体下多专业课程嵌入融合。笔者认为,为了真正实现创业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应将上述两者进行充分整合,即“融合式教育”应该将全体学生作为教育对象,充分整合各类资源,将创业与专业教育进行充分融合,实现两者教育的对等,并且在课程安排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对专业与创业不存在任何偏重。

2 建立融合式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为了充分了解构建融合式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必要性,笔者向浙江师范大学、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广厦职业学院三所高校的部分学生发放问卷,随机抽取410人进行调研,最终收取到有效问卷406份。调研结果汇总如下:

从愿意接受创业教育的意向来看,学生普遍希望能够在大一时便接受创业教育。目前各高校所开设的创业类课程中,学生目前更多集中于选修创业课程,只有少数学生认为创业课程能够融合在专业课中。调研结果显示,目前高校对于创业课程的设置形式相对简单,开设选修课或者讲座的,占43.35%和30.30%。课程的差异化不够理想,明确表示课程区分专业进行个性化设置的学生仅为12.56%。在师资方面,学校都配有专门的创业教育老师,但有丰富的创业经验的仅占35.2%。

综上所述,说明高校都开始重视创业教育,并开始尝试通过竞赛、必修或选修课程、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相关创业教育,但还存在创业教育创业课程形式较为单一、创业教育课程的差异化不够理想、经验丰富的创业者充当创业教师的人数较少等问题。

3 融合视域下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目标及内容

在创业教育中,必须构建相应的目标,其主要涉及四个方面内容:

(1)创业意识。创业意识的培养需要贯穿在整个教育过程,是实现高校学生创业的重要基石。在融合式创业教育中,创业意识面向所有学生,通过意识的培养来更加明确高校学生的职业规划方向,并不断激发创业精神。

(2)创业心理品质。高校学生创业同样需要构建团队,并面对创业路上各种困难。因此,大学生必须具有较好的心理品质。融合式创业教育中必须将心理品质的培养与提升作为重要目标。

(3)创业知识。在创业路上,知识对于成功具有重要作用。在融合式创业教育中,知识必须体现个性与差异化等特点[3]。面对创业知识,对应课程应针对不同年级、个性需求以及专业等提出针对性课程,实现因材施教。

(4)创业能力。它是融合式创业教育的重点,直接影响创业的成功与否。创业能力代表了创业技能以及个性等,必须在实践中通过训练或锻炼得到提升。

在融合式创业教育中,内容是课程的核心要素。在课程内容上,要体现以下四个课程内容。

3.1 创业启蒙课程

根据融合式创业目标内容,创业的意识、知识以及能力等都是培养的目标。这些内容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不断学习的。在启蒙课程中,其主要涉及创业教育的基础性内容,课程设置的目的在于激发高校学生对于创业的激情、意识等,对于创业心理品质进行提升。

知识与技能并不是启蒙课程所关注的核心内容。这类课程主要针对创业背景、如今的创业环境以及经典创业案例精选介绍,吸引学生对于创业关注,激发学生创业激情,提升大学生对于创业品质方面的认知。

创业启蒙课程面向对象为低年级学生,所有学生都可以学习。这类课程无须区分专业,具有普遍性,入学新生便可参与启蒙课程的学习,接受正确的创业意识,逐步培养创业心理品质。

3.2 创业基础课程

上述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高校学生在创业中所需的各类经验。这类经验包括创业所需的知识,如人力资源、财务管理、企业管理、创业融资等。与此同时,基础课程还需要讲授高校学生能够灵活处理的人际网络。这是由于创业过程中,创业者必然需要面对各类人员,正确处理客户、政府等各类关系将直接影响创业是否成功。因此,创业基础课程主要是让学生获取创业基础知识,并且充分提升学生创业心理品质。教学形式相对于启蒙课程更为丰富,如头脑风暴,角色扮演等。

同时基础课程应充分体现大学生的自身需求以及兴趣,不仅需要增加课程的类目,同时在课程提供中,还需要与不同的课程方式相结合 (如选修和必修并行),以此满足学生自身个性化要求[4]。

基础课程是启蒙课程的高阶版本。该类课程面向对象应该是中高年级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创业意识以及心理品质。在课程内容上,应依据学生的专业以及实际能力提供分类课程,体现出针对性。

3.3 专业融合课程

在融合式创业教育课程中,该类课程是核心,也是能够充分体现“融合”这一概念的课程内容。将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加以融合,也是未来创业教育的趋势。在专业融合课程中,通过专业领域课程中融入综合性内容,在不破坏专业课程教育的前提下,增加创业教育内容。

专业融合课程主要面向高年级学生。学生应掌握一定的创业知识与技能,有较强的创业意识以及心理品质。这类课程应充分体现专业与创业的融合特点。在专业融合课程体系中,其需要针对学生专业进行个性化设置,并且可以通过选修与必修相互结合的方式开设具体课程。例如,专门开设建筑企业管理课程,针对建筑工程相关专业的学生。专业融合课程不仅可以提升专业能力,而且在不增加相关课业压力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

现如今,创业教育离不开专业课程,培养具有专业与创业相融合知识与技能的学生是必然趋势。在未来发展中,专业融合不仅仅体现在专业与创业的融合,还体现在多专业融合中。

3.4 创业实践课程

创业技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锻炼加以提升,因此实践课程必不可少。创业实践课程主要面向高年级,以选修课程为主,对创业有实践兴趣的人进行选择。课程应充分体现“实践”特点,可以设置“模拟”以及“实践”两类课程。前者是指通过创业模拟比赛、沙盘创业演练、创业型公司参观等方式让学生模拟感受创业内容;后者是指学生参与到实际创业项目中去,以角色扮演,实践训练、实训体验和讲授等课程形式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直接参与或团队组建等方式充分参与到创业过程中,让学生能够充分演练所学创业知识与技能。

4 融合视域下高校创业教育课程支持体系

为了有效支持上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需要构建相应的支持体系,包括服务体系、创业文化氛围等。

4.1 构建服务体系

为了有效支持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在经费、制度、孵化基地等方面进行设计。

教育经费投入方面,由于融合式创业教育涉及诸多课程,整个课程体系需要较多资金投入。为此高校需要多渠道获取资金。首先高校应向国家争取相应的创业资金,针对大学生创业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等都是较好的资金来源渠道。在融合式创业教育中,高校必须设定相应的课程支持资金,以此满足课程运作体系所需。

创业教育制度的建立方面,很多高校对于创新学生的获取相对宽松,学分的获取不限于创业课程。为此高校应该将创业课程与学分明确挂钩,列入相应的培养计划,对于创新学生的获取加以严格规范。通过上述创业教育制度的建立,可以很明确的告知学生创业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同时也帮助学校将融合式创业课程持久持续下去。创业教育制度方面,需要明确整个创业课程运转所涉及的各部门职责以及相关运行机制。

孵化基地建设方面,为了有效支持融合式创业教育,需要建立相应的创业孵化基地。高校创业孵化基地应整合各类资源,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所需服务,例如培训、基地、咨询等各类服务,还应该给予一定的金融服务支持。通过上述孵化基地的建立,可以全方位帮助大学生创业。

4.2 完善融合式教师队伍

融合式课程体系的要求下,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从调研可知,部分高校对于尚未完全构建起一支能够真正实现创业与专业相融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师队伍,无法满足融合式创业教育的需求。

4.3 加强校企合作课程运行模式

融合式教育队伍必须要有相应的校企合作课程运行模式,以帮助高校与企业之间构建合作联系。这种合作联系可以优化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的创业意识。通过这种合作运行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创业实践平台,共享企业资源,为融合式创业教育提供诸多帮助。

5 结语

融合式创业教育课程以专业知识为核心,通过创业与专业知识的融合,强化专业知识的应用,增加专业知识的应用机会。融合式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已经被很多学者所认可,未来应该在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进行应用推进,使得创业教育更具实效性。

猜你喜欢
心理品质课程体系融合
普通高中家长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高中地理教学中心理品质教育的有效开展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融合》
构建优质学前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高校冬季体育教学与学生心理品质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