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推进民航强国战略的新思考

2019-12-29 17:42中国民用航空局董志毅
民航管理 2019年6期
关键词:中国民航强国发展

□ 中国民用航空局 董志毅/文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新中国民航成立70周年。在民航系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之际,我们认真总结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民航强国建设成绩,全面思考如何推进新时代民航强国战略,进一步增强历史意识、目标意识和责任意识,正当其时,意义重大。

树立强烈的历史意识,在总结经验中增强行业自信

历史意识是我们自然的生活态度,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是人类特有的优良品质,也是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实践,一个特色引人注目,就是重视历史、研究历史,以史为师、以史为鉴;一种品格分外鲜明,就是高度的历史责任感、高度的历史自觉性和高度的历史自信心。

一个国家是如此,一个行业更是如此。70年来中国民航不忘爱国、兴国、强国初心,经过几代民航人的不懈奋斗,不断推进民航强国战略。特别是2015年以来新一届民航局党组从中国及世界民航发展历史规律中汲取智慧,逐步形成了以新时期12334总体工作思路(注释1)为指导、以“八个基本特征”(注释2)为判断依据、以“一加快、两实现”(注释3)为战略目标、以民航高质量发展“五个基本特征”(注释4)为努力方向的一整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民航强国战略框架体系,使民航强国战略的目标任务更明确、未来图像更清晰、内涵要求更具体、方法路径更精准,把民航强国战略从概念、构想推进到全面实施阶段。2018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中国民航英雄机组”时明确提出建设民航强国新要求,并把建设民航强国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联系起来,深远擘画了新时代民航强国事业发展的宏伟前景,极大地鼓舞了全体民航人的斗志。

在民航强国战略框架体系中,正确认识和深入把握民航强国八个基本特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八个基本特征既是实现民航强国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支撑民航强国战略的“四梁八柱”;既是民航强国战略播撒的“八颗种子”,也是判断民航强国建成与否的“八根标尺”。我们要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历史的看、综合的看、全面的看、辩证的看。

第一,从历史纵向看,我国民航近70年持续快速发展的历程,实际上就是民航强国八个基本特征不断孕育、不断积累、不断增强的过程。

1949年11月2日,新中国民航成立。11月9日,发生了举世瞩目的“两航起义”,12架飞机由香港飞回祖国大陆,奠定了新中国民航最初的家底。改革开放开始的1978年,中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在全球排名37位,2005年上升至世界第2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民航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取得了历史性成绩,基本确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符合行业发展规律并与国际接轨的新型民航管理体制,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极大解放和发展了民航生产力,民航三大主体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从航空公司看。航空公司是民航市场的主体。数量上,改革开放之前中国民航实行统一管理,没有独立的航空公司。目前,中国民航已经拥有60家运输航空公司,其中国有资本控股45家,民间资本控股15家。机队规模上,1955年,中国民航拥有38架飞机;1978年仅有144架运输飞机、364架通用飞机;2018年底,共有运输飞机3639架,通用飞机2495架。专业人员上,目前共有飞行员61492人(其中机长18648人),是1978年(1500多名)的41倍。机务人员达11.7万人,其中持证机务人员达5.6万名,分别是2003年(机务人员3.4万人,其中持证人员1.58万人)的3.4倍和3.5倍。乘务员规模已达到10.3万余名是1978年(只有422名乘务员)的244倍。航线上,2018年底共有国内航线4096条、国际航线849条、通航国家65个,分别是1978年(国内航线150条、国际航线12条,通航国家14个)的27.3倍、70.6倍和4.6倍。民航已逐渐成为大众化出行方式,目前中国民航平均每天引进1架飞机,运行1.7万个航班,运输150多万名旅客。

从运输机场看,数量上,1978年中国民航共有机场78个,吞吐量最大机场只有103万人次(相当于2018年恩施机场的吞吐量103.9万人次,在全国排在第92位)。当前,颁证运输机场数量达236个。密度及覆盖上,平均每10万平方公里拥有机场2.4个,每百万人口拥有机场0.17个;覆盖了我国86.25%的人口和91.13%的G D P产区。实力上,千万级机场达37个,3000万级机场达10个,首都机场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亿人次,成为中国第1个、全球第2个旅客吞吐量过亿的机场,全球航空旅客吞吐量超过1亿人次的10个城市中,北京、上海占据2席。即将通航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设规模上,一次性建设了4条跑道,其中3条达到3800米的长度,有1条在国内首次采用了侧向布置。在建设标准上,是我国民航最高技术标准、最高技术含量的重要标志性工程。运力配置上,规划将东航、南航转场至大兴机场,与长三角和珠三角实现联动,有效缓解北京首都机场增长压力。运营目标上,2025年大兴国际机场要实现旅客吞吐量7200万人次的目标,意味着北京将实现真正意义的“双枢纽”格局。

从空管系统看。2002年空管系统实现一体化管理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18年空管系统保障航班1008万架次,我国空管已由过去的小流量、低密度运行进入到大流量、高密度、全天候管制运行的新阶段。空管系统四类专业技术人员17757人,其中空中交通管制人员8851人。设施设备实现现代化和国产化,一次雷达29部,二次雷达126部,甚高频地空通讯设备935台,C波段卫星地面站260个,K U波段卫星地面站236个等。被誉为打造世界一流空管运行管理体系的“一号工程”——民航运行管理中心、民航气象中心、民航情报管理中心“三中心”建设进展顺利,即将投运。民航局空管局构建的现代化空中交通管理系统,与美国下一站航空运输系统和欧洲单一天空并称国际空运三大发展战略,与美国、欧盟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70年来,中国民航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民航强国之路,主要表现在:一是探索出一套既与国际接轨、又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安全安保管理体系和技术服务保障体系。亿客公里死亡人数十年滚动值从2010年的0.009降至目前的0.001,同期世界平均水平是0.01;运输航空百万架次重大事故率十年滚动值从0.19降至0.03,同期世界平均水平是0.39。截至2019年5月底,实现运输航空安全飞行105个月、7342万小时,安全水平稳居世界民航前列。二是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科技创新体系以及飞行、机务、空管等专业技术人员的规模培养体系。民航高校、科研单位和各民航企业的研发投资逐年增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自主研发的大型机场仿真模拟、跑道拦阻系统(E M A S)、行李分拣系统、地面保障设备等达到全球先进水平并投入使用。直属院校在校生7.3万人,年招生达2.4万人,其中飞行、机务、空管等专业招生人数超过1万人。三是在国际民航组织、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和国际机场协会中的影响力不断扩大。2004年以来我国连续五次当选国际民航组织一类理事国,柳芳女士再次当选为国际民航组织秘书长,我国在国际民航公约修订以及涉及航空安全、安保及环境保护政策与标准制订方面的话语权逐渐增强。

经过近70年的发展,我国航空市场空间越发广阔,航空公司竞争力不断增强,机场网络布局日趋合理,空管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安全安保和技术保障水平显著进步,通用航空产业化发展蓄势待发、参与国际民航合作和交流程度愈加深入、民航自主创新发展体系初步形成,我国已经连续14年牢固地确立了民航大国的地位,正大步向民航强国迈进。

第二,从世界横向看,我国民航的八个基本特征仍然处在成长期,其发展速度、结构和梯次,都呈现出与当今世界民航许多不同的特点,通过比较分析,可以进一步加深我们对民航强国建设内在规律的认识。

当今世界,美国民航业规模最大、实力最强,是名副其实的综合性民航强国,其民航强国的八个基本特征表现强劲,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在我国全面推进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我们以2018年的数据为参照系,看一看我们需要在哪些方面重点加强。

首先从运输规模上看,中国与美国差距正在缩小。美国航空运输总周转量为1786亿吨公里,中国是1207亿吨公里,相当于美国的68%。美国旅客周转量为16365亿客公里,中国是10712亿客公里,相当于美国的65%。而1978年这两项数据,中国分别只相当于美国的0.67%和0.77%。

其次从机场数量和吞吐量看,中国与美国差距也在缩小。美国目前共拥有555座投入商业运营的民航运输机场。中国则有236座,相当于美国的42%。全球最为繁忙的50座机场中,美国拥有15家,合计旅客吞吐量为9.05亿人次。中国拥有8家,合计旅客吞吐量为4.82亿人次。

第三从发展趋势看,未来我国将成为第一航空运输大国。2018年中国民航旅客运输量增长率为10.9%,对世界民航的贡献率超过25%;美国增长率为4.6%,对世界民航的贡献率在下降。假如未来双方都按这种增长率,中国民航的旅客运输量将在2025年超越美国。如果保守一点,假如未来中国民航年均增速为7%,美国为2.5%,中国也将在2027年前后超越美国。专家预计,未来十年,中国成为第一航空运输大国毫无悬念。

同时,我们要看到中国民航与美国民航的五大核心差距。一是航空服务人群。美国和中国人均年航空出行次数分别为2.54次和0.40次。据相关统计,我国乘坐过飞机的人数只有1.83亿左右,占人口总数的13~15%。美国以航空立国,约有65~70%乘坐过飞机,远高于我国。这说明当前我国航空服务的人群的比例还不高,同时也说明我们的航空市场空间巨大。二是航空公司盈利能力。美国三大航达美、联合、美航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44、413、445亿美元,中国的三大航国航、东航、南航分别为199、167、209亿美元。达美、联合、美航利润分别为39.4、21.3、14.1亿美元,而国航、东航、南航利润只有11.9、4.3、5.0亿美元。我国三大航利润之和不及达美航空一家。三是航空工业支撑能力。我国民航运营的3639架运输飞机中,波音1758架,占48.3%;空客1694架,占46.6%;我国的A R J 21客机10架,新舟60客机25架,合计仅占1%,我国国产大飞机和其他支线飞机有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四是通用航空发展水平。美国开放的通用机场4617个,通用航空器21.0万架,是运输航空机队的30倍;通航飞行员42.1万人,是运输航空飞行员数量的2.6倍;通用航空飞行小时2412.2万小时,是美国运输航空飞行量的1.4倍。而我国通用机场只有310个、通用航空器2495架、年飞行量93.71万小时,分别是美国的6.71%、1.19%、3.88%,差距很大,是我们亟待加强的重点领域。五是航空发展的均衡性。美国航空市场整体是均衡的,但我国航空市场发展不平衡,以“胡焕庸线”来划分,全国运输机场中,东南侧运输机场数量达到170个,西北侧仅66个;从客运吞吐量看,南侧客运吞吐量为11.7亿人次,而西北侧客运吞吐量不足1亿人次;从货邮吞吐量看,东南侧货邮吞吐量为1627.9万吨,西北侧货邮吞吐量为46.1万吨。全国37个千万级机场,绝大多数位于东南侧,西北侧仅有3个。

比较中美民航的发展规律,可以清晰地看到,八个基本特征是民航强国的共同标志,但与国家的发展条件、发展道路、发展政策等密切相关,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路径;也与民航在综合交通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密切相关,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我国民航发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更重要的是我们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有世界上14亿最大消费市场优势和5亿左右最大规模的正在成长的中等收入群体,有全世界最完整最齐全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尽管我们起点低,但我们发展快、需求大。差距就是发展的潜力和成长的空间,更是发展的动力。我们更要树立坚定中国民航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个自信”,脚踏实地,攻坚克难,开拓创新,不断把民航强国战略推向前进。

树立强烈的目标意识,在居安思危中明确方法路径

目标就是方向、是旗帜、是趋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反复强调要增强忧患意识,并把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面对新时代“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国民航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

第一,最根本的是要咬定目标,牢牢把握“一加快、两实现”民航强国战略谋划,全力推动八个基本特征实现新跨越。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围绕提高民航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和水平,着力提高中国民航的战略产业地位,加强民航强国战略与国家、地方和其他相关产业战略的协调性、平衡性和同进性,全面深化改革,破解影响民航强国战略实施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约束和政策性问题,为民航强国战略扫清道路。同时要对标民航强国的八个基本特征,正确把握民航强国的市场基础、中坚力量、基础要素、重要保障、重要内容、重要标志和动力源泉之间的关系,瞄准目标、聚焦短板;有所侧重、分类施策;依次递进、逐渐强化,最终实现民航强国八个基本特征实现整体跨越。

至2020年,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主要任务是加快实现从航空运输大国向航空运输强国的跨越,意味着八个基本特征都要“强起来”。要瞄准八个特征中涉及基础作用的部分,着力补齐空域资源、应急能力、通用航空、适航审定等突出短板,重点解决行业快速发展需求和基础保障能力不足的突出矛盾。至2035年,在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主要任务是实现从单一的航空运输强国向多领域的民航强国的跨越。要瞄准八个特征中涉及市场需求的部分,着力协调发展,重点解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和民航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在“多领域”上做文章,着力实现两翼齐飞,着力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至本世纪中叶,在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阶段。主要任务是实现由多领域的民航强国向全方位的民航强国的跨越。意味着民航强国建设要瞄准八个特征中涉及规则标准和技术创新的部分,在“全方位”上下功夫,培育航空全产业链、全服务链、全价值链,提高民航全要素生产率、创新力和竞争力。总之,要通过持续不懈的努力,最终将民航强国的八个基本特征推入稳定成熟阶段,全面建成保障有力、人民满意、竞争力强的民航强国。

第二,最紧迫的是要抢抓机遇,牢牢抓住智慧民航建设路径,全力激活民航强国发展的新动能。

纵观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交通模式发展的背后一直有一股巨大的推动力,那就是科技的发展。科技的发展满足了人们对便利的交通网络、快速通达的交通工具的需求。当前,从全球民航业看,各类新技术应用日新月异,从飞机制造到航班运行,从空中交通到地面保障,从组织管理到服务产品,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全方位重塑民航业的形态、模式和格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为“智慧民航”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为民航强国战略实现提供了无限可能。在5月份召开的第十届中国民航发展论坛上,冯正霖局长提出了我国智慧民航建设总体思路,正是顺应这一潮流。我们要加快运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最新成果,分析整合民航各种关键信息和要素资源,最终实现对行业安全、服务、运营、保障等需求做出数字化处理、智能化响应和智慧化支撑。

加快发展智慧民航的要义是坚持融合发展,面向未来、开放协同,重点突破、全面提升,以信息化、智能化为牵引,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民航的安全、管理和服务全面融合,促进民航各主体信息资源共享,实现民航设施装备、运输组织、运营效率、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关键是实现创新发展,以重大科技突破牵引民航转型升级,抓好重大科技研发,协调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推动基础性、前瞻性和共性关键技术突破和工程化产业化发展,加快建设市场导向、企业主体、产学研结合的行业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民航生产力,使民航的发展更多依靠科技、更多依靠人才。核心是实现转型发展,把握数字化、智能化和智慧化发展的阶段性特点,通过“三化”,促进行业生产组织、业务组织、管理组织等全要素流程再造,提升民航管理效能,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行业监管、运行管理和服务领域的深度应用,全面提升民航供给能力、运行效率、安全性能和服务质量,实现民航持续创新发展。

第三,最关键的是要保持定力,牢牢坚守实现高质量发展战略定力,全力开拓民航强国建设的新境界。

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基本特征,推动高质量发展是现阶段我国民航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工作的努力方向。深刻理解和全面掌握民航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核心内涵和实现路径,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落地生根,对于加快推进民航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中国民航正处在转型升级的攻关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窗口期。民航强国战略的本质是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要着力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着力优化行业功能布局、着力增强行业创新能力、着力提高行业国际话语权。民航局日前印发的《中国民航高质量发展指标框架体系(试行)》,明确了民航高质量发展的特征指标和基础指标,用指标框架体系引导、评价、规范民航高质量发展各方面工作,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对标依据,有利于民航各单位有的放矢推进民航强国建设。下一步,要在试点验证、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快建立和完善高质量发展的统计、政策、绩效等体系。

我们要以建成民航强国为目标,按照高质量发展五个基本特征的总要求,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确保民航高质量发展落地生根。要打牢安全基础,增强安全底线意识和生命线意识,增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民航安全工作系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进一步强化安全工作政治担当,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持续夯实“三基”建设,着力提升安全监管效能,以对安全隐患零容忍的态度,进一步加强风险防控。要打牢发展基础,把“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作为深化民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的总要求,加强规划引领,重点做好长三角、大湾区、海南省等区域规划。按照“1+10+N”民航改革总体框架,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督查督办,加强第三方评估,持续推进行业深化改革。要打牢服务基础。在去年八项便民服务措施的基础上,实现今年九项服务承诺,开展“民航服务质量重点攻坚”活动,进一步提升民航服务品质。特别是要把航班正常率作为衡量服务品质的重要标志,压实责任,改进标准,优化机制,深挖潜力,出实招、求实效,争取航班正常率保持较高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体验感。要打牢政策基础。进一步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完善财经、价格、航班、时刻、航权资源的体制机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构建现代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深化简政放权,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去年12月召开的纪念民航改革开放40年座谈会上,民航局党组总结了40年艰辛探索历程中,民航改革开放积累的弥足珍贵的六条基本经验和启示(注释5)。这是进一步推进民航改革开放、实现民航强国战略的精神财富和强大力量,我们要始终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地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既抓住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方向,实现“三大变革”,也抓住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契机,推进智慧民航建设,从而加快民航强国建设步伐。

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在履职尽责中强化使命担当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1998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同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光荣而艰巨。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追求梦想的步伐永远不会停歇。当前,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根本任务就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伟大梦想共同奋斗。这次主题教育,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民航各级党委要按照民航局党组的要求和部署,把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同各项任务结合起来,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在履职尽责中强化使命担当,把教育活动的成效体现在团结带领干部职工把民航强国宏伟蓝图一步一步变为美好现实上。我们要牢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记党的宗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树立正确政绩观,真抓实干,转变作风,做到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全过程。

第一,新时代要有新思想,争做学习新思想的引领者,为实现民航强国战略打下坚实的政治根基。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首先要做到“理论学习有收获”。只有理论上清醒才能有政治上清醒,只有理论上坚定才能有政治上坚定。 学员首先在学、根本在学,而且要做学习新思想的引领者,真正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要全面系统学,原原本本学习十九大报告和党章,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全面掌握这一科学理论的基本观点、核心内涵、理论体系,掌握贯穿于这一科学理论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用以指导解决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际问题。要及时跟进学,学习以五大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及时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对民航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民航局党组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民航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26条措施。要联系实际学,紧密结合新时代新实践新要求,紧密结合思想实际、工作实际,珍惜集中学习机会,切实把这一科学理论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要提高站位学,带着感情、带着责任,通过学习新思想,带头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强化政治责任,保持政治定力,把准政治方向,提高政治能力,增强斗争精神,坚决同破坏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行为作斗争,努力成为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的引领者。

第二,新时代要有新本领,争做新时代的建设者,为实现民航强国战略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着力点是“干事创业敢担当”。要担当就要有本领。世情、国情、党情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新情况新问题每时每刻都在出现,各种困难、风险、挑战层出不穷。早在1939年毛主席就讲过:“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与今天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要求相比,我们的本领有适应的一面,也有不适应的一面。特别是随着形势和任务不断发展,我们适应的一面正在下降,不适应的一面正在上升。”他告诫党员干部,如果不抓紧增强本领,久而久之,我们就难以胜任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繁重任务。增强新本领要有本领不够、本领恐慌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民航强国事业是薪火相传、接续奋斗的事业。大家是民航强国的建设者,更是见证者。现在,我们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也是民航发展的最好阶段,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我们要将民航局党组确定的11个研究课题作为重点(注释6),带着问题学,带着使命学,结合专业学,加强调查研究,希望大家多总结、多思考、多实践,为民航强国建设多出“金点子”,多创“好经验”。

第三,新时代要有新姿态,争做当代民航精神的践行者,为实现民航强国战略提供坚实的动力基础。

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关键点是让广大党员干部感悟信仰的力量、使命的分量,在实干兴邦、奋斗强国中凝聚新时代共产党人的精气神。初心凝聚力量,使命催人奋进,奋斗成就辉煌。每一名党员都是一颗信仰的种子,信仰信念要落实在每一个行动、每一次选择中,体现到保安全、抓改革、争正常、促发展等一件件实际工作中。“思想政治受洗礼”关键是不断掸去思想上的灰尘、淬炼政治上的坚定,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忠诚担当的政治品格、严谨科学的专业精神、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敬业奉献的职业操守”这一当代民航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民航领域的生动体现,是全行业的共同的信仰和宝贵精神财富,凝炼的是一代又一代民航人的核心价值,反映的是一辈又一辈民航人的精神追求。我们要把握当代民航精神的根本核心、实践路径、本质特征和价值追求,以“专心致志以事其业”的定力和“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韧劲儿留下奋斗的脚印,学习中国民航英雄机组、劳模精神,做到信仰之基一时一刻也不能松动,精神之钙一丝一毫也不能缺少,在组织需要的时候,能够站得住脚、拿得出手、顶得上去。

第四,新时代要有新作为,争做民航强国建设的推动者,为实现民航强国战略提供坚实的实践基础。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根本点是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保持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奋斗姿态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以钉钉子精神抓工作落实,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伟大事业是干出来的,新时代需要有新担当新作为的干部。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实现民航强国征途上,少不了风风雨雨、沟沟坎坎,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什么时候都不要想象可以敲锣打鼓、顺顺当当实现奋斗目标。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政治经济不确定性增大,中美贸易战悬而未决,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越是挑战严峻,我们越要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新时代需要民航人“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干大事”,我们要把干事创业的精神转化为对民航安全的政治担当,转化为对人民利益的高度负责,转化为真情服务的人民情怀,转化为持之以恒“抓三基”的扎实行动,转化为践行当代民航精神的自觉追求,转化为实现民航强国战略目标的强大动力。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已经全面展开,我们要深刻认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聚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根本任务,紧密结合民航强国战略实际和各单位各部门实际,以良好的工作作风,把握教育为先、实践为要的特点,掌握使命引领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的方法,念好学、做、查、改“四字经”,真正实现“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的目标任务,汇聚起推动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的磅礴力量。

注释:

1.新时期12334总体工作思路: 践行一个理念、推动两翼齐飞、坚守三条底线、完善三张网络、补齐四个短板。即牢固树立发展为了人民的理念,推动运输航空与通用航空协调发展,坚持飞行安全、廉政安全、真情服务三条底线,构建机场网、航线网、运行信息监控网三张网络,补齐空域资源、适航审定能力、服务品质、应急处置四个短板。

2.民航强国八个基本特征:一是具有国际化、大众化的航空市场空间;二是具有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大型网络型航空公司;三是具有布局功能合理的国际航空枢纽及国内机场网络;四是具有安全高效的空中交通管理体系;五是具有先进、可靠、经济的安全安保和技术保障服务体系;六是具有功能完善的通用航空体系;七是具有制定国际民航规则标准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八是具有引领国际民航业发展的创新能力。

3.“一加快、两实现”民航强国战略进程:到2020年,加快实现从航空运输大国向航空运输强国的跨越;到2035年,实现从单一的航空运输强国向多领域的民航强国的跨越;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由多领域的民航强国向全方位的民航强国的跨越。

4.民航高质量发展五个基本特征: 发展理念新、 发展目标明、发展动力足、发展路径清、发展效益好。

5.民航改革开放的六条基本经验和启示:必须把满足人民群众需要作为推进民航改革开放的根本宗旨,把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作为推进民航改革开放的主攻方向,把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作为推进民航改革开放的基本原则,把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作为推进民航改革开放的基本方略,把维护民航行业系统性和运行链条完整性作为推进民航改革开放的重要基础,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推进民航改革开放的根本保证。

6.民航局党组确定的11个研究课题:聚焦确保安全运行平稳可控、持续提升民航服务质量、持之以恒抓实航班正常、坚决打赢民航脱贫攻坚战、打好降低民航企业成本“组合拳”、加快推动“四型机场”建设、推动军民航机场深度融合发展、深化空域精细化管理改革、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激发通用航空市场活力、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猜你喜欢
中国民航强国发展
中国民航局发布《2022 中国民航绿色发展政策与行动》
学习强国”积分兑奖党员学习“比学赶超”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纺织强国再出发
“学习强国”礼赞
秦晋争霸
抗战中国民航秘闻之和“桂林”号事件有关的那些名人
抗战中国民航秘闻之中航“桂林”号客机被截击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中国民航管理安全现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