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文化观视域下的文化自信论

2019-12-28 20:36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经济基础人类生产

周 良 武

(广东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湛江 524088)

习近平自2012年担任总书记伊始,就不断强调要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继党的十八大提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个自信”之后,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将文化自信提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文化自信是国家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不是文化盲信,文化自信是建立在理性认识基础上的深信不疑,增强文化自信必须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只有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才能真正实现文化自信。正因为此,增强文化自信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依据马克思关于文化本质、特点的基本理论、观点以推动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培养。

一、文化本质上属于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所决定,必须发展经济以增强文化自信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或“实践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设。“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1]正因为此,生产力、物质生产对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人民群众的生存、生活具有决定性作用。人类社会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人类生存需要的生活资料,这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前提条件,人们“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它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2]只有当人类生活资料得到满足后,才能产生精神文化方面的需要和诉求,从而进一步推动人类社会精神文化的发展和进步。“随着劳动的社会性的发展,以及由此而来的劳动之成为财富和文化的源泉,劳动者方面的贫穷和愚昧、非劳动者方面的财富和文化也发展起来。”[3]

在马克思看来,文化既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表现形式,又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属于时代精神,是人类文明的活灵魂,文化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观念意识形态,就其本质而言归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而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在意识中的反映,并受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所制约。因此,文化受经济基础所决定和支配,经济基础与文化之间是一种原生和派生、决定和被决定、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4]所以,不能仅仅从文化的角度孤立地理解文化。要从根源、本质上理解文化必须从物质关系的层面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5]同时,文化又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社会的文化是在相应社会经济基础之上产生,并被该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所以,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意识形态,文化的性质和特点,以及文化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6]

所以,恩格斯后来总结道:“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7]正因为此,文化的发展、民众文化自信增强的根本途径必须从经济上探寻,必须通过增强经济方面的硬实力以为文化自信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经济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这为我国民众增强文化自信奠定了坚实的物质经济基础。

二、文化具有同物质生产不平衡、不同步性特点,必须坚持文化创新性发展以增强文化自信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不能用单纯经济决定论的观点来理解文化、发展文化。必须反对增强文化自信方面的机械论决定论观点,即认为只要经济发展起来了自然而然就能增强民众的文化自信。其实,马克思坚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批评黑格尔的唯心主义。黑格尔把“精神原则”,即文化观念的东西看作是支配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内在源泉,把精神文化的作用推向极端和顶点,宣扬“绝对精神”的至高无上性,对这种“精神原则”赖以形成的物质经济基础却视而不见。相反,马克思坚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辩证唯物史观基本原理:一方面,就总体而言,经济基础相对于上层建筑是第一位、起决定性作用的一方,文化这种上层建筑最终由经济基础所决定;另一方面,认为上层建筑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的发展具有自身内在的规律。

正因为此,物质生产发展与文化进步并不是简单、绝对的呈一一对应的比例关系增长,物质生产发展与文化进步之间存在不平衡、不同步性特点。“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8]也就是说文化发展的这种不平衡性是文化发展本身的特点和规律,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在艺术本身的领域内,某些有重大意义的艺术形式只有在艺术发展的不发达阶段上才是可能的。”[9]一旦我们认识到文化艺术的这种不平衡性发展是其本身的内在规律,那么对于这种不平衡性的理解也就变得简单明了。“一旦它们的特殊性被确定了,它们也就被解释明白了。”[10]

物质基础与文化发展的这种不平衡、不同步性的原因何在?因为文化的发展具有自身内在的规律,文化发展可以通过文化本身的不断积累来实现。各个国家、民族文化的进步都是建立在自己国家、民族前人文化发展的基础之上,以自己先驱们的文化积累为前提。“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11]同时,文化发展落后的民族也可以通过学习,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来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以加速本民族文化的进步,实现文化发展上的跨越式进步和飞跃。这样就使得本民族文化的发展领先于自身经济发展,从而导致物质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有一些(指文化——引者注)可能是从处于中级阶段的部落那里承受过来的;正由于这种过程是经常重复的,所以较进步的部落便把较它们落后的部落提高到自己的水平。”[12]所以,恩格斯认为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小提琴。”[13]

目前我国生产力发展总体水平虽然显著提高,但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较突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但是中华民族有着绵延数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在中华民族长期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先辈们积累了丰富的文化知识。虽然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在这些文化积淀中存在糟粕成分,但其中的精华也是举世公认、不容否定,并且日益显现出巨大魅力。这些中华文化积极的因素、成分成为今天中华民族实现文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思想来源,也正是因为有着先辈们对于文化的长期积淀,为我们实现文化创新、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了坚定的信心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三、文化发展具有开放性特点,必须坚持开放包容精神以增强文化自信

开放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在机械化大生产基础之上,这种机械化大生产引起了生产力的巨大变革,生产的巨大提升促使资本向全球扩张,“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14]由此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使一个国家范围内的生产和消费突破国界、边界,走向世界,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15]经济上的世界性生产与消费,必然使各民族的普遍交往成为必然和现实,各民族通过彼此间的普遍交往进而将他们的历史、文明也变成世界性历史与文明。“把世界各国人民互相联系起来,把所有地方性的小市场联合成为一个世界市场,到处为文明和进步做好了准备,使各文明国家里发生的一切必然影响到其余各国。”[16]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打破了封建闭关自守的封闭状态,生产成为世界性的开放式生产,这种生产既包括物质生产,也包括精神生产。“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17]在这种世界性精神生产方式下,各民族的文化必然成为开放的文化、世界的文化、公共的文化。“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18]此处“世界的文学”泛指“科学、艺术、哲学、政治等等方面的著作。”[19]正因为此,从资本主义制度诞生时起文化的这种开放性成为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特征,也成为文化进步的重要途径。

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文化发展开放的必然性,马克思曾经批判中国由于坚持闭关锁国的政策把自己排除于世界体系之外,必然导致落后。“这个幅员广大的帝国,包含着有差不多三分之一的人类,它不管时事怎样变迁,还是处于停滞的状态,它受人藐视而被排斥于世界联系系统之外,因此它就自高自大地以老大天朝至善至美的幻想自欺。”[20]马克思通过分析认为中国封建社会封闭的“亚细亚生产方式”,必然导致人们不开化的、利己性的思想观念的产生,只局限于狭小的时空范围进行思考,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只关心自己一身一家的私利,对任何外界的风景都无动于衷。”[21]在这种封闭的自然经济体系下,不可能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精神文化的巨大进步,马克思把中国的封建社会比喻成“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里的木乃伊”,其最终结局就是在被迫开放形势下被历史所淘汰。“当这种隔绝情形在英国强迫之下而归于消灭时,便必然要发生腐烂,正如小心保存在紧密封闭的棺材内的木乃伊一样,只要与外界的新鲜空气一接触,便一定要腐烂。”[22]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政策,在文化发展方面既坚持引进来,也坚持走出去的对外开放政策。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人们的文化观念不断与开放的世界相适应;同时,中华文化也不断为世人认识、了解。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到发展的关键期和黄金期,为了使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发展,必须向外宣传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弘扬中国精神,以在世人面前充分展现我们的文化自信。当然,文化的开放性发展,必须坚持外来文化的选择性汲取与创新,反对拿来主义,警惕西方国家打着文化开放的幌子,进行文化侵略。否则“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23]一旦这样,不仅不能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反而会丧失文化自信。

四、文化活动是“现实的个人”活动,增强文化自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现实的个人”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文化观的基本前提和出发点。因为人类在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中,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交互过程中,人类社会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产生了观念性存在和思想意识。在马克思看来文化是人的创造性对象化活动,也就是说文化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果,现实的人正是通过这种对象性的实践活动,证明自己类的存在物。“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24]

现实的人在生产实践过程中不断实现对外在世界的改造和改变,即“化物”;同时,在这一实践过程中人类又不断实现并提升自身的本质能力,促使自身肢体和精神不断进化和提升,即“化人”。而正是通过这一“化人”的过程,“现实的个人”确证了自己作为人之生存的文化价值,赋予了现实个人思想文化意识的一面,使自己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人离开动物越远,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就越带有经过事先思考的、有计划的、以事先知道的一定目标为取向的行为的特征。”[25]所以,人通过这种实践活动,建立了行为标准、准则,产生了法制观念和道德准则等文化内容。“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对象。”[26]

基于文化产生和发展的“现实的个人”实践活动的基础,文化发展应呈现出不断向实现人类自由解放的趋势发展,从而促使民众对文化的认同,增强文化自信。但在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的发展却转向了相反方向,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人类创造文化越多,反而越受压抑的文化异化现象进行了批判。例如在宗教方面,随着宗教的发展,信教徒越虔诚留给自己的却越少,信仰成为异己的活动。“人奉献给上帝的越多,他留给自身的就越少。”[27]“在宗教中,人的幻想、人的头脑和人的心灵的自主活动对个人发生作用不取决于他个人,就是说,是作为某种异己的活动,神灵的或魔鬼的活动发生作用。”[28]一旦出现文化异化,人类在实践过程中发展文化、创新文化已不再感到自由、幸福,反而成为一个痛苦的过程,人在这一过程中不是发展自己而是折磨自身。

正因为此,文化发展、文化自信的增强必须立足于“现实的个人”,人类通过发展文化、创新文化来实现自身的价值,获得自由而全面发展。所以,人类应以实现人的自我发展需要作为发展文化、创新文化的立足点和归宿。只有这样现实的人才会在实践中不断感受自身的存在,充分体现出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才能肯定人类自身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原则,最终才能使现实的个人对在实践过程所创造的思想观念、价值原则深信不疑,才能增强文化自信。所以,文化自信的增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人民的主体性地位,在文化的发展上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人民立场和群众路线,才能增强中华民族的强大文化自信。

猜你喜欢
经济基础人类生产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浅析体育竞赛表演业发展的经济基础与政策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之探索
长沙市建成“全面小康之市”的路径分析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反生产行为差异化治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