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方式选择的市场化率分析

2019-12-30 09:44邱蓉梁永坚
安徽农业科学 2019年23期

邱蓉 梁永坚

摘要 当前农业生产方式是否应规模化,理论研究上不甚清晰,实践上有的犹豫不决,有的用力过猛。结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有关理论,提出农业生产采用分散生产方式还是规模化生产方式,应由资本劳动要素比率和产品市场商品化率来决定。并通过分析我国计划经济时期、改革开放初期以及当前阶段,农业生产资本劳动要素比率和产品市场商品化率进行验证,认为当前应有区别选择规模化、采取适度规模化的生产方式。

关键词 农业生产方式;资本劳动比率;产品市场商品化率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9)23-0246-05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23.07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nalysis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Metho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ketization Rate

QIU Rong,LIANG Yong jian

(Gui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Guiyang,Guizhou 550025)

Abstract About the current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methods should be large scale centralized production or not, theoretical research is not clear, and practice is hesitant.Combining the relevant theories of Marxist economics and Western economics, the paper proposes whether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dopts the decentralized or the large scale centralized production mode, which should be determined by the capital labor factor ratio and the commercialization rat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Chinas practice of planned economy period and the initial stage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verified the above mentioned conclusion.So at the current stag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method should be discriminate and appropriate large scale production method.

Key word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method;Gapital labor factor ratio;Commoditization rat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19世纪70年代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在土地私有制本身所导致的较高的农业发展阶段上,私有制又反过来成为生产的桎梏……因此就必然地产生出把私有制同样地加以否定并把它重新变为公有制的要求,并且将使现代化学上的发现和力学上的发明在生产中得到充分的利用”[1]。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革命成功后,农业等“一切生产部门都将逐渐地用最合理的方式组织起来。生产资料的全国性的集中将成为由自由平等的生产者的联合体所构成的社会的全国性基础,这些生产者将按照共同的合理的计划自觉地从事社会劳动”[2]。

马克思、恩格斯指明了小农生产方式经由资本主义农业生产方式向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转变的历史变革之路,但是,没有具体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业生产方式选择。

计划经济时期,关于农业生产主要讨论社会主义农业制度的优越性,更多的是生产方法。改革开放初期,主要关注的是农产品价格剪刀差问题、土地制度问题[3]。討论实行剪刀差的被迫性、剪刀差的计算、剪刀差对农业的不利影响、以及如何纠正剪刀差。特别值得深思的是,李鸿昌[3]早在近30年前就提出的关于耕地保护、农业地征用的补偿、房地产使用税费、土地市场规范与国民经济协调等问题,越来越成为当前棘手难题。

与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土地流转、农业税收政策、社会的资本丰裕程度以及城乡居民农产品需求状况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业生产方式也不再全部是农户家庭分散经营,一些地方在土地流转的基础上开始实行集中规模经营。理论层面上,也展开了对农业生产方式的探讨,一些研究甚至涉及到了农村土地所有制形式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因此,探讨生产方式选择的约束条件,很有必要,既可以从理论上厘清认识,又可以解答实践中的问题。

关于农业生产方式的探讨,涉及农业生产方式的种类、变革方向及其原因、条件。许有伦[4]

把我国建国到现在的生产方式归纳为合作化、机械化、产业化、信息化、现代化5种,认为现代化的生产方式既包括资本密集型的机械化、合作化的大生产方式,也包括劳动密集型的集约化、园艺化的小生产方式,但任何生产方式都应该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对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的判断,王乃明[5]认为处在商品生产扩张阶段向企业转型阶段交织状态。在此阶段应以小规模家庭经营为基础,循序向农业企业转型。李远东[6]从农业生产规模、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释放、农业基础设施公共物品特征、农业技术推广、农户的谈判能力、农户和公司的不平等地位及双方的机会主义行为等方面分析了农户制下家庭联产承包制、农户制下产业化经营的缺陷,认为我国农业生产方式根本性变革的实现途径就是农场制。一些分析已经深入到对微观农户个体行为,应瑞瑶等[7]考察江浙农业生产发现,由于自然禀赋的不同,多丘陵山区的地形特征限制了机械的发展,导致机械对劳动力替代弹性较小。基于劳动力机会成本的考虑及无法改造自然的情况下,处于丘陵、山地的农户在耕地经营方式上将可能由粮食改种经济作物,或维持仅以满足口粮为目的的低效率粮食种植,或直接撂荒,最终导致浙江粮食播种面积锐减。但并不是所有经济发达地区的粮食生产都将加剧萎缩,对于自然地理条件适宜、人均耕地资源丰富的发达地区,粮食生产受到经济发展冲击的强度会被削弱。赵文等[8]比较农户自有生产要素(土地、劳动)与非自有生产要素(机械、化肥等)的贡献和收益,认为正是由于前者逐渐下降而后者不断上升,才导致一方面农产品价格上涨另一方面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农户务农的经济激励不断降低,解释了农产品价格上涨但同时农村劳动力流出的原因。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有学者注意到农业生产与政府农业公共政策的关系,主张借鉴发达国家农业规模化生产中政府的公共政策,包括农产品剩余、食品安全、支持与补贴等方面[9]。

研究还注意到,自然资源禀赋不同的地区,种植粮食还是种植经济作物的选择就不同;农户自有生产要素和非自有生产要素的收益贡献不同,对农户的经济激励也不同[10]。总体来看,现有的研究主要还是西方经济学要素报酬、规模经济的视角,停留在对要素获得和生产的研究上。生产方式既有劳动方式的自然属性,也有生产关系的社会属性,因此,对农业生产方式的研究就不仅要联系要素市场,而且要联系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的形成和发育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也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因此研究生产方式须兼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视角。

1 分析框架:产品市场、要素市场与生产方式选择

1.1 生产方式的决定过程

生产方式是在一定生产力水平条件下、在一定的生产关系框架内,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获得物质资料的方式。生产力是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没有社会属性。决定生产力的3个方面是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其中劳动者是最活跃的因素。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劳动者为先进技术的推广和使用提供了条件。技术革新属于生产力的范畴。较高的生产力来自于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劳动者使用先进技术和先进劳动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取得数量较多、质量较好的劳动产品。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解释就是劳动、技术、资本和土地的配置。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是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制度变迁就是生产关系的调整,变更的是产权关系。产权关系包括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等,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所有权尤其是生产资料所有权。所谓改革,就是在现有的公有制基础上,如何遵循生产力发展规律的同时,通过调整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的规则,通过调整制度来调节生产关系,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深化农业改革,也是如此。在农业生产中,生产资料土地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不可动摇。在马克思的著作里,生产方式的含义包括3个: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中介;生产关系;劳动方式[11]。这里的生产方式仅指劳动方式,包括集中和分散两种。

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时期,要素配置中,资本、技术含量低,劳动含量高,需要劳动要素发挥自主性,积极寻找资本和技术要素并与之结合,因此,较少的资本要素、较低的技术和较多的劳动配置决定了分散的农业生产方式。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劳动工具的改进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将会使农业生产的要素配置发生变化,即资本、技术的比重上升,劳动的比重下降,资本的逐利性天然追求规模经济效应,从而,农业生产从分散细碎生产向集中规模生产转化。同时,农产品商品化率越高,交易范围就会越广,交易数量会越大,降低交易费用的动机就越强烈,从而越倾向于规模生产。农产品商品化率越高,要素的回报就越快,要素所有者对市场就越敏感。产品市场和要素配置形成紧密互动的闭合,重复交易使这个闭合系统循环。随着生产技术的改进,剩余产品增加,产品的商品化率提高,单个生产者获得的市场激励越大,就越有动机改进技术和资本投入,从而在图1的左侧形成分散生产的闭合循环。这个闭合在循环中不断膨大,推动要素配置中资本和技术的比重上升而劳动的比重下降、农产品商品化率上升,当要素配置比率达到某个值,资本的本质将促使分散生产向规模生产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将逐渐进入图1右侧闭合循环中,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由低级向高级的演进。

规模生产方式要求要素市场上资本相对充裕、可供规模生产的土地、有适应规模生产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生产工具、有能够运用农业生产技术和使用农业生产工具的劳动者并能在市場自由流动。其次,与规模生产方式相适应的产品市场应有较高的商品化率。若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无法满足上述条件,则宜采取分散的生产方式。

1.2 两种生产方式费用的比较

分散的生产方式增加要素获得费用,减少要素配置交易费用和生产监督费用,增加产品销售费用。规模生产方式则与之相反(表 1)。在资本劳

动比率较低条件下,人们获得资本要素无望,劳动者只能使用自有的天然资源劳动与土地要素结合,要素获得费用基本为零,生产过程中自我监督,个体的自我监督费用为零,而任何组织的监督费用都会大于零。在产品交换环节,分散生产的交易费用大于规模生产。产品数量少,或者卖方市场有助于降低销售费用,产品数量多或者买方市场将会增加销售费用。所以,在资本劳动要素比率低、农产品数量较少特别是农产品商品化率低的条件下,则宜选择分散的农业生产方式;在资本劳动要素比率较高、农产品销售数量较大、农产品商品化率低时,则宜选择规模生产的农业生产方式;对于资本劳动比率较低、但农产品销售数量较大、农产品商品化率较高时,则需要降低要素获得费用和产品销售费用,减少要素配置和生产监督费用,即规模要素获得和规模产品销售,分散要素配置和生产监督,也就是适度规模。

2 20世纪90年代之前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的市场化率分析

2.1 计划经济时期,农业生产方式的市场化率分析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资金要素短缺,农业生产技术落后。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客观上要求分散的农业生产方式,但是为了在严峻的国内国际环境中维护新生政权,国家被迫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由于重工业投入大、周期长、资本劳动比例高,这就需要农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尽可能多的资本要素、工业生产原料和供给城镇居民消费品,同时严格控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农业生产要素的配置采取完全的计划手段,土地完全集体所有、集体耕种,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剪去农业的利润投入到重工业,打破农业自循环,致使农业发展较长时期处于缓慢失血状态。劳动力流动不仅城乡严重分割、而且农村内部流动也十分困难。农业产品在农村按人头配给口粮,余下的产品由国家统购统销,商品化率几乎为零。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农业集中规模生产方式的选择尽管在政治上是必须的,但是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简短地说,就是资本劳动要素比率、产品市场商品化率双率较低,应该采取分散生产,却错误地采取了规模化的生产方式。

3.2 当前我国农产品市场现状

我国农产品市场表现出的特征就是供需结构失衡,即所供非所需,所需无所供。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需求质量也有了提升,但是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使土壤土质发生变化,农产品重金属含量超标,更有类似“毒大米”事件加重消费者对国内农产品质量的担忧,消减对国内农产品的消费信心[15]。市场上一方面表现为国内生产的农产品供过于求,销售困难,另一方面消费者对国外农产品保持较高的需求愿望。粮食市场比较具有代表性。2015年,我国粮食生产再创新高,实现连续12年增长。与此同时,出现粮食产量、库存量以及进口量“三量齐增”的现象。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认为,生产和消费的结构不对称,即农产品供求的结构性矛盾,是“三量齐增”的重要因素。农业人口的减少,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农产品商品化率必然呈上升态势。

3.3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方式选择

上述资料可能不够全面,但已是国家统计局网发布的最近统计数据。通过上述数据,从要素配置来看,耕地面积基本可以维持18亿亩的水平,农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占比大致基本稳定在3%,农林牧渔从业人员逐年下降,劳动者受教育程度提高[15],农业机械化程度稳步推进,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农业生产的信息化进一步加深,资本的投入比重不断上升[15]。据此可以判断:资本劳动比呈上升态势。同时,产品市场上,随着农业资本的投入增加、农业新技术的运用,农业生产效率也将不断提高,农产品产出也会增加,农产品市场商品化率将会逐步提高。农业生产资本劳动的比重上升、农产品商品化率提高,决定了农业生产方式,总体趋势应该选择规模生产。在土地平整度好的平原地区,可以通过土地流转、机械化耕种率先实现规模生产。在山区农村,坡地多平地少,土地平整度較差,农业机械对劳动要素的替代较低,农业资本进入相对缓慢,农业生产中资本劳动比提升受到一定影响。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外部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可以预见,农产品的商品化率将会不断上升。因此,山区农村,规模经营可以从农产品规模销售起步,逐步推进规模化要素获得,暂时在生产环节实行分散生产,以最小化生产监督成本。比如现在的部分农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农户”的生产方式,要素获得、农产品销售规模化,农业生产环节在指导的基础上,实行分散管理,也就是适度规模生产。之后,随着条件的成熟,逐步过渡到要素获得、生产管理和农产品销售规模化。因此,从农业生产资本劳动比率和农产品商品化率两个指标来看,结合我国实际的农业生产条件,“一刀切”推进规模生产显然不合情理。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应该是适度规模生产,特别是山区农村。

4 结论与启示

农业分散生产或规模生产的选择约束条件:土地自然条件、资本劳动要素的比率以及农产品商品化率。即,土地平整度好,资本劳动要素的比率高、农产品商品化率高的地区,实行规模化生产;土地平整度差,资本劳动要素的比率高、农产品商品化率高的地区,在要素获得和产品销售环节规模化,而在生产环节实行分散生产。而在资本劳动要素的比率低、农产品商品化率低的时期,就应该选择分散生产。

规模化的助力措施:一是提高资本劳动比率。推进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剥离土地的保障功能,挤出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同时进一步落实和延展义务教育,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增加农业生产资金投入,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机械化,加快推进农业生产保险,吸引民间对农业的投资。二是根据气候土地条件,依托重要产区,实行划片区管理,突出特色,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率。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151.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67.

[3] 李鸿昌.论社会主义土地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商学论坛,1990(3):24-29.

[4] 许有伦.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6,19(6):62-66.

[5] 王乃明.中国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过程及其选择[J].攀登,2013(6):107-113.

[6] 李远东.中国农业生产方式根本性变革的实现途径——农场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9(3):38-43.

[7] 应瑞瑶,郑旭媛.资源禀赋、要素替代与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型:以苏、浙粮食生产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13(12):15-24,110.

[8] 赵文,程杰.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与农户经济激励效应[J].中国农村经济,2014(2):4-19.

[9] 穆中杰.共和国粮食收购政策的演变及其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2011(20):12-14.

[10] 于金富.生产方式理论:经典范式与现代创新[J]. 经济学家,2015(10):5-10.

[11] 王贻术.马克思农业生产方式理论及其现实反思(上、下)[J]. 理论视野,2014(6):23-26,29.

[12] 李亦楠,邱红.新型城镇化过程中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研究[J].人口学刊,2014(6):75-80.

[13] 徐晓华,朱振,苏伟峰.2014-2030年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趋势预测与管理[J].管理评论,2018,30(1):221-229.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015国土资源公报[R].2016.

[15] 赵楠,王涛.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区域特征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3(1):145-150.