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现代化背景下高校继续教育管理体制探究

2019-12-30 09:37徐金玲
成人教育 2019年12期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继续教育管理体制

【摘要】教育现代化背景下,高校继续教育管理体制上仍存在管理理念滞后、社会监督机制不健全、教育教学督导问题突出等问题,不能满足当前继续教育发展的需求。因此,应更新办学理念、健全监督考评机制、解决教育督导难题,从而使高校继续教育能够在教育现代化背景下承担起历史重任。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高校;继续教育;管理体制

【中图分类号】G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794(2019)12-0013-04

【收稿日期】2019-09-06

【作者简介】徐金玲(1995—),女,河南新乡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成人教育。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要求注重终身学习体系的建设,推动教育现代化。[1]高校继续教育作为终身學习体系和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管理体制进行研究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本文着重探究了我国目前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现实路径。

一、教育现代化背景下高校继续教育的功能(一)尊重多元选择,体现人的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人的主体地位不断地凸显,社会更加关注个体,专注受教育者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基于此,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很多有继续学习愿望和成才目标的人选择重新走进高校进行继续教育学习。这是贯彻终生教育思想的表现,也是不断更新知识信息、增强自身竞争力的积极追求。

(二)开放教育机会,彰显育人的灵活化

教育现代化是信息时代的现代化,在个体可以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时代,高校继续教育的两大基本职能是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其教育对象具有广泛性,面向各类组织、个体提供学习服务,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岗位发展能力。教育形式具有灵活性,包括面授和移动学习。为知识经济时代发展开发更多人力资源,服务社会现代化建设。

(三)调整素质结构,展现教育标准的规范化

教育现代化在各类教育和谐发展的前提下,对个人素养和结构能力进行重新架构。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培育的人才在社会上认可度低,其中学历教育尤为明显,这与高校继续教育培训标准不规范有直接关系。“一流企业定标准”,相应地,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象牙塔,在培养人才方面,无论是学历教育还是非学历教育,都需以高标准培育高素质人才。

二、高校继续教育管理体制现实之困

近年来,继续教育有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是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管理体制仍存在很多不足。目前,我国继续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为几个方面:

(一)管理理念相对滞后

由于受传统集权式教育管理体制、观念的影响,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管理理念相对陈旧、体制建设滞后,不能根据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和继续教育市场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特点,适时转变观念、更新继续教育管理理念,以至于无法完全适应新时期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2] 在管理育人的理念上,很多高校对于继续教育的态度是“以物为本”,更看重的是继续教育的创收功能而不是关注育人。中央权力过于集中,地方、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办学积极性、自主性很难发挥。虽然教育界一直在积极探索加快推进高等教育领域的“放管服”改革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问题,但是具体实施落实还需要各个部门通力合作。

(二)监督体制机制不健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继续教育招生也向市场转变,只注重招生的人数,而无法保证招生的质量和教学的质量。与此同时,还存在教育教学过度依附行政力量、专业性不强、监督服务意识薄弱、社会监督缺乏法律保障等问题。此外,高校继续教育还存在着职权关系不顺、管理方式落后、管理模式创新不足、管理机制不健全等弊端。

(三)教学督导问题突出

教学督导工作是学校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一部分,高校教学督导是遵循教育和教学管理的客观存在规律,并且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教学和教学管理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分析、评定和价值判断的有组织的活动。[3]加强教学督导能够强化教学管理,稳定教学秩序,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然而,教学督导工作中存在制约督导工作深入开展的因素。教学督导在实践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督”明显少于“导”,教学督导员通过对教师和学员进行考勤督导,试图以原始的方式提高教学质量。这种守旧、模式化的工作方式,只能确保学生的到课率和正常教学秩序,但却违背了教学督导的初衷。这种督导不能对“教与学”作出正确评价、反馈,没有践行教学评价功能,无法起到督教导学的作用。

三、高校继续教育管理体制问题成因分析

(一)内部之限

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管理理念的转变与更新受经济条件的制约。由于多年来继续教育学费标准偏低,经济效益不明显且占用学校教育资源,致使继续教育被边缘化,造成了继续教育管理方式、方法和理念的落后。从普通高校内部结构看,我国大多数高校按照学校、学院、系部的模式进行层次划分,各级层之间等级明确,往往权利容易集中于少数几个人手中。[4]教师在学校的实际运行中很难参与到层级决策中,不利于对高层权利进行监督。这显示出继续教育内部权利结构的不科学性,需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从教学方面看,由于受学校的政策导向和社会观念的影响,普通高校继续教育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不高,继续教育的学员自身没有积极探求真理的欲望,教学督导工作的核心失去了动力,导致继续教育教学督导问题突出。

(二)外部之限

在高等继续教育体系日趋完善的同时,社会公众的认可度却呈下降趋势,究其原因是培养质量问题。这其中虽然有由于改革开放、高等教育扩招、民办教育兴起引起生源质量下降问题,但更主要的是继续教育的培训标准较低、教育管理理念落后,达不到普通高等教育的同类标准。受传统集权管理体制的影响,政府对高校继续教育管理体制建设重视不够、给予的办学自主权不强,继续教育立法滞后,社会监督机制不健全。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继续教育的方法和形式多样化,举办继续教育特别是学历教育的学校数量增加,竞争激烈甚至出现恶性竞争,破坏了继续教育体系的稳定性,没有形成良性的相互监督、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友好督学氛围。

四、高校继续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的行动路径高校继续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是高等继续教育发展的关键。针对我国高校继续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积极更新办学理念,紧跟时代步伐

1.重视教育中人的发展

重视人的发展是对我党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践行。加快教育现代化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由于教育需满足市场化需求,在知识更新日新月异、人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受教育者应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要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坚定不移地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积极主动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普通高校更应积极响应国家“立德树人”的办学要求,把握教育根本,从理想信念、做人修养、社会责任、现代公民、民族精神等几个方面进行继续教育,提高学员的综合素养。

2.转变继续教育发展质量观

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发展阶段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继续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距离最近、联系最密切的一种教育类型,转变发展质量观势在必行。[5]高校继续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是高质量发展,具体体现在建立高层标准和满足深层需求两个方面:一方面,高校继续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能力。以此为契机制定相关教育标准体系,形成以教学和评估为内容、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质量体系。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学习需求呈现“动态性”。高校继续教育需以社会需求为目的、以市场经济发展为导向满足国家、组织、个体等多源学习需求。按照需求进行教学设计,建设现代化信息技术教育平台,提高学习服务供给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维护高等继续学历教育的严肃性和非学历教育的实用性。

3.倡导继续教育的合作发展

继续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促进高校继续教育与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统筹和谐发展。要坚持发展共享理念,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高校继续教育需要学校和社会相结合,依靠社会、服务于社会。继续教育学员之所以到高校接受教育,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要获得相关学历、提高素质,将来更好地走向社会。因此,高校在对学员进行教育时要注重办学与需要的结合、教学与实践的结合,加强高校与社会、政府、用人单位以及相关企业的合作,有目的地培养社会适用的人才,促进继续教育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二)健全监督考评机制,倡导责权统一

1.明晰政府责权统一地位

目前,在高校继续教育发展中,政府扮演着领导者、监督者、保障者的角色,处于主导地位。[6]但各地政府更加关注经济的发展,忽视了继续教育的重要性。横向上,部门较多、权责交叉,没有对具体任务进行归属和界定,出现问题时容易互相推诿。纵向上,继续教育管理机构拥有不同上下级,高校继续教育管理权利在政府之下,协调管理难度较大、自主性不足。政府应尝试下放权利,给高校充分的自我发展空间,推动办学去过度行政化。同时,平衡自身责权,用实权积极承担高校继续教育责任,从集权管理转向统筹规划、服务引导。

2.建立教学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的质量所做出的测量、分析和评定,它是把有机组合的教学活动的主体和客体作为评价对象,是对教学活动整体功能所做出的评价。对于教学质量评估可以从不同的维度进行评价,用以督促高校及时发现自身不足而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建立合理的教学评价制度需要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职能,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落实到新的课程评价标准之中。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可以分别开展不同的教学质量评价,从单一的一次性考评体制转变为从多个维度复合考评。对培训部门、学历教育部门都要开展教学质量评价,建立“课程考核—专家督导—学生评教”的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健全评估组织机构,实施教学质量全程跟踪,把提高教育质量落到实处。

3.完善继续教育监督机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高等继续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继续教育监督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健全监督机制应考虑两个问题:一是考虑监督规则的生成性,确保教学管理与教学监督在各个时期都有章可循。二是彰显教育监督的警示性,给继续教育领域的各个阶层以警示。完善监督机制需依仗三条路径:一是立法。立法是规范化管理教育中介组织的最主要方法,也是在全社会树立教育中介机构权威性与合法性的重要方式。[7]二是加强行业规范建设,使其通过行业准则规范中介组织行为。三是注重社会监督。高校应做到继续教育管理方式方法公开透明,以便社会监督评价。

(三)解决教育督导难题,提高教育质量

1.認清教育督导实质

在高校继续教育督导过程中,其任务就是找出差距并解决督导工作中找出的问题。教育督导是为了服务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而去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普通高校应该树立正确的高等继续教育质量关,把督导工作的重点从流于表面的“督”向实质的“导”转变。高校需要在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功夫,着眼于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问题,重点解决、重点突破。高校继续教育督导人员需及时向教师反馈督导评价,客观、具体地对教师的教学进行指导与点拨。通过科学、有效的指导使得督导成果更好地应用于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形成链式督导体系。

2.更新陈旧督导方式

为达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需在教学督导方式上积极更新,逐渐摒弃旧的督导方式,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学工作是一个多步骤的复杂过程,包括备课、上课、课后作业批改、辅导答疑等环节。在高校教育督导领域,可以适当采取一些人性化的、高效的工作方式。在高校开展了对继续教育实行学分制可行性研讨之后,个别院校已经在不同范围内不同程度地对学员实行了学分制管理。学员在教学计划范围内可以自主参与专业方向、修业时间的选择。学校执行弹性教学计划,根据学生发展特性和发展需要,使其在弹性限度内具有充分的自我选择权,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打造动态督导队伍

根据新形势要求,健全教育督导法律体系、推进督导机构和队伍建设成为转变教育管理方式、促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关键。督导队伍建设是督导机构的核心,当前督导队伍存在年龄偏大、专业性单一、数量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改善:其一,年龄梯队化。在督导人员选拔时,应该优化年龄结构,积极吸收教育一线经验丰富的中年教师,给他们更多表达自我、反馈问题的机会。其二,专业“混合”化。督导队伍的构成人员不一定都要从学校选取有资历的教师,也可以从社会上聘请专业领域人员,融合理论和实践,共同组成督导第三方。其三,岗位灵活化。针对督导队伍人员不足现状,可以采取专兼职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动态督导专家库。

五、结束语

高校继续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在知识经济的影响和作用下,教育正向着终身化的方向迈进,呈现出社会化、国际化的趋势。在全民教育、学习化社会发展背景下,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应顺应时代的变革,在教育现代化背景下承担起历史重任。

【参考文献】

[1]中国政府网.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19-02/23/content_5367987.htm, 2019-02-23.

[2]黄喆诚.广东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管理体制创新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5.

[3]胡淼.我国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5.

[4]黄上峰.优化学术环境:关于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6(19):40—41.

[5]杨斌,高策理,吴志勇.新时代高校继续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思考[J].继续教育,2018,32(7):3—8.

[6]方磊.高校继续教育发展中政府责任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8:24.

[7]薛蓓,周延怀,王晓兰.学习型社会建设视角下的高校继续教育管理创新[J].中国成人教育,2018(20):120—122.

Research on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ducational Modernization

XU Jin-ling

(School of Education,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4, China)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uch as the lag of management concept, the imperfection of social supervision mechanism, and the prominent problems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supervision, which cannot meet the needs of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Therefore, we should renew the idea of running a school, perfect the mechanism of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and solve the problem of education supervision, so that the continuing educ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n take on the historical responsibili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Key words】education moderniz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ntinuing edu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編辑/乔瑞雪)

猜你喜欢
教育现代化继续教育管理体制
国外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对比分析——以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为例
智慧教育平台助推大连教育现代化
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
关于促进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问题的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对初中英语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思考
论各地高新园区管理体制
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反思与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