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慢”艺术

2019-12-30 01:41尹建平吕小裙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9年34期
关键词:耐性教育者小女孩

尹建平 吕小裙

当今社会上,“三天作文速成班”“一个月英语口语速成班”的宣传广告漫天飞。这种急功近利的群体心理,加剧了教育者和家长内心的焦虑。

然而,教育是一种慢工出细活的艺术,不是一件可以急于求成的事情。

想起一个这样的故事:夏季的公交车上,一个小女孩哭个不停,而她身旁的父亲却任她哭泣。炎热的夏天,公交拥挤,小女孩的哭声让车上的乘客烦躁不安,于是有人劝小女孩别哭了。有人要求这名父亲制止小女孩哭泣,而小女孩的父亲始终没有任何作为,只是默默地站在小女孩的身边。这引发了车上乘客的不满。当大家开始七嘴八舌地斥责这对父女时,这个父亲开口说话了:“让她哭吧,她的妈妈刚刚去世。”听到这句话,车厢里突然寂静无声了。

其实,在我们的教育中,也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一个学生犯错时,教师常常失去理智,不能耐心分析学生犯错的原因,只是迫不及待地想着批评、教育。这种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忽视了学生的内心需求,使学生感受不到应有的尊重,从而产生逆反心理,使得教师与学生处于对立的境地。

事实上,当学生的行为出现问题时,教师应该先以倾听者的身份了解该行为背后的原因,而不是急于下结论。教师只有給教育更多的思考空间,给学生更多的倾诉空间,深入了解事情发生的原因,才能真正地找到问题的症结,从而选择恰当的、合理的教育方法,真正地帮助学生。

在教育过程中,有些教师一处理完问题,就想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还有些教师以为一次教育或一次谈话就能转化一个问题学生,一次倾心的付出就能感动一个问题少年。而事实上,问题学生本身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容易犯错,而且会反复犯错,这是教育过程中的必然经历,而有些教师却没有耐心等待,甚至放弃教育这些学生。

教育学生如同牵一只蜗牛散步,尽管我们不断地催促、吓唬、责备学生,学生依然按照自己的步伐慢慢前行,将我们的耐性消磨殆尽。教育是一种时间长、见效慢的工作,需要教育者有更多耐性。如果不顾学生的成长规律,急于求成,那么在教育的过程中必然会遭遇失望,甚至绝望。如果教师学会转换视角,从学生的视角去欣赏这个世界,那么,他会在学生的“慢世界”里,看到更多的美好,从而让焦躁不安的心沉淀下来。

教育是“慢”艺术,作为教师,应该给学生自由倾诉的机会,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成长有自然的节奏。让我们慢下来,一路上,陪伴着他们慢慢成长。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矾山高级中学,温州,325800)

编辑/刘 芳 终校/刘永胜

猜你喜欢
耐性教育者小女孩
品读
季托,金林南:思想政治教育者需培养反思性实践能力
大扫除
可爱的小女孩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教师应努力成为一个“教育者”
小女孩的三、六、九
穿格子裙的小女孩
哲理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